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染整行业前景可观 具备技术优势、践行绿色环保企业有机会进一步发展(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染整行业是纺织工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衔接着上游的纺织纤维和下游的纺织品、服装产业,在整个纺织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们对纺织服装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穿着需求,时尚、环保和功能性的纺织品成为消费主流,纺织服装面料不仅要求花式品种丰富多彩、穿着舒适、色彩美观,还要求具有易洗、免烫、防缩水、环保等性能,某些特定用途的纺织面料还要求具有如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等特定功能以及多功能复合,这为染整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未来染整作为高附加值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高技术纺织品等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将以“科技、时尚、绿色”为着力点,构建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具备技术优势,践行绿色环保的部分企业有机会获得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如下:

1、市场需求较为广阔

我国是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纺织品消费呈现出高端化、个性化、时尚化、环保化、功能化的趋势,中高端纺织服装需求不断增长,带动包含染整行业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发展。

2、中小产能淘汰,行业集中度提升

传统染整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其发展初期进入门槛低、行业集中度低,造成了中低端产能普遍过剩,环境污染及能耗问题较为严重的局面。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染整行业的环保监管趋严,染整企业的运行标准有所收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快的背景下,不达标的中小产能逐步淘汰,有助于行业进一步整合,提升优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产业政策引导

近年来,国家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控,继续引导和推动染整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注重推进纺织智能制造,提高装备的生产效率、性能功能以及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支持染整企业按照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原则加快更新改造,提升纺织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水平。

同时,由于我国印染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中小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当前政策导向主要为淘汰落后产能,并鼓励优质企业兼并重组,进行行业整合。部分生产经营水平落后的中小企业关停或合并,而行业内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利用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契机,不断增强规模化与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染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染整市场有迎丰股份、富春染织、彩蝶实业、盛虹集团、愉悦家纺、鲁泰纺织、华纺股份、浙江宝纺印染等。

我国染整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迎丰股份

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染整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印染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

生产线优势: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印染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纺织品染整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在纺织品面料的色泽、匀染性、色牢度、缩水率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能够有效满足客户对纺织品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等特定功能以及多功能复合需求。

环保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以中水回用、废气污水余热回收等手段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

品牌优势: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绿色企业”等称号。

区位优势:公司生产经营场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带的核心腹地,具有完整的纺织印染产业链,拥有众多国内知名的染料和助剂生产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聚区。公司毗邻全国最大的轻纺面料交易市场——中国轻纺城,中国轻纺城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施齐备、经营品种齐全的纺织品集散中心,集聚了大量纺织品面料贸易商和纺织制成品生产企业,良好的地理区位给公司带来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富春染织

“仓储式生产”优势:公司本着建设“百年富春”的初心和使命,通过20年来的自身积累,公司自主开发了富春标准色卡,建立标准色数据库,将原先行业内普遍的来样定制模式,转变成仓储式生产模式,引领了客户的消费习惯。

技术优势: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硬件投入,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意大利BEILLIN筒子纱染色设备、德国THIES快速压力烘干机、意大利LAWER全自动染助剂称量、溶解、输送系统、意大利FADIS全自动松式络筒机、意大利RITE丝光机、RITE纱线烧毛机、RITE摇纱机、瑞士乌斯特强力仪、美国Datacolor测配色系统等设备,通过消化和吸收,构成一套独具特色完整的技术体系;同时与诸多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借鉴高校力量,提高自身研发水平,重点在染色技术、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成果,有力支撑了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环保优势:公司现采用的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生物废水处理工艺,做到了人为因素少、运行成本低,24小时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废水经生物处理污水设施通过“集水井+调节池+厌氧氧化沟+初沉池+好氧氧化沟+二沉池+高效斜板沉淀池”等流程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纳管排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设备优势:公司目前拥有25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决了公司日常生产用气问题,保证生产用能的质量和数量,有效的保证了生产的稳定。

彩蝶实业

产业链优势:公司目前建立的产业布局中,包含涤纶纺丝、织造、染色及后整理和无缝成衣等多项业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公司在各个生产阶段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有效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进而提升盈利能力,具有较强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研发优势:通过多年来在产品研发和技术研发上的大力投入,公司的研发团队、研发设备覆盖全产业链,拥有较强的产品设计、打样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联合研发,确保产品满足市场与客户需求。

技术优势:目前公司在涤纶纺丝、织造、染色及后整理、无缝成衣生产等各环节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2,实用新型专利41项。

盛虹集团

生产优势:公司建成苏州、连云港、宿迁三大产业基地。

品牌优势:先后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工业大奖”、“中国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等荣誉。

发展战略优势:盛虹控股集团正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方向,依托核心原料大平台,全面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1+N”战略布局,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与供应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生产优势:盛虹印染通过并购、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拥有分厂19家、年加工能力超过24亿米,产能居世界前列,蝉联中国印染行业“十强”榜首。

愉悦家纺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拥有245项国家专利。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2家;山东省生态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技术创新平台15家。

人才优势:公司引进中外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自主培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

产品优势:目前,企业已形成健康新材料、生态家纺、高端服饰、健康居家用品、医疗器械等五大主导产品。其中,以纳纤膜抗病毒新材料、生物基抗菌新材料、暖红外新材料、人造血管为代表的新材料产品,主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生态家纺类产品符合30余项国际标准认证,在法国、意大利成立研发中心,长期服务于宜家、迪卡侬、爱马仕、小米有品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开发的高端蜡布产品,凭借CHIGANVYFLYGLEHOLLANTEX三大自主品牌优势,畅销加纳、尼日利亚等30余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鲁泰纺织

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纺纱、漂染、织布、后整理至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较好的高档色织面料生产环节的品质控制能力。

国际化布局优势:公司业已在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国设有生产基地,在意大利成立了设计机构,在美国、日本设立了市场服务机构,可以利用国际化资源配置,发挥国际化产业布局优势,凸显公司衬衫用色织面料的国际领先地位。

管理优势:公司自 1995 年起先后通过了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A8000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平台,与科研院所、高校、战略客户和重要供应商长期开展技术合作。

华纺股份

研发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建成了完备的节能减排印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检测中心,建立了包括数据收集、研发、中试、检测、产业化推广等五大模块完善的研究开发体系。

人才优势:公司成立的华纺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平台,成为公司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提升人才的平台,其人才培育和成果孵化的平台作用得到逐步显现。

管理优势:公司以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业绩,问鼎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的“卓越领导者奖”等三项荣誉;取得了质量、能源、环保、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五大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国家海关总署认定的 AEO 企业。公司建立的“华纺管理干部征信系统”运行良好,对干部在道德、纪律、工作等方面建立了数据档案。

生产装备优势:公司高度重视生产设备、生产全流程网络监控系统和在线管控技术的升级改造,推行资源能源环境数字化、智能化管控,从产品前处理、染色、后整理、物流交付等主要生产工艺实施主流程智能化改造,将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工业互联网、5G 和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术融入生产过程,实现印染全流程的工艺参数在线管控、化学品智能精准配送、生产计划智能排产,建设连续平幅全流程智能制造管理系统,为印染行业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新标杆。实现设备关键参数采集率达到 100%、设备故障诊断正确率达到 90%,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MES)之间的数据自动传输率达到 100%;运营成本降低 20%;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5%,助剂使用降低 20%;生产效率提高 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 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 50%

浙江宝纺印染

生产优势:公司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较大的蜡染印花布生产基地之一。

销售优势:公司产品畅销坦桑尼亚、刚果()、刚果()、尼日利亚、多哥、喀麦隆、马里、几内亚等非洲30多个国家及地区。

品牌优势:公司旗下的中国驰名商标“BAOFANG” 、浙江省出口名牌“STAR OF AFRICA”,深受非洲人民喜爱,是风靡非洲的知名品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近年来,我国胶粘剂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实现4.62%的同比增长。销售额则在2019-2022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但2023年回落至1140.9亿元,较2022年下降0.9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呈现“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能相对过剩”的特征。从进口数据看,2019-2024年间,行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在上游原材料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下游聚酰胺66和HDI需求强劲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己二胺行业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由2022年的66.5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137.1万吨,增幅高达106%。与此同时,其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2025年07月22日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长期面临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核心难点集中在三大关键技术领域:茂金属催化剂研发、高碳α-烯烃制备以及聚合工艺优化。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且产业化起步较晚,在2023年之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PVC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电石在PVC生产领域的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84%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78.84%。近年来,在政策调控和产能过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电石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这一结构调整使得行业产能呈现波动,2024年降至4121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0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产能从2021年的89.7万吨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75%。产量则由2019年的55.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8%。这一供给端的良好表现既受益于上游BDO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也得益于下游氨纶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此外,自2022

2025年07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