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造船工业之一 目前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一、行业相关定义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指能够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分为军用船舶和民用船舶两大类。船舶制造工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经过政策的引导支持和行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造船科研、设计、生产能力。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造船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当前我国造船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保持全球领先。我国造船业产能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造船业正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随着国际造船工业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中国造船工业产业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骨干造船工业修造企业加快在高端绿色产品、绿色工艺、去碳化技术等方面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受俄乌冲突及连带制裁、区域化贸易发展增速等地缘政治及宏观环境变化影响,世界航运市场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用于往返欧洲(黑海/地中海等航线)和俄罗斯港口使用较多的苏伊士、阿芙拉等船型需求火热;更为灵活的中小型箱船、成品油船/化学品船等船型运费也较为可观。上述船型船队平均船龄在12年左右,明显高于同类船的大型造船工业,未来随着更多运力需求转化及环保替代叠加下的时机到来,将给新造船市场注入更大动力。

2022年,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3.56亿元,具体如下:

2022年,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3.5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中国造船工业供给能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造船工业之一。中国拥有大量的造船企业,其中包括一些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国造船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建造的大型船舶数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较大比例。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完工量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

中国造船工业供给能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造船工业之一。中国拥有大量的造船企业,其中包括一些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国造船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建造的大型船舶数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较大比例。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完工量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航运市场之一,因此国内对于各类船舶的需求量巨大。这包括货船、客船、渔船、海洋工程船和军舰等各类船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促使中国造船企业大量建造船舶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航运市场之一,因此国内对于各类船舶的需求量巨大。这包括货船、客船、渔船、海洋工程船和军舰等各类船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促使中国造船企业大量建造船舶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2022年1-12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12月底,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

2022年12月底,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造船工业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央企、地方造船企业、民营造船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央企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地方造船企业和民营造船企业则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江龙船艇、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金海湾船业等。

中国造船工业竞争格局

阵营 分析
第一阵营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占据领先市场地位的国家集团公司,属于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旗下拥有众多中国造船骨干企业。目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骨干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形成了我国造船工业的三大产业集群区域,其中上海的造船工业企业实力最强,代表企业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上海外高桥造船厂等
第二阵营 地方造船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各省份,其中江苏的规摸最大,实力最强,浙江、山东、福建、辽宁的地方船厂尾随其后。它们当中有民营船厂、外资船厂、混合所有制船厂等多种所有制形式船舶企业,是我国船舶建造行业的生力军,满足了船舶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力的推动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向海外国际市场拓展。以江苏省为例,目前已形成南通、泰州、扬州沿长江三大造船工业基地,并形成一批以中远川崎、新时代造船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跨境冷链物流行业:三大驱动力助推发展 相关企业需突破瓶颈、寻求新增量

我国跨境冷链物流行业:三大驱动力助推发展 相关企业需突破瓶颈、寻求新增量

近年跨境电商作为迅猛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借助利好政策的推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全球物流的高效性打破地域限制,中国“买全球、卖全球”方面优势和潜力被持续释放,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凸显了

2025年05月08日
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行业分析: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船厂在手订单饱满

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行业分析: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船厂在手订单饱满

目前,国家能源局围绕重点增储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引领海洋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在琼东南盆地探获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立方米大气田—陵水36-1气田,在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南海北部储量最大碎屑岩油田—惠州19-6油田;强化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在渤海中生界火山岩、南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等新领域获重大勘探突破

2025年04月30日
技术创新赋能 我国即时配送驶入快车道 行业正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技术创新赋能 我国即时配送驶入快车道 行业正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近年来,基于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即时配送已由以餐饮外卖为主向日用百货等多元品类发展。目前,从餐饮外卖到生鲜果蔬,从文件证件到药品鲜花,即时配送服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规模达482.8亿单,同比增长17.6%。并预计到2030年,我国即时

2025年04月27日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我国快递行业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但快递单价持续下行,无人化助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在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低空经济支持政策频出,低空空域开放解决“起飞难”,而无人机物流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支持政策频出。

2025年04月19日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全球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动船舶凭借自身优势,成绿色船舶市场发展重点。电动船舶分为纯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电动船舶,按电池技术划分,目前电动船舶仍以混动HEV技术为主;但随着纯电力推进技术成熟以及政策指引,纯电动船舶占比有望提升,平均单船带电量也将不断增加。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近年得益于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国家对物流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虽同比也增长了4.1%;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近年来,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2027年或将达到1797亿元。同时其市场规模占零担市场规模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将达到9.99%。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全网快运市场结构呈现显著分化:加盟制全网快运虽然保持主导地位,但自2020年起,其市场规模占比逐渐缩小,直营制全网快运市场规模占比则持续提升。当前,我国

2025年04月07日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飞机租赁行业:全球供需失衡导致租金上涨 市场迎新机遇 中资公司快速崛起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以及市场消费的回暖,全球航空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了3.8%;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 13.6%,超过2019 年峰值 0.5%;航空载客率 83.5%,国际航空载客率上升 0.5pct 至 83.2%,均创历

2025年04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