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钴回收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占比第一

一、行业相关定义

钴(Cobalt),元素符号Co,银白色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比较硬而脆,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在白热时燃烧成Co3O4。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

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主要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在工业领域钴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除此之外钴不仅能用于制取合金,还是各种高级颜料的重要原料。在医疗领域钴元素能刺激人体骨髓的造血系统,促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数目的增加。

对于经过严格分类的纯净含钴合金废料,可根据具体情况直接熔炼成相应的合金使用,也可降级作为其它合金的配料使用。

而对于不能直接利用的废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火法和湿法联合流程,或全湿法流程进行处理。采用火法流程时可以将含钴低的物料配入高冰镍转炉吹炼成高冰镍,在高冰镍处理过程中来综合 回收钴;也可以在电炉中熔炼成合金阳极送电解处理。采用湿法流程时,金属的溶解可采用化学法或电化学法溶解;从溶液中分离和富集金属,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化学沉淀法(中和水解沉淀、硫化沉淀、置换沉淀以及盐沉淀法等)、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等技术。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钴回收行业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44.12亿元,同比增长97.34%。具体如下:

近年来我国钴回收行业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44.12亿元,同比增长97.34%。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钴回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钴回收行业的供应主要来自于废旧锂电池,初期由于回收技术落后、废料回收价格较高、回收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钴回收行业发展缓慢,不过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待回收废料供应快速增长,同时回收企业的技术实力和规模也逐渐成长起来,从而使钴回收行业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再生钴产量增长迅速,2022年我国再生钴产量为3.52万吨。具体如下:

近年来我国再生钴产量增长迅速,2022年我国再生钴产量为3.52万吨。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钴回收行业受下游需求影响较大,近年来钴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使得钴价出现巨幅波动,但是需求仍然坚挺,从而带动钴回收行业成长。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钴下游需求分布已经出现变化,从原有的3C电池需求占比第一变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占比第一。2022年我国再生钴需求量为3.45万吨,同比增长81.58%。具体如下:

钴回收行业受下游需求影响较大,近年来钴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使得钴价出现巨幅波动,但是需求仍然坚挺,从而带动钴回收行业成长。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钴下游需求分布已经出现变化,从原有的3C电池需求占比第一变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占比第一。2022年我国再生钴需求量为3.45万吨,同比增长81.58%。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新能源汽车

钴之所以受到市场关注,源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排放,全球主要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我国双管齐下,在政策扶持和市场孕育上力度空前,新能源汽车终端消费习惯培育卓有成效。根据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 15%,约 500 万辆;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届时全球销量将超过 1000 万辆,随着全球车企巨头大众、丰田、通用等加速推进新能源车投放,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销量超预期,达到 1600万辆,渗透率达到 17%。新能源车将迎来黄金十年,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快速渗透。庞大的体量和高额的增速大幅度提升了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因此作为不可或缺的金属钴受到了市场追捧,供应端放量受限,导致价格快速上涨。

2022年再生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规模为43.27亿元。具体如下:

2022年再生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规模为43.27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3C

2010-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规模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2016年,全球手机出货量达到14.73亿台,触及顶峰,而后开始有所下滑。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规模约为14.30亿台,同比增长3.6%。

根据Statista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球手机用户总规模呈现稳定的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速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2021年全球手机用户为63.78亿用户,同比增长5.3%;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进一步提高至66.48亿,同比增长4.2%。

2022年的全球电脑总出货量比 2019 年高出 7%,2022年笔记本出货量为2.238亿台,比去年下降19%,台式机出货量为6130台,比去年下降7%,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降幅更大,2022 年第四季度下降 30% 至5140 万台,全年出货量下降 19% 至 2.238 亿台。台式机表现稍好,第四季度出货量下降 24% 至1410 万台,2022 年全年出货量下降7% 至 6130 万台。

全球3C产品市场近年来增速较慢,部分细分产品销量出现下跌态势,但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对电池的需求仍然巨大,带动了含钴锂电池的需求增长。2022年我国再生钴在3C领域的市场规模为49.92亿元。

全球3C产品市场近年来增速较慢,部分细分产品销量出现下跌态势,但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对电池的需求仍然巨大,带动了含钴锂电池的需求增长。2022年我国再生钴在3C领域的市场规模为49.92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全球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趋势,储能领域快速增长,5G 时代的到来为 3C产品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锂电池依然是钴的主要消费领域和增长动力。

(1)电动汽车是钴消费最主要的增长点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6.9%和 93.4%,市场渗透率为 25.6%。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确定性持续得到加强。2022 年6 月,欧盟议会通过了 2035 年在欧盟境内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提案;欧盟 27 国环境部长也通过决议,支持欧洲议会的决定,这意味着欧洲将在未来 12 年中完成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2022 年 8 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计划投资 3,690 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将重点支持电动车、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该法案有望进一步激发美国市场新能源车需求增长。根据 Trend Force 数据,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 1065 万辆,同比增长 63.6%。

作为新能源汽车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件,锂电池及锂电材料产业亦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不断扩大市场容量,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三元材料体系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主流的技术路线之一,近年来技术快速迭代、革新。高镍、高电压三元材料因在能量密度、轻量化和低温性能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已成为三元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各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工业已跨入一个全新时代,电动汽车逐步替代燃油汽车已成为趋势,挪威、荷兰、德国、印度、法国和英国等国设定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挪威禁售燃油车的时间均为 2025 年,德国、印度、英国、荷兰为 2030 年,法国的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为 2040 年。

在各国政策的导向下,以通用、丰田、大众、宝马与奔驰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巨头也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大量资金和研发力量。

(2)5G 时代的到来为 3C 电池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5G 技术到来之前,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2016 年触顶,各国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非常高,市场进入瓶颈期。5G 技术的出现为 3C 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2 年国内市场 5G 手机出货量 2.14 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78.8%。5G 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提升手机对电池带电量的需求,从而带动含钴锂电池的市场需求。预计未来手机换机潮,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提升将持续促进钴消费。(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8.2 亿只,同比增长 3.6%;其中电动汽车为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其次是电动工具与3C,分别占比13.4%、7.9%;储能领域需求显著上扬,与3C占比差距缩小。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