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苯胺行业分析:生产及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升级将加速

1、聚苯胺已成为研究开发与应用最广的导电聚合物之一

聚苯胺简称PANI,是指主链上含有交替苯环和氮原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多种特殊性质,如优异的导电性、光电性、电致变性、电催化性、选择透过性等,目前聚苯胺已成为研究开发与应用最广的导电聚合物之一。聚苯胺的常见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化学氧化法、电化学合成法及生物合成法,其中化学氧化法是聚苯胺的主流生产方法。

聚苯胺的常见制备方法

<strong>聚苯胺的常见制备方法</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聚苯胺性能优异,应用场景广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苯胺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聚苯胺性能优异,可用于传感器、印刷电子、执行器、超级电容器、导电纤维、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光电材料、防腐涂料、电极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产品与材料制造场景,终端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光电、纺织、涂料、传感器、能源、军事等,市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聚苯胺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聚苯胺</strong><strong>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聚苯胺行业供需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近年来,在环保政策趋严及生物基聚酰胺等新型材料应用推动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我国聚苯胺行业供需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苯胺行业产量757吨,2015-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1.42%,需求量3335吨,2015-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9.61%。

近年来,在环保政策趋严及生物基聚酰胺等新型材料应用推动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我国聚苯胺行业供需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苯胺行业产量757吨,2015-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1.42%,需求量3335吨,2015-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9.6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聚苯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我国聚苯胺行业市场规模在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的趋势下而逐年递增。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苯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9.14亿元,同比增长3.97%。

与此同时,我国聚苯胺行业市场规模在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的趋势下而逐年递增。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苯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9.14亿元,同比增长3.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聚苯胺市场竞争激烈,国产企业不断加大自身实力

在竞争方面,我国聚苯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目前,国际知名品牌如杜邦、阿克苏诺贝尔等在国内市场上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国内企业如华鲁恒升、湖南中科本安新材料等也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争夺市场份额。

我国聚苯胺行业主要企业简介分析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涉及化肥、化工、热电、气体四大系列,具备年产100万吨尿素、100万吨氨醇、23万吨DMF20万吨混甲胺、20万千瓦发电、2000GJ供热、10万吨工业气体的生产能力,为全国大型化肥企业之一和全球最大的DMF供应商。主导产品“友谊”牌尿素系中国名牌、全国免检产品。

湖南中科本安新材料

导电聚苯胺及系列防腐防污涂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服务;化工原料(不含危险及监控化学品)、助剂、新型高分子材料及设备的生产、销售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为消费电子、智慧显示端口、汽车制造等行业客户提供高性能胶膜材料和精密模切构件的新材料企业,以高分子聚合、高端精密涂布和模切加工技术为核心,业务涵盖电子功能材料、光电显示材料、有机硅材料、新能源材料、精密制造等领域

常州鸿珺聚苯胺新材料

专业开发生产导电聚苯胺涂料产品的创新型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与中科院及国内多家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制出导电聚苯胺新材料和多种衍生应用产品

重庆金固特新材料科技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厌氧型密封剂、硅橡胶平面密封剂、瞬干胶、微孔浸渗剂、碗形塞固持密封剂、结构粘接剂、预涂螺纹锁固剂、工来清洗剂、促进剂、工业修补剂、UV光敏胶等到几百个品种系列的Golute品牌产品,20076月通过了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200610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55月我公司的产品“导电聚苯胺”被重庆市科委评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6、聚苯胺行业产业化即将加速

展望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聚苯胺产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聚苯胺产业也将迎来升级与改革。因此,国内聚苯胺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在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实力的同时,也想要对其产业链进行更新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并且积极探索新兴技术领域,如生物基聚酰胺等,来满足市场各种需求,进而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此外,在国家环保政策趋势的背景下,聚苯胺企业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聚苯胺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中国聚烯烃产业:产能产量高增但需求放缓 高端聚烯烃技术突破使进口依赖度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我国LED封装胶行业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Mini-LED、Micro-LED将为市场带来新增量

随着市场存量LED光源、灯具二次替换的产品需求,以及商业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农业照明等消费需求明显恢复,照明市场凭借刚需属性、供应链优势快速发展,打开LED封装胶行业增长空间。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38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约70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出口量持续上升 贸易顺差逐渐扩大

近年来,我国胶粘剂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实现4.62%的同比增长。销售额则在2019-2022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但2023年回落至1140.9亿元,较2022年下降0.9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胶粘剂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呈现“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能相对过剩”的特征。从进口数据看,2019-2024年间,行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我国己二胺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价格震荡下行

在上游原材料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下游聚酰胺66和HDI需求强劲释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己二胺行业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由2022年的66.5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137.1万吨,增幅高达106%。与此同时,其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2025年07月22日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长期面临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核心难点集中在三大关键技术领域:茂金属催化剂研发、高碳α-烯烃制备以及聚合工艺优化。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且产业化起步较晚,在2023年之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PVC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电石在PVC生产领域的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84%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78.84%。近年来,在政策调控和产能过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电石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这一结构调整使得行业产能呈现波动,2024年降至4121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0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产能从2021年的89.7万吨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75%。产量则由2019年的55.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8%。这一供给端的良好表现既受益于上游BDO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也得益于下游氨纶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此外,自2022

2025年07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