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年来全球有机棉行业市场运营环境浅析

全球主要棉花产区分布情况

印度、美国、中国是全球棉花市场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国家,产量、消费以及出口政策变动对棉市影响较大。数据显示,2022/23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位列全球第一,印度、美国分别为第二和第三。

资料来源:USG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棉产业运行环境浅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棉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对于棉花产业而言,2022是国际棉花市场波澜壮阔的一年。回顾2022,俄乌战火蔓延数月,地缘政治紧张格局持续,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至新高;美联储挥笔写下40年来加息之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弱需渐唱主角,国际棉价下行风险放大。但在宏观利好以及供应端变数等因素影响作用仍存之下,棉价处境尚不安全,难以形成趋势性下跌。

承接着2021年的起点,国际棉价以高开姿态开篇。后在多空博弈大戏中更是偏离供需逻辑一路上扬,冲破150美分一线至154.76美分/磅的高位,刷新近十一年新高。后随着逼仓行情落幕,棉价运行逐渐回归基本面。在全球供需格局从紧张逐渐过渡到宽松预期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之下,终端市场消费明显减弱,国际棉价—度跌至72美分/磅的近五年较低位置。但由于在宏观利好以及供应端变数等因素影响作用仍存,棉价难以形成趋势性下跌,短期内或仍将维持宽幅震荡。

1乌冲突不断升级大宗商品一路冲高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承认由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于2014年在乌东地区成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及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次日与两者建交;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标志着始于2014年的俄乌战争的重大升级。受此紧张局势影响,能源领域动荡加剧,原油价格—路冲高,一定程度带动大宗商品价格齐步走高,提振国际棉价。

2美联储鹰派激进加息经济衰退预期升温

从3月份开始,美联储在2022年共计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最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25%-4.50%,到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在今年的3月、5月美联储分别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6月份美国通胀水平升至年内最高峰后,美联储在6月、7月、9月和11月连续4次加息75基点,为40年来的首次。随着美国通胀水平见顶回落,美联储在12月的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放缓了加息幅度。受本轮激进加息影响,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给作为与经济情况高度相关且为非必需消费品的棉花需求带来了明显冲击。

3美国遭遇千年大旱减产格局肉眼可见

经学家经研究发现,北美西南部地区遭遇了1200多年来的特大旱情,且短期内不会得以明显改善。全美干旱区域面积占比一度超过60%,得州更是接近百分之百。受此不利天气影响,目前全美以及得州弃耕率分别持续居于43%和68%的历史高位,总产预期同比减幅近两成。

4进口棉刚需事实已定滑准税配额提前"报道

3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为保障纺织企业用棉需要,决定近期发放2022年第一批棉花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配额(以下简称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发放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数量为40万吨,全部为非国营贸易配额,限定用于加工贸易方式进口。

5印度实施免税进口解决纺企用棉难题

4月13日据外媒消息,本年度(印度棉花年度2021.10-2022.9)印度允许国内纺织企业在9月30日之前免税进口棉花以保障其用棉需求。后于7月中旬,将棉花免税进口政策结束期延长一个月至10月31日。

6印度MSP连年上调托底作用暂未施展

6月9日消息,2022/23年度印度籽棉最低收购价(MSP)再度上调,其中中等长度MSP上调至6080卢比/公担,同比(5726卢比/公担)上调6.2%;较长长度至6380卢比/公担,同比上涨5.9%;S-6或在6330卢比/公担。

7高温在前暴雨随后印度植棉波三折

据当地消息,本年度印度旁遮普邦严重受高温天气影响延迟播种。后受西南季风活动影响,累计降雨量较往年正常水平增幅显著。虽然降雨利好新棉实现扩种,但在生长期持续性的降水使得多棉区内作物生长受损,其中马哈拉施特拉邦地区农户无奈被迫进行了重播乃至三播。

8、巴基斯坦特大洪灾重拳出击总产或改写历史低位

巴基斯坦新棉生长收获期遭遇特大洪灾袭击,棉田被淹,新棉质量产量双双受损,更是导致后期上市进度显著放缓。在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之下,巴基斯坦产量预期从前期接近140万吨的高位调减至目前的70多万吨的历史低位。

9、西非虫害蔓延减产势在必行

据西非消息人士表示,有一种绿色小型蝗虫状的害虫已经蔓延至整个西非的主产棉区,预计2022/23年度新棉将面临不可避免的减产。往年该害虫通常在干燥天气中迅速繁殖,但尽管今年西非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高于平均水平,这种害虫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

10、澳洲持续过量降水特大洪水疯狂肆虐

3月前后澳大利亚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致使当地健康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的利斯莫尔市。此外还有局地遭遇了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悉尼当地消息称,截至2月28日一周当地累计降雨量几乎为往年正常水平的三倍。6月前后澳洲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降雨,其中新南威尔士州中部和南部受灾最为严重,导致上年度部分地区采摘进度推迟了两个月左右。后在10和11月前后的新棉播种期,持续降雨再度加大了澳棉新棉播种工作的难度,引发减产预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涤纶工业丝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近年来,我国涤纶工业丝产能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达到343万吨,2019-2023年期间产能增加107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恒力石化等公司。

2025年05月06日
中国是全球涤纶生产大国 PTA、MEG等原材料供给稳增 再生涤纶带动行业绿色化发展

中国是全球涤纶生产大国 PTA、MEG等原材料供给稳增 再生涤纶带动行业绿色化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涤纶纤维生产国,年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大部分份额。有相关资料显示,2022 年我国涤纶在全球涤纶产量中占比达到 78.2%。虽然在2022年,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涤纶产量略有下降,达到5343万吨,同比减少0.38%。但仍是我国化纤行业中的重要品类,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2023年我国涤纶产量为570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涤纶短纤维行业分析:产量及需求规模整体上升 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我国涤纶短纤维行业分析:产量及需求规模整体上升 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作为全球主要的涤纶短纤维生产国家,我国的涤纶短纤维积极向海外出口,2016-2019年出口量维持在100.00万吨左右,2020年涤纶短纤维出口呈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21年我国出口量恢复至94.71万吨,2023年出口量进一步恢复至123.06万吨。

2025年04月21日
下游强劲韧性给我国再生涤纶带来发展机遇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为前景可观细分领域

下游强劲韧性给我国再生涤纶带来发展机遇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为前景可观细分领域

近年在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和产业政策支持等原因推动下,我国再生涤纶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发展到目前,再生涤纶是我国循环再利用化纤行业的主要产品。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再生涤纶生产国,更是国际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再生涤纶采购基地。2023年,我国再生涤纶产能约为1100万吨,同比微幅增加,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空类和再生长丝;再生涤纶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在服装、家纺等下游行业发展以及使用范围不断拓宽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涤纶长丝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目前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对外依存度仅有0.15%,不依赖进口补充。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涤纶长丝生产国,产量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部分盈余用于出口。从产能来看,近年来我国涤纶长丝行

2025年04月02日
“谷子经济”市场火热 我国棉花娃娃行业百花齐放 企业仍有诸多发展机会

“谷子经济”市场火热 我国棉花娃娃行业百花齐放 企业仍有诸多发展机会

在“谷子经济”催化下,棉花娃娃、娃衣等成为潮玩市场中不断增长的热门品类。同时,随着棉花娃娃流行,明星粉丝会拼团定制棉花娃娃,以二次元、影视剧角色为原型的棉花娃娃备受消费者喜爱。因此,近年来,我国棉花娃娃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商家盈利仍然较为困难,好在对于热爱棉花娃娃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产品具备独特的创意、可靠的品质以及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风电纱行业分析:叶片大型化将提升市场需求量 新增产能短期影响有限

我国风电纱行业分析:叶片大型化将提升市场需求量 新增产能短期影响有限

最近几年来,我国陆上风机、海上风机逐渐大型化的趋势,风电叶片的叶轮直径也在不断增长,同时叶片的叶型、结构、材料也在随之不断进行迭代和更新。从技术上看,风电叶片尺寸越大,可增大风机的扫风面积,从而捕获更多的风能,提升风机机组的发电效率,同时增加机组的竞争力,降低风电度电成本。风机叶片自问世以来,风机叶片的尺寸在不断提升。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供给格局高度集中态势或将延续

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供给格局高度集中态势或将延续

在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不断整合洗牌,落后产能被逐渐清退,新增产能较少且集中在头部企业。受此影响,我国粘胶长丝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目前供给格局高度集中。其中,新乡化纤和吉林化纤的粘胶长丝产能均位居国内首位,2024年均为9万吨,占比36.73%。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