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低轨卫星建设速度将不断加快

、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基础良好

卫星互联网是指多次发射数百颗乃至上千颗小型卫星,组成卫星星座,以这些卫星作为“空中基站”,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实现太空互联网,本质就是传统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拓展融合。2021年全球在轨卫星数量4852颗,其中,中国在轨卫星数量为499个,占所有在轨卫星比重的10.28%,为世界第二大在轨有效卫星的拥有国,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基础良好。

卫星互联网是指多次发射数百颗乃至上千颗小型卫星,组成卫星星座,以这些卫星作为“空中基站”,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实现太空互联网,本质就是传统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拓展融合。2021年全球在轨卫星数量4852颗,其中,中国在轨卫星数量为499个,占所有在轨卫星比重的10.28%,为世界第二大在轨有效卫星的拥有国,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基础良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家政策法规驱动下卫星互联网将逐渐实现规模化应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整体规模看,我国卫星互联网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卫星互联网具有不可替代的覆盖优势,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在国家政策法规的驱动下其规模化应用逐渐加速,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据数据,2021年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292.48亿元,预计2025年将升至446.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1.2%。

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主要内容
2014年 《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2015年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长期发展规划(2015- 2025)》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 提出“利用空间资源,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
2016年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国务院 提出“通过移动蜂窝、光纤、低轨卫星等多种方式,完善边远地区及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
2017年 《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提出“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军民资源互通共享、相互支撑和有效转化”
2018年 《关于降低部分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改委、财政部 调整网络化运营的高通量卫星系统频率占用费收费方式,降低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卫星系统频率占用费标准。
2019年 《卫星网络国际申报简易程序规定》 工信部 在卫星网络国际申报工作中建立简易程序,即境内卫星操作单位按照) 先申报后协调的原则,通过工信部向国际电联报送卫星网络资料,并开展国内协调等相应工作。
2019年 《关于规范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Ka频段设置使用动中通地球站相关事宜的通知》 工信部 利用卫星建立传输通道主要依赖于传统卫星转发器资源,用户承载量和传输速率十分有限,而Ka频段高通量卫星尤其适用于航空、船舶等通信服务领域,该政策顺应了Ka频段高通量卫星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用户对动中通地球站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引导相关产业合理有序发展
2020年 《经济运行例行发布会》 国资委、发改委 发布会指出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 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等。其中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
2020年 《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改委 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延伸航天产业链条,扩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应用。
2020年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776号(经济发展283号)提案答复的函》 工信部 近年来,工信部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发展,积极开展卫星互联网与5G网络融合应用研究,推进卫星互联网应用。
2021年 《关于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 国资委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星网集团)挂牌成立,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星网集团成立将有力地推动卫星互联网空间段原材料双边市场建设地面段通信网络间融合运营、用户端“通导遥”数据共享,助卫星互联网全面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将加速发展

卫星根据轨道类型分为LEO(低地球轨道)、MEO(中地球轨道)、GEO(地球静止轨道)、SSO(太阳同步轨道)、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五种。

目前卫星互联网多指利用地球低轨道卫星实现的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相比中高轨卫星,它具有全域无缝覆盖、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的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低轨道和频段资源有限,已经成为各国卫星企业争相抢占的重点资源。从国家维度来看,美国相关技术和法律法规体系成熟,近地轨道卫星数量占据了全球的87.7%,我国近地轨道卫星数量占全球的比重仅为3.3%,随着商业层面及国防战略层面的竞争趋向白热化,我国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也相继启动,低轨通信卫星将加速发展。

卫星轨道分类

卫星轨道类型 轨道高度(干米) 卫星用途
LEO(低地球轨道) 300~2000 对地观测、测地、通信等
MEO(中地球轨道) 2000~35786 导航.
GEO(地球静止轨道) 35786 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
SSo(太阳同步轨道) <6000 观测
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35786 导航.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主要卫星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

属性 星座名称 运营方 卫星数量
国有企业 鸿雁星座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324
天基互联星座 上海蔚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86
虹云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56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中国电科38所 100
行云工程 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 80
“瓢虫系列”卫星 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
星网工程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 12992
民营企业 银河Galaxy 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000
天启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华 36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 72(预计到2025年底)168(预计到2030年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