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穿刺针行业驱动因素及现状分析 生物药+医美等推动市场需求大增

一、概述

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

2018年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列出的穿刺针

02无源手术器械

一级产品类别

二级产品类别

医疗器械名称

管理类别

07手术器械-

02手术针

一次性使用无菌腹水穿刺针

鼻穿刺针、腹水穿刺针

03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

13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心血管介入器械

12穿刺针

血管穿刺针

08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

02麻醉器械

02麻醉穿刺针

一次性使用麻醉用(穿刺)

10输血、透析和体外循环器械

02血液分离、处理、贮存器具

03动静脉穿刺器

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瘘穿刺针、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针

14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

01注射、穿刺器械

08穿刺器械

脑室穿刺针、腰椎穿刺针

胸腔穿刺针、肺穿刺针、肾穿刺针、上颌窦穿刺针、肝脏活体组织快速穿刺针、肝脏活体组织穿刺针、环甲膜穿刺针、髂骨穿刺针

18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

07辅助生殖器械

02辅助生殖穿刺取卵/取精针

附睾穿刺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人口老龄化加重、医疗诊疗人次增加,驱动传统注射穿刺针需求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穿刺针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及医疗诊疗人次持续增加,对穿刺针类耗材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1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较2020年增加992万人,占14.2%,远超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及医疗诊疗人次持续增加,对穿刺针类耗材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1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较2020年增加992万人,占14.2%,远超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未来,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居民就诊需求持续提升,截止2021年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至85.3亿人次,同比增长9.08%。而根据我国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可知,超出50%的门诊患者需要进行输注治疗,住院患者则100%需要进行输注治疗,这将带动对输注穿刺针类器械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里文相关数据,2013-2017年我国注射器需求量复合增速达到12.36%,2021年注射器需求量约350亿支。

未来,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居民就诊需求持续提升,截止2021年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至85.3亿人次,同比增长9.08%。而根据我国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可知,超出50%的门诊患者需要进行输注治疗,住院患者则100%需要进行输注治疗,这将带动对输注穿刺针类器械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里文相关数据,2013-2017年我国注射器需求量复合增速达到12.36%,2021年注射器需求量约350亿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随着临床诊疗不断升级,对穿刺针的需求品种也逐渐从注射、诊断向介入穿刺器械应用领域拓展,让更多微创手术替代传统手术,并且承担起建立通道的重要作用。近年,我国PCI手术数量及IVF取卵周期数不断增加,将持续带动对穿刺针行业需求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PCI手术量约116万例(不含军队医院);IVF取卵周期数约102.3万个,预计2023年将达到132.6万个。

穿刺针应用领域分析

应用领域 简介
介入手术 穿刺类器械通常由针套和针芯组成,有的带闭塞器,针头锋利、切缘光滑、粗细适中,既有普通的单臂穿刺针、套管穿刺针,在血管介入类手术中使用广泛,如PCI手术、神经介入中的脑动脉瘤栓塞术等,也有如特殊的房间隔穿刺针,在电生理心脏射频消融术等手术中广泛应用
病理诊断穿刺手术 组织活检是确认疾病的重要手段,根据病灶位置,穿刺针可以使用的部位有肺、乳腺、肝脏、肾、子宫、骨髓、淋巴结等
辅助生殖手术 辅助生殖业务包括生殖取卵或减卵、到卵、取精、胚胎移植等,一次性辅助生殖用针、羊水穿刺针也均属于穿刺类器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生物药快速发展,自我给药注射类穿刺针需求大增

穿刺针除了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应用之外,在生物制药领域使用需求也在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越来越需注射使用的生物制药上市。

生物药一般为大分子药(如多肽、蛋白质、抗体等),分子量大且结构复杂,无法像小分子化药一样制成口服制剂,尤其是像血脑屏障、血眼屏障障碍等给药需要更精确作用靶点。从现阶段已商业化的生物药给药方式来看,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其中皮下注射(SC)生物治疗药物已成为众多疾病领域静脉给药具有高价值的替代方案(生物药的注射,既包括在家中注射(自我注射),也包括在医院里注射)。根据弗若斯特沙里文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到约1591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6586亿元。因此,随着生物药产业蓬勃发展,将带动对穿刺针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生物药一般为大分子药(如多肽、蛋白质、抗体等),分子量大且结构复杂,无法像小分子化药一样制成口服制剂,尤其是像血脑屏障、血眼屏障障碍等给药需要更精确作用靶点。从现阶段已商业化的生物药给药方式来看,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其中皮下注射(SC)生物治疗药物已成为众多疾病领域静脉给药具有高价值的替代方案(生物药的注射,既包括在家中注射(自我注射),也包括在医院里注射)。根据弗若斯特沙里文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到约1591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6586亿元。因此,随着生物药产业蓬勃发展,将带动对穿刺针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医美等消费医疗场景,催生穿刺针行业新需求

在医美领域,注射类美容针主要包括锐针和钝针,钝针是在锐针的基础上改良而来,与锐针相比斜角形的针头损伤血管、神经风险大大减少,血管栓塞发生率大幅下降,而两者的结合使用,安全和效果可以达到同时兼顾的作用。根据新氧数据显示,2021年医美用户数已经达到1873万人,而由于注射项目一般采用持续多次注射的方式,假设每个用户医美消费平均每次使用美容针数量约3-5支,则美容针的市场需求量约5000万支。

根据数据,2020年,注射类轻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超300亿元,医美注射类终端市场规模达到333亿元,主要包括玻尿酸类、肉毒毒素类以及胶原蛋白填充剂类注射;我国合规医美器械市场规模增长至81.8亿元,注射类医美器械市场规模达50亿元,并且在“少女针”、“童颜针”等新型医美器械获批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100亿元。

根据数据,2020年,注射类轻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超300亿元,医美注射类终端市场规模达到333亿元,主要包括玻尿酸类、肉毒毒素类以及胶原蛋白填充剂类注射;我国合规医美器械市场规模增长至81.8亿元,注射类医美器械市场规模达50亿元,并且在“少女针”、“童颜针”等新型医美器械获批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1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随着HPV、新冠疫苗等疫苗注射需求持续增加、居民对打疫苗意识程度加深及RSV疫苗、肿瘤治疗疫苗等新疫苗不断推出,我国疫苗接种量将持续增长,这对疫苗接种所采用的注射类穿刺针来说,疫苗注射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等普通疫苗及其包装量将不断增加,进而驱动穿刺针行业市场增长。

我国批准的疫苗注射器注册证

序号 注册证编码 注册人名称 产品名称 规格
1 国械注准20153142386 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 带针 0.1mL、0.3mL、0.5mL、1mL
2 国械注准20173140840 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回缩自毁式疫苗注射器 带针
3 国械注准20173150840 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回缩自毁式疫苗注射器 带针
4 国械注准20153141054 河南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 带针 0.1mL、0.3mL、0.5mL和1mL
5 国械注准20163141637 广东海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 带针
6 国械注准20153141758 圣光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 带针 0.1ml、0.2ml、0.3ml、0.4ml、0.5ml、1ml
7 国械注准20173150989 安徽天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 带针 0.1ml、0.2ml、0.3ml、0.4ml、0.5ml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发展现状

穿刺针耗材是低值耗材中的一大类。根据数据,2020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970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达1057亿元左右。在细分市场方面,注射穿刺类占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比最大,市场份额高达28%,规模约272亿元。未来,随着居民诊断人次不断增加、新型临床、消费应用场景增多,持续驱动穿刺针耗材需求增长。

穿刺针耗材是低值耗材中的一大类。根据数据,2020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970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达1057亿元左右。在细分市场方面,注射穿刺类占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比最大,市场份额高达28%,规模约272亿元。未来,随着居民诊断人次不断增加、新型临床、消费应用场景增多,持续驱动穿刺针耗材需求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