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速溶咖啡行业整体供不应求 传统市场仍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速溶咖啡分为传统和新式速溶咖啡两种,传统速溶咖啡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能够很快的溶化在热水中,而且在储运过程中占用的空间和体积更小,更耐储存。

新式速溶咖啡相当于在传统现磨咖啡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调配而得,其中包括冻干咖啡粉、咖啡浓缩液和冷萃咖啡液。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咖啡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已逾两百年。早在18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就将咖啡引入云南省。随后1936年,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附近出现了由丹麦人所开的中国第一家咖啡馆,当时咖啡被称作“黑酒”。

对于我国速溶咖啡行业来讲,真正发展要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1984年,来自美国的麦氏咖啡(即现在的麦斯威尔咖啡)率先进入中国市场。作为速溶咖啡的一种,麦斯威尔咖啡符合了白领的工作节奏。1989年,雀巢在中国推出速溶咖啡,标志着我国进入速溶咖啡消费时代。随后,我国速溶咖啡行业快速发展,咖啡逐渐为大众所接受。

20世纪末以来,陆续有台系、欧美系、韩系咖啡店品牌进入大陆市场,国人开始接触到现磨咖啡,速溶咖啡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由于其便携性等现磨咖啡无法替代的优点,从销售量方面来讲一直占据着我国咖啡市场的主要位置,雀巢、麦斯威尔等外资品牌一直占据我国速溶咖啡市场的领先地位。

2015年以后,中国互联网咖啡品牌兴起,同时出现了自助咖啡机模式和外卖模式。对于我国的速溶咖啡行业来讲,该阶段中以三顿半、隅田川、永璞为代表的新兴国产速溶咖啡品牌凭借冻干咖啡粉等冷萃精品咖啡产品以及新兴营销模式开始对雀巢、麦斯威尔等传统的速溶咖啡厂商发起冲击,其中三顿半咖啡在2019年天猫双十一销量中超过雀巢,在2020年天猫618更是成为全咖啡品类销量第一,成为近年来我国速溶咖啡行业炙手可热的新兴咖啡品牌。

二、行业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速溶咖啡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大众对咖啡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速溶咖啡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1年达到146亿元。具体表现如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大众对咖啡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速溶咖啡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1年达到146亿元。具体表现如下: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在速溶咖啡行业中,传统速溶咖啡的市场规模仍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其市场规模受到新兴精品速溶咖啡的冲击,占比不断下降。

目前,在速溶咖啡行业中,传统速溶咖啡的市场规模仍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其市场规模受到新兴精品速溶咖啡的冲击,占比不断下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参与者方面,传统速溶咖啡领域内竞争企业主要是各咖啡生产商,通过建立“集中化咖啡采购-规模化咖啡深加工-咖啡销售渠道建设”的经营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雀巢、麦斯威尔等外资品牌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本土速溶咖啡生产企业近年来虽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处在从原咖啡豆种植和粗加工到培育自有品牌咖啡成品的转型发展期,部分行业内大型企业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专业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定位于向大型速溶咖啡品牌以及食品工业企业提供速溶咖啡粉等原料,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另外在精品速溶咖啡方面,主要有冻干咖啡粉与冷萃咖啡液两种。这两类在近年均实现了稳定增长。

目前,以三顿半为代表的冻干咖啡粉企业通过电商、社交软件等互联网平台快速实现了下游消费市场的开发,推动着我国冻干咖啡粉在速溶咖啡粉行业内部迅速渗透,进而实现了我国冻干咖啡粉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冻干咖啡粉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1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52亿元,CAGR达到近98%。

目前,以三顿半为代表的冻干咖啡粉企业通过电商、社交软件等互联网平台快速实现了下游消费市场的开发,推动着我国冻干咖啡粉在速溶咖啡粉行业内部迅速渗透,进而实现了我国冻干咖啡粉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冻干咖啡粉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1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52亿元,CAGR达到近9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冻干咖啡粉快速发展的同时,借助冻干咖啡粉的消费者培育,冷萃咖啡液迅速被消费者所接受,其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0.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22亿元,CAGR达到207.71%,迅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

在冻干咖啡粉快速发展的同时,借助冻干咖啡粉的消费者培育,冷萃咖啡液迅速被消费者所接受,其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0.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22亿元,CAGR达到207.71%,迅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供应情况

中国速溶咖啡咖啡行业的供给端主要有以雀巢、麦斯威尔为代表的传统速溶咖啡供应商,以瑞幸、星巴克等现磨咖啡品牌向速溶咖啡行业进行业务拓展的咖啡企业以及以三顿半、永璞等咖啡企业为代表的新创咖啡企业。

随着我国速溶咖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速溶咖啡产量由2017年的6.1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7.24万吨,具体表现如下:

随着我国速溶咖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速溶咖啡产量由2017年的6.1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7.24万吨,具体表现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咖啡品牌的消费者教育效果逐步显现,我国消费者对于咖啡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因此我国速溶咖啡消费量不断增长,具体表现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咖啡品牌的消费者教育效果逐步显现,我国消费者对于咖啡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因此我国速溶咖啡消费量不断增长,具体表现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供需平衡分析

从我国速溶咖啡行业的产量与消费量角度观察,近年来我国速溶咖啡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平衡状态,在我国供给不断增长的同时,仍有部分需求需要通过速溶咖啡进口来进行满足。

从我国速溶咖啡行业的产量与消费量角度观察,近年来我国速溶咖啡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平衡状态,在我国供给不断增长的同时,仍有部分需求需要通过速溶咖啡进口来进行满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发展趋势

一、城镇化、消费升级等因素推动国内速溶咖啡市场增长

据Frost & Sullivan的相关数据,中国大陆人均咖啡消费量由2013年的3.2杯/年增长至2021年8.3杯/年,预计2023年达到10.8杯/年。虽然我国咖啡消费已取得较快增长,但国内对于咖啡消费量仍相对较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咖啡从基本的提神醒脑到社交需求的演变,咖啡消费理念有望得以持续培育,对于未来国内咖啡行业的持续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以冻干咖啡为代表的精品速溶咖啡产品将成为未来速溶咖啡行业的增量

在咖啡的生产技术上,有别于普通速溶咖啡的高温干燥造粒方式,冻干咖啡利用低温干燥工艺可以较好地保留咖啡原有风味,近年来已成为备受市场追捧的新型速溶咖啡品种。同时,由于生产工序复杂,冻干咖啡大多选用品质更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原料的优质与烘焙、干燥工艺上的改良与创新,可以更大限度地保留咖啡原香与风味,是精品速溶咖啡的典型产品。

在饮用场景方面,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开拓,超速溶、便于携带、口味接近现磨咖啡的特点,精品速溶咖啡迅速扩大了饮用场景,无论办公室、居家,还是飞机上,消费者都可随时随地享用。不少消费者将精品速溶咖啡调制咖啡饮品的内容,辅以牛奶、百香果、气泡水等,制成不同口味的冰咖、拿铁等咖啡饮品。(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