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涤纶短纤行业现状 产量不断增长 或加剧供应过剩矛盾 压缩毛利空间

涤纶根据形态结构特征可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其中涤纶短纤是由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再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纤维。涤纶短纤产品长度在几厘米和几十厘米之间,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可细分为棉型、毛型、麻型和丝型。

涤纶分类

<strong>涤纶分类</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产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涤纶短纤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17-2018年我国涤纶短纤产量连续下降后,2019年产量迎来增长,超过1000万吨,同比增长14.7%,为近年来的最大增速;此后到2021年国内涤纶短纤产量不断增长,2021年共生产短纤1077.0万吨,较上年增长了2.2个百分点。

2017-2018年我国涤纶短纤产量连续下降后,2019年产量迎来增长,超过1000万吨,同比增长14.7%,为近年来的最大增速;此后到2021年国内涤纶短纤产量不断增长,2021年共生产短纤1077.0万吨,较上年增长了2.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从2021年涤纶市场结构来看,国内全年生产涤纶5363万吨,其中涤纶长丝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化学纤维品种,产量占全部涤纶产量的84%;而涤纶短纤仅占16%。

具体从2021年涤纶市场结构来看,国内全年生产涤纶5363万吨,其中涤纶长丝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化学纤维品种,产量占全部涤纶产量的84%;而涤纶短纤仅占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平均毛利

三年时间,我国涤纶短纤平均毛利从2020年的363.48元/吨直线跌落到2022年的-95.36元/吨,处于亏损状态。除了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推高涤纶短纤成本价格外,从而压缩利润空间外;涤纶短纤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也是短纤盈利水平走低的另一大因素。

2020年涤纶短纤供应量744.0万吨,同比增速10.59%;需求量729.0万吨,同比增速13.60%。其中涤纶短纤供需平衡差约为-1万吨,供需关系相对平衡,盈利表现良好。而2021年至今,涤纶短纤供应量持续增长,下游市场需求较为寡淡,加速了供应过剩矛盾,此时供需平衡差扩大到3万吨。短期来看,涤纶短纤供过于求矛盾将有所加深。

2020年涤纶短纤供应量744.0万吨,同比增速10.59%;需求量729.0万吨,同比增速13.60%。其中涤纶短纤供需平衡差约为-1万吨,供需关系相对平衡,盈利表现良好。而2021年至今,涤纶短纤供应量持续增长,下游市场需求较为寡淡,加速了供应过剩矛盾,此时供需平衡差扩大到3万吨。短期来看,涤纶短纤供过于求矛盾将有所加深。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0-2021年我国涤纶短纤供需情况

年份

供应(万吨)

增速

需求(万吨)

增速

平衡差(万吨)

2020

744.0

10.59%

729.0

13.60%

-1

2021

745.6

0.17%

732.6

0.45%

3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3产能

短期内暂未能修复涤纶短纤毛利水平,新增新投产能或将加重供应过剩局面。但2022年仍迎来新一轮涤纶短纤产能投放周期,相关企业逐步投放新投产能,估计本年度共新投产能160万吨。当中湖州中磊、宿迁逸达、四川吉兴涤纶短纤投放产能分别为30万吨;江苏新沂共投产60万吨;江阴华西为10万吨。未来涤纶短纤市场产能将继续上涨。

2022年国内涤纶短纤新投产能规划(万吨)

企业

计划新投产能

计划投产时间

产品

地点

湖州中磊

30

2022/06

涤纶短纤(常规棉型)

湖州

江苏新沂

30

2022/08

涤纶短纤

徐州

江苏新沂

30

2022/11

涤纶短纤

徐州

宿迁逸达

30

2022Q4

涤纶短纤(棉型)

宿迁

四川吉兴

30

2022Q4

中空、低熔点

广安

江阴华西

10

2022

涤纶短纤(棉型)

江阴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涤纶短纤行业市场集中度与产能息息相关。截至2021年,我国涤纶短纤行业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生产力TOP8企业的涤纶短纤产能合计占比高达52.5%;具体表现在仪征化纤13.0%、三房巷9.5%、江阴华宏6.3%、福建金纶5.3%等。未来行业内落后产能不断出清,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逐步扩张增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同时涤纶短纤行业市场集中度与产能息息相关。截至2021年,我国涤纶短纤行业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生产力TOP8企业的涤纶短纤产能合计占比高达52.5%;具体表现在仪征化纤13.0%、三房巷9.5%、江阴华宏6.3%、福建金纶5.3%等。未来行业内落后产能不断出清,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逐步扩张增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PY)

4进出口

进出口方面,2019-2021年我国涤纶短纤进口量持续下降,进口量从31.94万吨减少到16.73万吨。2020年涤纶短纤出口量受疫情影响较上年缩减了18.82万吨;2021年出口市场回暖,涤纶短纤出口量较上年增加了14.06万吨,不过不及疫情前水平。

进出口方面,2019-2021年我国涤纶短纤进口量持续下降,进口量从31.94万吨减少到16.73万吨。2020年涤纶短纤出口量受疫情影响较上年缩减了18.82万吨;2021年出口市场回暖,涤纶短纤出口量较上年增加了14.06万吨,不过不及疫情前水平。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当前,电子纱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下游电子布、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发展影响。进入2024年,随着市场库存调整及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问题逐步缓解,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在此背景下,我国印制电路板(PCB)产业也重回温和增长周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

2025年10月24日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合成革经历了从低档到高档,从仿形到仿真的发展过程,其特性和发展方向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市场应用也从鞋服、箱包、沙发家居等传统领域拓展至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电子产品、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根据数据,合成革下游市场中鞋类、沙发家具、服装、箱包分别占比37%、18%、16%、14%,汽车内饰占比则达到7%。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及各领域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特种纤维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到目前,其下游应用已覆盖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国防军工、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及尖端科技等多元领域。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对位芳纶性能卓越,当前消费主要集中在光纤增强与安全防护两大领域。近年来,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能从2018年不足0.3万吨激增至2024年超3万吨,自给率也从约15%大幅提升至83%左右。然而,行业面临中低端产能充裕、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向高端迈进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5年10月09日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根据测算,2025年Q1,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约下滑25%,2025年H1 ,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下滑 30-35%左右。

2025年10月07日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近几来我国桑园面积持续减少。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管部门的统计,2023年我国桑园面积共计82万公顷,较上年减少了94万公顷,减幅为5%。到2024年,全国桑园面积进一步降至71.02万公顷。

2025年09月29日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目前,我国粘胶短纤行业正经历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在严格的环保政策驱动下,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国内粘胶短纤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已形成以赛得利、三友化工、中泰化学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在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下,粘胶短纤行业开工率与产量维持高位,展现出良好的韧性。

2025年09月08日
氨纶行业:国内面临库存和盈利压力 出口成重要增长极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

氨纶行业:国内面临库存和盈利压力 出口成重要增长极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

服装为氨纶主力下游,占比达76%。服装市场发展带动氨纶需求提升:2020年以来瑜伽服、防晒服等潮流单品的出现,明显带动氨纶整体需求增长。其他应用领域占比达24%,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占比7%,主要由于医疗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老龄化社会推动医用绷带、可吸收缝合线等高端产品需求激增。

2025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