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清晰 下游市场需求强劲

一、太阳能电池背板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原材料主要有PET基膜、氟膜、胶粘剂和聚烯烃类薄膜,其中PET基膜主要提供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氟膜提供耐候性和阻隔性,同时氟膜也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胶粘剂的主要作用是让PET基膜与氟膜、聚烯烃类薄膜粘结复合,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的封装,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太阳能电池组件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其特点

部件名称

功能及特点

光伏玻璃

保护晶硅电池片,一般要求较高透光率,且经过特殊强化处理

EVA胶膜

太阳能电池封装胶,为太阳能电池线路装备提供结构支撑、为电池片与太阳能辐射提供最大光耦合、物理隔离电池片及线路、传导电池片产生的热量等

晶硅电池片

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背板

密封、绝缘、防水、防腐蚀

边框

起一定的密封、支撑作用

接线盒

保护整个发电系统,起到电流中转站的作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太阳能电池背板产业链图解

<strong>太阳能电池背板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1、PET基膜

近年来,国内企业从通用聚酯膜向特种聚酯薄膜领域不断攀升,带动PET基膜产能持续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PET基膜产能达到47.9万吨/年,同比增长3.01%,市场竞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国内企业从通用聚酯膜向特种聚酯薄膜领域不断攀升,带动PET基膜产能持续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PET基膜产能达到47.9万吨/年,同比增长3.01%,市场竞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胶粘剂

根据胶粘剂协会数据,2016年以来,我国胶粘剂产量保持6%以上的较快增长,2020年产量约为696万吨,胶粘剂消费额达到995亿元。

根据胶粘剂协会数据,2016年以来,我国胶粘剂产量保持6%以上的较快增长,2020年产量约为696万吨,胶粘剂消费额达到99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中游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且太阳能背板价格不断下降,若2020年中国太阳能背板均价为15元/平方,则该年市场规模为43.4亿元。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且太阳能背板价格不断下降,若2020年中国太阳能背板均价为15元/平方,则该年市场规模为43.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竞争方面,近年来,在国内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及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国外太阳能电池背板生产商的市场利润率变薄,市场份额逐步降低且逐渐退出太阳能电池背板市场,如日本凸版、韩国LG和美国Madico等,而这时国产光伏背板生产企业整体崛起,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也逐年提高。

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市场格局逐渐清晰,形成以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性的生产企业。

我国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代表企业产品性能指标对比情况

相关指标(≤表示指标越小越好;≥表示指标越大越好)

单位

明冠新材料(KPM)

明冠新材料(BO)

中来股份(KFB)

乐凯胶片(TPEw)

回天新材(HTPV)

福斯特(BEO)

赛伍技术(KPF)

热收缩率

MD/TD

%

1.2/0.8

1.2/0.8

1.0/1.0

1.5/0.5

1.0/0.6

1.5/0.25

水蒸气透过率g/(m2*24h)

2.0

1.5

2.5

2.0

1.5

2.0

1.5

EVA剥离强度

N/cm

60

60

60

80

40

60

60

层间剥离强度

N/cm

4

5

4

5

4

-

4

击穿电压

KV

18

18

18

18

20

17/20

20

系统最大电压

V

1000/1500

1000/1500

1000/1500

1000

1000

1000/1500

1000

内层反射率

黑色

%

30

30

-

-

-

-

白色

80

90

-

-

-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下游市场分析

背板是光伏组件最重要的封装材料之一,背板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及使用寿命。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54.88GW,同比上升13.9%,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8GW,同比增长21.74%,光伏组件产能产量分别为350GW/年、182GW。由此可见,我国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下游需求动力足。

背板是光伏组件最重要的封装材料之一,背板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及使用寿命。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54.88GW,同比上升13.9%,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8GW,同比增长21.74%,光伏组件产能产量分别为350GW/年、182GW。由此可见,我国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下游需求动力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

2025年07月01日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