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洗衣服务行业SWOT分析:市场发展潜力大 疫情所带来的风险较高

一、我国洗衣服务行业发展优势

近年来,随着纺织业、服装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型面料的衣服随之问世,这对洗衣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截止2021年底达到14.13亿人,其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群存在洗衣服务需求,行业市场缺口巨大,按人均消费水平来算,目前全国洗衣服务行业有将近百亿的空缺市场。而且,我国每年洗衣消费额高达数千亿元,每3000人即需要一家洗衣店的服务,而目前国内洗衣店网点数量、服务质量与需求市场不匹配。由此可见,洗衣服务将是一个潜力极大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纺织业、服装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型面料的衣服随之问世,这对洗衣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截止2021年底达到14.13亿人,其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群存在洗衣服务需求,行业市场缺口巨大,按人均消费水平来算,目前全国洗衣服务行业有将近百亿的空缺市场。而且,我国每年洗衣消费额高达数千亿元,每3000人即需要一家洗衣店的服务,而目前国内洗衣店网点数量、服务质量与需求市场不匹配。由此可见,洗衣服务将是一个潜力极大的产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洗衣服务行业发展劣势

目前,我国洗衣服务行业处于初步细分发展阶段,其市场表现主要来源于洗衣工厂、洗衣店,具体进行分析:

1、洗衣工厂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洗衣服务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洗衣工厂具有很强的规模化优势,由于其收费低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不过,随着运输费用和厂房租金的提高,收衣网点的经营成本增加,获利空间不断缩小,再加上取送时间较长、为顾客提供相关洗衣服务项目较少等因素,洗衣工厂未来发展举步维艰。

2、洗衣店

目前,我国个体洗衣店技术水平偏低,并且大多数洗衣店设备简陋、技术粗糙,处于单纯洗衣的阶段,洗衣服务也仅能满足日常需求。

三、我国洗衣服务行业机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洗衣服务每年为中国服务业带来的产值在总额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洗衣服务产业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发达国家平均5000人拥有一家干洗店,而我国约有20多万家洗衣店,平均25000人才拥有一家。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上升及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的上班族精力、时间变得非常有限,对于家务及个人服饰的清洗保养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洗衣服务行业应运而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洗衣网点数量平均为25万人,尚未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此可见,我国洗衣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此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日益成熟,线上洗衣服务APP也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已经开发出洗衣服务小程序,如盒马鲜生APP中的“隔日净”洗衣服务,依托盒马门店网络体系,可享受免费上门取送、72小时送回的衣物清洁服务。

盒马鲜生APP “隔日净”洗衣服务

<strong>盒马鲜生APP “隔日净”洗衣服务</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自营APP也开发出洗衣服务,旗下的“京东服务+”主要聚焦3C、家电、家居三大领域的安装、维修、清洗等服务。具体流程是:打开京东APP搜索“洗衣服务”,线上下单-预约取件和配送服务,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洗衣服务。

京东APP洗衣服务清洗范围

<strong>京东A</strong><strong>PP</strong><strong>洗衣服务清洗范围</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APP洗衣服务清洗流程

<strong>京东APP洗衣服务清洗流程</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我国洗衣服务行业威胁

随着疫情反复发生,导致人们居家隔离时间逐渐增加,这不仅放松对职业着装的规范,还增加人们对衣物服饰清洗时间,进而使得洗衣服务市场需求。从企业来看,2019年我国干洗相关企业注册量达2.3万家,但受疫情反复发生,截止2020年前3季度干洗相关企业仅新增1.3万家,同比下降了21%。

随着疫情反复发生,导致人们居家隔离时间逐渐增加,这不仅放松对职业着装的规范,还增加人们对衣物服饰清洗时间,进而使得洗衣服务市场需求。从企业来看,2019年我国干洗相关企业注册量达2.3万家,但受疫情反复发生,截止2020年前3季度干洗相关企业仅新增1.3万家,同比下降了2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且,我国现有近40万家社区洗衣店,并且提供的洗衣服务项目内容相似,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一家社区洗衣店的投资金额在几十万元左右,包括加盟费、设备费、门面租金费等,成本很高。因此,对于没有竞争力的洗衣服务店铺来讲,其一年赚的利润仅够勉强维持房租,受疫情、同质化竞争等因素影响大,我国洗衣服务行业风险大。

五、我国洗衣服务行业SWOT分析结论

我国洗衣服务行业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线上APP新兴领域崭露头角,但受疫情风险较大,现有的洗衣工厂、洗衣店设备、技术落后加大行业劣势。(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技术革命来袭!我国AI减肥行业需求庞大 数据与交互为发展关键 Fiture、KEEP等平台入局

技术革命来袭!我国AI减肥行业需求庞大 数据与交互为发展关键 Fiture、KEEP等平台入局

体重管理政策落地,催生出由健身器材、运动产品、减肥药物等生态构建起的千亿市场。而AI减肥随着技术的研究的深入与场景渗透的扩大,也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效果,多家健身平台纷纷布局AI减肥。但是要实现长久发展,数据与交互是AI减肥行业发展核心关键。未来,我国AI减肥行业逐渐以“精准、普惠、可持续”的方式,重塑体重管理的逻辑。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分析:竞争激烈刺激市场内卷 多地开启纳入医保定点试点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分析:竞争激烈刺激市场内卷 多地开启纳入医保定点试点

在新生儿数量整体下降、行业乱象丛生、运营成本持续增加等背景下,我国月子中心行业盈利难度较大,竞争激烈刺激企业内卷。未来,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将趋向于多元化、数字化转型、市场更加细分等趋势。同时,当前多地将月子中心纳入医保定点试点(如上海),《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国标实施,有望纾解当前月子中心行业面临盈利困难、服务标准

2025年04月08日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我国体重管理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将大量释放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我国体重管理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将大量释放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此行动一旦实施,我国体重管理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尤其是代餐轻食、健身器材、运动APP、减肥药与减重手术等细分领域需求将得到极大的释放。

2025年03月14日
全球医美行业分析:吸脂术、肉毒素注射手术量较多 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全球医美行业分析:吸脂术、肉毒素注射手术量较多 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随着颜值经济发展,近年来全球医美数量进入增长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美容手术和非手术项目数量达到3490万例,同比增长3.4%,其中美容手术项目1581万例,同比增长5.5%。具体从项目种类来看,2023年,面部和头部的所有手术项目增长较快,手术量达到650万例,增长19.6%。手术项目中,吸脂术、隆胸术、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家庭维修行业现状分析:线上渗透率明显提升 但市场仍有诸多痛点

我国家庭维修行业现状分析:线上渗透率明显提升 但市场仍有诸多痛点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家庭维修行业市场规模7149亿元;线上家庭维修服务渗透率(按线上家庭维修行业的市场规模除以家庭维修市场总规模(市场规模按总交易额计算)计算)从2018年的3.2%上升至2023年的14.5%,预计2027年将上升至25.4%。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托育服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送不起”“招不满”矛盾仍突出 企业应如何发力?

我国托育服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送不起”“招不满”矛盾仍突出 企业应如何发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38个,共有托位477万个,包含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托班等多种模式,可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2024年09月14日
向左?向右?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数量超五千家 营收亏损等挑战随之而生

向左?向右?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数量超五千家 营收亏损等挑战随之而生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为243.3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9.5亿元;2023年国内月子中心数量达到5454家,预计到2024年将增至5812家。

2024年07月09日
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现状及发展环境(PEST分析):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容

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现状及发展环境(PEST分析):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收入显著提升,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持续释放,使得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向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 2021年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已发展成为万亿级市场,2022年其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已达到10890亿元,同比增长7.3%。

2024年04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