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现状与市场竞争分析:在全球拥有较强竞争力

集成电路封测包含封装和测试两个环节。其中封装是将通过测试的晶圆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使电路芯片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起着保护芯片、增强导热(散热)性能、实现电气和物理连接、功率分配、信号分配,以沟通芯片内部与外部电路的作用,它是集成电路和系统级板如印制板(PCB)互连实现电子产品功能的桥梁,主要有电气特性的保持、芯片保护、应力缓和及尺寸调整配合四大功能。测试主要是对芯片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并挑选出功能、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主要有直流参数测试、交流参数测试 、功能项目测试、混合信号模块测试、模拟模块测试 、射频模块测试、

集成电路封装实现的四大功能

集成电路封装的功能 描述
芯片电气特性保持功能 通过封装技术的进步,满足不断发展的高性能、小型化、高频化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芯片的功能性
芯片保护功能 保护芯片表面以及连接引线等,使其在电气或物理方面免受外力损害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应力缓和功能 受外部环境影响或芯片自身发热都会产生应力,封装可以缓解应力,防止芯片发生损坏失效,保证可靠性。
尺寸调整配合功能 由芯片的微细引线间距调整到实装基板的尺寸间距调整,从而便于实装操作。

资料来源:甬矽电子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集成电路测试的主要内容

测试项目 测试内容
直流参数测试 直流参数主要测试芯片的电压、电流的规格指标,常见直流参数测试项目有静态电流、动态电流、端口驱动能力等。
交流参数测试 交流参数测试目的是确保芯片的所有时序符合规格,常见交流参数测试项目有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端到端延时等。
功能项目测试 芯片功能项目测试主要是验证芯片的逻辑功能是否正常,常见芯片功能测试项目有 ATPG、SCAN、BIST 等。
混合信号模块测试 测试芯片的音视频信号相关的数字转模拟模块、模拟转数字模块的性能指标,常见混合信号测试项目有信噪比、谐波失真率、噪声系数等。
模拟模块测试 测试芯片的模拟信号的性能指标,常见模拟模块测试项目有阀值电压、关断漏电流、导通电阻值等。
射频模块测试 测试芯片的射频信号是否符合芯片的设计规格,常见的射频模块测试项目有噪声系数、隔离度、接收灵敏度等。

资料来源:利扬芯片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集成电路封测是集成电路产品制造的后道工序。据了解,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又称 IC、芯片,是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全部集 成在微型基板上并形成电路互联,成为能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的一种微型结构,是半导体中的一种。由于集成电路在消费电子、高端制造、网络通讯、家用电器、物联网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已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的结构越发复杂,产业结构趋向高度专业化,分工模式进一步 细化,因而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形成了集成电路的设计、晶圆制造以及封装测试三个子产业群。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的结构越发复杂,产业结构趋向高度专业化,分工模式进一步 细化,因而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形成了集成电路的设计、晶圆制造以及封装测试三个子产业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相对较晚,于 1965 年研制出第一块硅基数字集成电路,并且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真正形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进入重点建设期。

尤其是自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开始第三次产业转移(即向中国大陆转移)以来,我国凭借其巨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庞大的电子制造业基础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全球集成电路公司在国内投资。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预计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将达11386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预计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将达11386亿元。

数据来源:CSIA,观研天下整理

制造方面,近年来受益于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集成电路进口替代也将加快步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21 年我国集成电路总生产量从 2011 年的 761.80 亿块增长至的 3,594.30 亿块,年复合增长率为 16.78%;2022年1-2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573.3亿块。而作为对照,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从 2011 年的 1,701.99 亿美元增长4,325.5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42%。可见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生产速度快于集成电路进口增长速度,表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国产替代速度加快,集成电路生产量不断提高,已部分实现国产替代。

制造方面,近年来受益于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集成电路进口替代也将加快步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21 年我国集成电路总生产量从 2011 年的 761.80 亿块增长至的 3,594.30 亿块,年复合增长率为 16.78%;2022年1-2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573.3亿块。而作为对照,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从 2011 年的 1,701.99 亿美元增长4,325.5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42%。可见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生产速度快于集成电路进口增长速度,表明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国产替代速度加快,集成电路生产量不断提高,已部分实现国产替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将充分受益于全球晶圆产能转移带来的封测市场需求传导。受益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全球晶圆制造产能也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诸如台积电、 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企业在中国大陆大力投资建厂。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晶圆产能已从 2011 年的 9%提升至22.8%,成为全球第一大晶圆生产国。预计2025年,我国大陆地区晶圆产能占全球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而集成电路封测业作为晶圆制造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将充分受益于全球晶圆产能转移带来的封测市场需求传导。

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封装测试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20.77%,为5年来的最高水平,随后因部分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开始转型到技术含量更高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导致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率开始下降。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封测业市场规模为2510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6.8%。2021年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

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封装测试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20.77%,为5年来的最高水平,随后因部分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开始转型到技术含量更高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导致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率开始下降。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封测业市场规模为2510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6.8%。2021年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先进封装成封测行业成长驱动力。在集成电路制程方面,“摩尔定律”认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长期以来,“摩尔定律”一直引领着集成电路制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自 1987 年的 1um 制程至 2015 年的 14nm 制程,集成电路制程迭代一直符合“摩尔定律”的规律。但 2015 年以后,集成电路制程的发展进入了瓶颈,7nm、5nm、3nm 制程的量产进度均落后于预期。随着台积电宣布 2nm 制程工艺实现突破,集成电路制程工艺已接近物理尺寸的极限,行业进入了“后摩尔时代”。而“后摩尔时代”制程技术突破难度较大,工艺制程受成本大幅增长和技术壁垒等因素上升改进速度放缓。

与此同时,随着 5G 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视觉识别、自动驾驶等下游应用场景的快速兴起,应用市场对芯片功能多样化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在芯片制程技术进入“后摩尔时代”后,先进封装技术能在不单纯依靠芯片制程工艺实现突破的情况下,通过晶圆级封装和系统级封装,提高产品集成度功能多样化,满足终端应用对芯片轻薄、低功耗、高性能的需求,同时大幅降低芯片成本。因此,先进封装在高端逻辑芯片、存储器、射频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触控芯片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系统级封装为例,目前系统级封装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消费电子领域,占比达到70%。而根据预测分析,未来系统级封装增长最快的应用市场将是可穿戴设备、Wi-Fi 路由器、IoT 物联网设施以及电信基础设施。尤其随着 5G 通讯的推广和普及,5G 基站对倒装球栅阵列(FC-BGA)系统级封装芯片的需求将大幅上升。

以系统级封装为例,目前系统级封装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消费电子领域,占比达到70%。而根据预测分析,未来系统级封装增长最快的应用市场将是可穿戴设备、Wi-Fi 路由器、IoT 物联网设施以及电信基础设施。尤其随着 5G 通讯的推广和普及,5G 基站对倒装球栅阵列(FC-BGA)系统级封装芯片的需求将大幅上升。

数据来源:Yole,观研天下整理

自2015年以来,国内厂商通过兼并收购,快速积累先进封装技术,目前封测厂商技术平台基本做到与海外同步,大陆先进封装产值占全球比例也在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先进封装产值占全球比例从 2015 年的10.3%提升至 14.8%。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在“下游需求高景气度+集成电路高端领域国产替代加速”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先进封装产值占全球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

自2015年以来,国内厂商通过兼并收购,快速积累先进封装技术,目前封测厂商技术平台基本做到与海外同步,大陆先进封装产值占全球比例也在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先进封装产值占全球比例从 2015 年的10.3%提升至 14.8%。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在“下游需求高景气度+集成电路高端领域国产替代加速”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先进封装产值占全球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

数据来源:Yole,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封装测试业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细分行业,在世界上拥有较强竞争力。有相关资料显示,2016-2020年期间,中国大陆封测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2.54%,远高于全球封测市场 3.89%的增长速度。

目前全球封装测试行业已形成了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2019 年我国封装测试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高达 64.00%,其中中国台湾企业占 43.90%,中国大陆企业占 20.10%,均高于美国的 14.60%。

目前全球封装测试行业已形成了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2019 年我国封装测试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高达 64.00%,其中中国台湾企业占 43.90%,中国大陆企业占 20.10%,均高于美国的 14.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在2021 年全球营收前十大封测厂商排名中,有八家企业是属于中国企业,分别是日月光、长电科技、力成、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京元电子、南茂 、顾邦。其中有三家企业位于中国大陆,分别为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分别占比10.82%、5.08%、4.18%;

2021 年全球前十大封装测试企业

排名

公司

总部

2021 年营收预估(百万人民币)

营收增速(%

市占率(%

1

日月光

中国台湾

77240

20.07

27

2

安靠

美国

38606

23.59

13.5

3

江苏长电

江苏

30953

16.96

10.82

4

力成

中国台湾

18916

8.2

6.61

5

通富微电

江苏南通

14537

34.99

5.08

6

天水华天

甘肃

11967

42.77

4.18

7

智路封测

新加坡

9146

67.63

3.2

8

京元电子

中国台湾

7788

17.18

2.72

9

南茂

中国台湾

6321

19.69

2.21

10

顾邦

中国台湾

6247

22.2

2.18

合计

221721

/

77.5

资料来源:TrendForce,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IC设计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IC设计需求激增。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由3819.2亿元增长至6460.4亿元,CAGR达14.0%;预计2025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达

2025年09月17日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随着传统硅基半导体技术逐渐逼近物理极限,GaN不仅在消费电子快充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更在AI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工业能源等高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该行业仍面临成本控制、可靠性验证与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具备核心技术、规模化生产能力及生态合作优势的企业,将更有机会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竞争中占据主导

2025年09月16日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随着“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的全面启动和人工智能驱动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网络在带宽、功耗和成本上面临严峻瓶颈。光路交换机(Optical Circuit Switch, OCS)作为一种在物理光层直接实现信号切换的革命性技术,以其超低延迟、极高带宽和绿色低耗的显著优势,正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5年09月15日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超级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工业、电网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023 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达 38.25 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38.2%,工业领域占比30.8%,新能源领域占比21.8%,装备等其他领域占比9.2%。基于对我国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9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

2025年09月14日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服务器与分布式算力集群推动PCB产业高端化进程,高端PCB铜箔迎来发展机遇。在AI服务器领域,AI服务器对HVLP铜箔需求激增(单台用量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英伟达新一代Rubin平台明确采用HVLP5代铜箔配套PTFE基板,推动价值量提升。在高端封装与HD领域,极薄可剥离铜箔用于芯片封装载板,支撑先进封装技术(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时代,电子产品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以及多功能的方向不断演进。在这一进程中,柔性电路板(FPC)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FPC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 IP——撬动芯片市场的关键 行业强势增长下芯原股份等中国企业杀出重围

半导体 IP——撬动芯片市场的关键 行业强势增长下芯原股份等中国企业杀出重围

半导体IP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在集成电路早期,由于芯片种类有限且设计难度较低,大多数芯片设计公司能够独立完成全流程,因此独立的IP厂商并不多见。然而,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崛起,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已达数十亿个。这使得芯片设计的流程愈发复杂,研发费用水涨船高。同时,芯

2025年09月08日
光掩模行业迎 “量价齐升” 需求与技术共振下国产正加快追赶美日步伐

光掩模行业迎 “量价齐升” 需求与技术共振下国产正加快追赶美日步伐

掩模版属精密度较高的定制化产品,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半导体厂先进制程(45nm 以下)所用的掩模版大部分由自身专业工厂生产,但对于 45nm 以上的掩模版,晶圆厂出于 成本的考虑,更倾向于向独立第三方掩模版厂商进行采购。在第三方掩模版市场中,主要参与者为境外知名企业,其中日本凸版印刷、美国 Photronic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