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LNG行业现状 产量、进口量双双增长 LNG接收能力逐渐增强

液化天然气(LNG)是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后,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而获得常压下是液体的天然气,其被公认为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液化天然气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的热量大,所以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先进能源。

产业链来看,我国LNG产业链庞大。其上游主要包括勘探、开发、净化、分离、液化等几个环节;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LNG的运输,接收,储存,调峰等环节;产业链下游环节即最终消费市场,包括工业燃气、城市燃气、发电燃气、天然气化工等。可以看出我国液化天然气是一条贯穿天然气产业全过程,且资金庞大,技术密集,涉及企业众多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我国LNG产业链庞大。其上游主要包括勘探、开发、净化、分离、液化等几个环节;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LNG的运输,接收,储存,调峰等环节;产业链下游环节即最终消费市场,包括工业燃气、城市燃气、发电燃气、天然气化工等。可以看出我国液化天然气是一条贯穿天然气产业全过程,且资金庞大,技术密集,涉及企业众多的完整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产量、消费量均呈上升趋势

我国LNG行业起步较晚,1996年,我国第一座天然气液化工厂——上海五号沟LNG站开始建设;2006年,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正式投产运作,拉开了中国进口LNG的序幕。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油气领域改革,民营企业也纷纷在LNG行业中下游投资布局,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LNG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产量方面来看,2014年~2021年我国液化天然气产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截止至2021年年底,国内液化天然气产量约为1545.1万吨,同比增长15.92%。

产量方面来看,2014年~2021年我国液化天然气产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截止至2021年年底,国内液化天然气产量约为1545.1万吨,同比增长15.9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消费量方面,伴随着国内能源结构的转型,国内对于液化天然气的表观消费量也是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5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2479.6万吨;截止到2020年底,其表观消费量变增长至8047.8万吨。预计2021年将达到8500万吨以上。

消费量方面,伴随着国内能源结构的转型,国内对于液化天然气的表观消费量也是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5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2479.6万吨;截止到2020年底,其表观消费量变增长至8047.8万吨。预计2021年将达到8500万吨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进口量也呈逐年递增态势,且LNG接收能力逐渐增强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依然处于煤多气少的态势。通过对比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因此我国液化天然气仍然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且我国进口LNG超过了进口管道气,占到总进口气的66.1%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液化天然气需求的日益增长,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也是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5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约为1963万吨;截止至2020年底,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变增长至6713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1.42%。

近年来,随着我国液化天然气需求的日益增长,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也是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5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约为1963万吨;截止至2020年底,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变增长至6713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1.42%。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从LNG的接收能力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22座LNG接收站,较2015年增加了10座。目前我国LNG接收能力已达到约9910万吨每年。

从LNG的接收能力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22座LNG接收站,较2015年增加了10座。目前我国LNG接收能力已达到约9910万吨每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当前国内还有25座拟建或待建,可以看出我国LNG的接收能力正在逐渐增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LNG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而我国作为第一大LNG进口国,LNG接收站安全智能运行和全生命周期监测也将会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我国LNG接收站建设规划情况

省市 业主 项目 年规模 预计投产时间
河北 河北建投 曹妃甸新天唐山LNG接收站 1200万吨 2021年
天津 国家管网、中海油 中海油天津LNG二期项目 600万吨 2021年
天津 北京燃气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 500万吨 2022年
山东 国家管网 龙口南山LNG接收站项目一期 500万吨 2021年
山东 鲁信集团、海诺港务 东营港LNG 接收站 200万吨 2022年
山东 中海油、龙口港集团 龙口港LNG接收站 600万吨 2021年
江苏 华电集团 华电赣榆LNG 接收站项目 600万吨 2021年
江苏 中海油 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 601万吨 2023年
江苏 中天 中天江阴LNG储配站项目 200万吨 2021年
浙江 浙江浙能 温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 300万吨 2022年
浙江 杭州、嘉兴燃气 浙江嘉兴LNG应急调峰储运站 100万吨 2021年
浙江 新奥 新奥舟山接收站及加注站二期 200万吨 2021年
浙江 君安能源 玉环市大麦屿能源(LNC)中转储运项目 200万吨 2021年
福建 国家管网、中海油 漳州LNG接收站项目 300万吨 2022年
福建 中国国储 中国国储漳州LNG接收站项目 300万吨 /
广东 粤电、太平洋油气 阳江LNG调峰储气库 100万吨 2024年
广东 中天能源 潮州华丰中天LNG储配站. 100万吨 2021年
广东 广州燃气 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11TT 100万吨 2022年
广东 中石油 中石油深圳LNG 接收站 600万吨 2022年
广东 广东能源 惠州LNG接收站 280万吨 2023年
广东 华瀛天然气 潮州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 300万吨 2023年
广东 澳门天然气 珠海直湾岛LNG接收站 500万吨 2025年
广东 九丰 江门广海湾LNC接收站 600万吨 /
广东 协鑫 茂名协鑫粤西LNG接收站 600万吨 2023年
广东 中石油 摇阳LNG项目 650万吨 2023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Q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