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褐煤行业市场现状与进出口情况: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也是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通常有土状褐煤、暗色褐煤两种。

一、市场发展现状

褐煤是我国煤炭的四大种类之一,占据 12.7%。虽然由于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对空气污染严重。但是由于优质煤几乎被采空,褐煤已成为我国主要使用的煤。

褐煤是我国煤炭的四大种类之一,占据 12.7%。虽然由于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对空气污染严重。但是由于优质煤几乎被采空,褐煤已成为我国主要使用的煤。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素有“黑金”之称,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年产量世界第一,整体维持在30亿—40亿吨。近年来我国原煤产量总体比较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分别为39.02万吨和41.26万吨,实际增速分别为1.46%、5.7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是我国原煤主要产地。2021年1-10月,山西原煤产量为98231.0万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7211.7万吨,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3233.5万吨,新疆原煤产量为24280.1万吨。

消费方面,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给。2020年,石油占据能源结构31.2%,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7.2%,天然气占比24.7%。而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占比为60%-70%,决定了煤炭作为中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预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矿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中我国煤炭能源整体消耗情况稳定,基本在27-28.5亿吨标准煤中,其中2020年我国煤炭能源为28.3亿吨标准煤,同比2019年增长0.6%,达到近十年消费量的最大值。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中我国煤炭能源整体消耗情况稳定,基本在27-28.5亿吨标准煤中,其中2020年我国煤炭能源为28.3亿吨标准煤,同比2019年增长0.6%,达到近十年消费量的最大值。

注: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但同时受我国煤炭产业去产能政策推动,我国煤炭能源占比总能源消耗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炭能源占总能源消耗比重从2011年的70.2%下降到55.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使得煤炭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工业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我国的煤炭将会向更加清洁、和绿色的方向转型。

二、下游需求市场

褐煤热解后,所得产物为半焦、煤焦油及煤气。

其中半焦又名低温焦、兰炭,是泥煤、和高挥发分的等经低温(500~700℃)干馏得到的固体产物。近年来,随着能源消费结构逐渐优化调节,以及环保监管日渐趋严,兰炭行业成为承接原煤生产、煤化工、载能工业的特色产业。我国兰炭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国内兰炭行业产能也已经超过亿吨。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兰炭行业正处于供需大体平衡的局面,产销率高达92%。在2020年我国兰炭产量为6100万吨,市场需求量为6089万吨。近五年我国兰炭产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2016年我国兰炭产量为3400万吨左右,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4%。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

煤焦油一般作为加工精制的原料以制取各种化工产品,(见煤焦油加工)也可直接利用,如作为工业、和煤质用的粘结剂的配料组分,还可用作燃料油、以及和烧炭黑的原料。

随着近几年高温煤焦油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我国高温煤焦油加工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深加工行业的先进行列。受益于煤焦油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煤焦油产能整体呈增长状态,其中高温煤焦油产能占比最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煤焦油产业实现产能约达3677万吨。其中高温煤焦油产能为2627万吨,占比达到了71.44%。

从地区分布来看,受原料分布的影响,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的区域主要集中华北,华东两个地区,因此,煤焦油需求也主要集中在在这两地区,其中华东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占18%,而华北主要集中在山西和河北,分别占24%和16%。

煤气是由多种可燃成分组成的一种气体燃料,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根据加工方法、煤气性质和用途分为煤气化得到的是水煤气、半水煤气、空气煤气(或称发生炉煤气)。

近年来我国煤气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煤气产量为807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其中华北地区煤气产量占比最高,达到了34.3%。

近年来我国煤气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煤气产量为807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其中华北地区煤气产量占比最高,达到了34.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三、进出口市场情况

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较大。有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3539万吨,远高于出口量的60万吨。

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由2016年的25551万吨增长到32322万吨;进口金额从2016年的14151百万美元增长到35896.4百万美元。2022年1-2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3539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金额586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1.5%

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由2016年的25551万吨增长到32322万吨;进口金额从2016年的14151百万美元增长到35896.4百万美元。2022年1-2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3539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金额586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走势较为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从879万吨下降到260万吨。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量60万吨,同比下降1.2%。

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走势较为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从879万吨下降到260万吨。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量60万吨,同比下降1.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金额方面来看,2019-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明显下降,特别是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成;但进入2021年出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504.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5.7%。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177.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0.9%。

从金额方面来看,2019-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明显下降,特别是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成;但进入2021年出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504.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5.7%。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177.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0.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