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下游需求市场带动饮料包装行业发展 无菌灌装将成主要方式

饮料包装主要是指用合适的材料、容器、工艺、 装潢、结构设计等手段将饮料包裹和装饰,以便在饮料的加工、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保持饮料品质或增加其商品价值。

饮料包装分类多样。按包装材料的品种分,可分为纸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和陶瓷容器包装、塑料包装、复合材料包装等;按饮料包装方式分,可分为真空包装、气体置换包装(充气包装)、无菌包装、收缩包装;按饮料的流通状态分类,可分为冷藏包装(0~10℃流通销售)、冷冻包装和常温包装;按包装食品的状态分,可分为液体包装和固体包装。

饮料包装分类

按包装层次分类

内包装

内包装是指直接包裹饮料的包装,也就是销售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把饮料包裹成一瓶、一袋或一罐。

外包装

外包装指包装货物外层的包装,将物品装入箱、袋、桶(带盖)、罐等容器中,或直接捆扎起来,并标明符号、商标等标志的状态。

按饮料包装功能要求分

销售包装

销售包装具有个体包装和内包装的功能,是一种促进销售,方便消费者选购的包装形式;它具有保护和美化商品的作用。包装的食品作为整体销售,在这种包装上附有商标、图案、文字、说明等食品标签内容。

运输包装

运输包装类似于外包装,通常是将若干个体包装按规定数量组成一个整体。如将27包软包装饮料组成一纸箱,24()装饮料组成一箱;或采用集装包、集装袋、集装箱、托盘等集合包装形式,把几个较小的包装单元集合起来,成为一个更大的包装单元的方式。这种包装便于商品长途运输、装卸、暂时存放,以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缩短运输时间并减少包装食品的损坏。

按包装材料的品种分

可分为纸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和陶瓷容器包装、塑料包装、复合材料包装等

按包装容器的柔软性分

可分为软包装和硬包装;按包装的外形状态可分为有角度包装及圆筒形包装

按包装材料的阻隔性分

可分为防湿()包装、阻气包装、隔光包装等

按包装容器的使用次数分

可分为一次性包装,如纸、塑料、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容器和复用性包装,如可直接清洗、消毒、灭菌再使用的玻璃

按包装食品的状态分

可分为液体包装和固体包装

按其性质分类

可分为新鲜饮料包装、热杀茵饮料包装、冷冻饮料包装、干燥饮料包装、微波或辐照饮料包装等。

按饮料包装方式分

可分为真空包装、气体置换包装(充气包装)、无菌包装、收缩包装

按饮料的流通状态分

可分为冷藏包装(010℃流通销售)、冷冻包装和常温包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饮料包装市场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饮料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6034. 0亿元,同比增长13. 1%,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2643. 7亿元,同比增长24. 1%。

虽然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饮料产量有所下滑。但进入2021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开工率提升,产量恢复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8333.8万吨,同比增长12%。

虽然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饮料产量有所下滑。但进入2021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开工率提升,产量恢复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8333.8万吨,同比增长1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购买渠道的多元化,让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运动饮料、亚洲特色饮料增速格外明显。

以能量饮料为例,根据中国能量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实现的营业总收入约69.78亿元,同比增长4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3亿元,同比增长46.90%。而这可见我国能量饮料市场有着较大的空间。

自2016年以来,我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11亿元增长到了1224亿元,预计2021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339亿元。

自2016年以来,我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11亿元增长到了1224亿元,预计2021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33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市场呈现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起步晚,能量饮料的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著偏低,因此未来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功能饮料4人均消费量为2.2升,消费金额为6.2美元,人均消费金额不足中国香港的50%,与英国、日本和美国差距更大,约10%-20%。虽然现在已到2022年,我国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与消费金额均有所增长,但估计仍旧与英美日等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虽然市场呈现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起步晚,能量饮料的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著偏低,因此未来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功能饮料4人均消费量为2.2升,消费金额为6.2美元,人均消费金额不足中国香港的50%,与英国、日本和美国差距更大,约10%-20%。虽然现在已到2022年,我国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与消费金额均有所增长,但估计仍旧与英美日等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此背景下,随着饮料消费市场的稳步增长,我国饮料包装市场也在不断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包装专用设备产量为754335台,同比增长57.1%,产量大幅增长。

在此背景下,随着饮料消费市场的稳步增长,我国饮料包装市场也在不断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包装专用设备产量为754335台,同比增长57.1%,产量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饮料包装技术主要有热灌装、水灌装技术、PET无菌冷灌装、无菌灌装。其中我国在热灌装技术较为成熟,PET无菌冷灌装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我国饮料包装主要技术

热灌装技术

主要应用在茶饮、低浓度果汁、功能饮料领域

水灌装技术

主要应用在包装饮用水领域

PET无菌冷灌装技术

主要应用在气泡水领域

无菌灌装技术

主要应用在乳品饮料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无菌灌装技术由于当前饮料行业逐渐向无糖无添加方向发展,低糖/无糖饮料和含乳饮料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无菌罐装无需添加防腐剂,能够保留产品的营养和口感,因此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将成饮料包装主要方式。

据了解,无菌灌装设备是将经过灭菌的饮料产品在无菌环境中灌装进入无菌的容器中,进行封口,过程不添加防腐剂,让产品在常温的条件下获得较长的保存期。对比传统热灌装,无菌冷灌装技术工艺要求复杂,产品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其产品在饮料营养与保鲜方面,具有热灌装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现代灌装技术日趋完善,无菌冷灌装将会逐步替代热灌装成为饮料包装最主要方式。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乳品饮料行业使用较多,其中低温产品灌装多使用超洁净灌装设备,常温产品多使用无菌灌装设备。

无菌冷灌装技术工艺与传统热灌装工艺对比情况

传统热灌装

无菌冷灌装

优点

工艺成熟,产品风险性小,操作比较简单,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不是很高

在饮料营养与保鲜方面优势明显

缺点

饮料保鲜方面的缺点无法彻底解决

技术工艺要求复杂,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受益于无菌灌装技术发展向好,资本也先后布局该赛道。例如在2014年7月,常州斯开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由上海斯开龙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是全球唯一拥有生产无菌屋顶包冷灌装30℃(常温灌装)设备技术的厂家,研发生产的全自动高速无菌灌装机、无菌复合包装材料,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

2020年4月,三元股份发布关于公司瀛海工业园新建无菌灌装生产线的公告。宣布公司在瀛海工业园现有液奶车间内新建一条年产能约9700吨的无菌灌装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额约2125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项目建设期预计12个月,投资回收期约4年。

到2021年初,由中亚机械生产的杯装无菌磁悬浮生产线正式交付鹤壁李子园工业园并投入使用,这是该公司在与伊利、蒙牛、光明、今麦郎、元气森林等国内知名乳制品、饮料供应商达成合作之后,对食品饮料无菌灌装领域的又一布局。截至目前,该公司订单中有30多条无菌瓶装及杯装灌装设备生产线,国产无菌灌装设备在食品饮料领域广泛应用。

另外中亚股份目前也向市场投入了无菌灌装设备包括直线式无菌瓶装灌装设备、无菌联杯灌装设备、无菌预制杯灌装设备、旋转式多功能无菌吹灌旋一体设备和无菌软袋灌装设备五大类。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