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在国内大规模普及 行业集中度较高 未来市场将进一步下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规划》显示,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全屏渗透率快速提升下,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大规模普及,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手机数量由2015年的390.7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8828.6万台。2021年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手机数量约为万台。

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全屏渗透率快速提升下,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大规模普及,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手机数量由2015年的390.7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8828.6万台。2021年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手机数量约为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汇顶科技凭借其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先发优势及客户优势,跃居全球指纹识别行业首位,市场份额达79.8%。

目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汇顶科技凭借其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先发优势及客户优势,跃居全球指纹识别行业首位,市场份额达7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发展趋势来看,相比超音波式指纹识别,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成熟度较高;相比电容式指纹识别,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更符合智能手机的大屏趋势。但屏下光学指纹识别需借助OLED自发光特性,其安全性和防伪性较低。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屏下光学指纹识市场将进一步下沉。

指纹识别技术对比

技术 原理 优势 劣势 主流方案
光学式指纹识别 图像对比:在OLED显示屏幕间存在一定间隔;光线可以从中透过。其中OLED具备自发光属性,当指纹触达屏幕,OLED将发出光线将手指按压区域照亮,同时光线反射至屏下Cmos图像传感器,从形成图像与终端信息的对比成像。 1.穿透性强,可在不开孔情况下,实现屏下识别指纹,符合大屏趋势。2.技术成熟,率先投入商用,市场占有率高 1.光学传感器体积较大2.无法对真皮层识别,安全性及防伪性较低3.需借助OLED自发光特性,导致额外功耗增加及屏幕寿命缩减 直准层方案、透镜方案、微透镜方案
超音波式指纹识别 超音波阻抗:超音波指纹识别通过传感器对手指指纹的纹脊和纹谷反射出的不同回波进行收集。由于指纹的纹脊和纹谷反射回波不同。内置芯片可根据回波的差异构建3D图像并进行指纹对比验证。 1.无需感光元件与电容感应,物理限制低2.超音波穿透性强,可在不开孔情况下,实现屏下识别指纹,符合大屏趋势。3.识别率高,不受水渍、污渍影响4.支持活体检测 技术成熟度存在上升空间2.技术研发难度大3.制造成本高企4.市场占有率低 高通超音波识别方案
电容式指纹识别 指纹静电场:电容式指纹识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硅品元与导电的皮下电解液形成电场。当手指按压屏幕时,指纹的纹脊和纹谷将导致压差呈现差异,由此可实现准确的指纹验证。 1.技术成熟度高2.支持LCD显示屏,可大幅降低整机成本3.安全性与防伪性高 1.穿透性低,必须依赖屏幕开孔,较不符合大屏趋势2.水渍、脏污影响大 主流方案:正面通孔、背面通孔、Under Glass Cutout.Under-Cover Glass,In Glass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