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护肤品,也称功效性护肤品,是指专门针对问题性皮肤,具备美白、抗皱、防晒、补水等功效的护肤产品,其中含有药物成分。
产业链来看,我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包括原材料供应和包装材料供应,其中代表性原材料包括重组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多肽等,代表性包装材料包括纸包装、塑料、玻璃等;中游为功能性护肤品制造环节,根据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强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级护肤品;下游为产品流通环节,分为线上和线下渠道。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参与者来看,各大品牌商分别从三大细分赛道切入:皮肤学级护肤品一般是化妆品企业通过绑定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开展产品研发,或是皮肤科医生自创品牌,代表品牌包括薇诺娜、理肤泉、薇姿、雅漾、珂润、米蓓尔、玉泽等;强功效护肤品参与者一般是化妆品公司、成分原料商、制药公司等,代表品牌包括WIS、HFP、雪肌精、林清轩、润百颜、夸迪、片仔癀等;医美级护肤品一般是生物医药、Ⅲ类医疗器械背景的公司开展研发,代表品牌包括敷尔佳、可复美、芙清、伊肤泉、爱美客、创福康、绽妍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份额来看,2024年我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487.43亿元,其中贝泰妮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为57.07亿元,占比11.71%,排名首位;华熙生物紧随其后,占比5.27%;敷尔佳、上海家化、巨子生物分别占比4.14%、2.44%和2.1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集中度来看,我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但行业集中度较低。2024年我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CR3、CR5分别为21.1、25.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营收来看,珀莱雅功能性护肤品营收最高,达107.66亿元;巨子生物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占总营收最高,占比100%,除敷尔佳外,其他企业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占总营收超90%。
我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相关政策
企业简称 | 功能性护肤品营收(亿元) | 占比总营收 | 净利润(亿元) |
贝泰妮 | 57.07 | 99.49% | 5.03 |
珀莱雅 | 107.66 | 99.88% | 15.52 |
上海家化 | 56.75 | 99.93% | -8.33 |
巨子生物 | 55.39 | 100.00% | --- |
敷尔佳 | 11.64 | 57.72% | 6.61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