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甜味剂行业:合成甜味剂为主要种类 相关企业注册量相对较少 金禾实业为龙头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软饮料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甜味剂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类;按其甜度可分为低甜度甜味剂和高甜度甜I味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甜味剂在减糖、控糖等方面具有良好替代作用,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低糖、无糖的食品也逐年受到人们喜欢,这也使得甜味剂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中,其产需量也逐渐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甜味剂产量达到了26.9万吨,同比增长6.32%;预计到2024年我国甜味剂产量将达到31万吨。

甜味剂在减糖、控糖等方面具有良好替代作用,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低糖、无糖的食品也逐年受到人们喜欢,这也使得甜味剂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中,其产需量也逐渐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甜味剂产量达到了26.9万吨,同比增长6.32%;预计到2024年我国甜味剂产量将达到3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甜味剂市场占比最高的为合成甜味剂,占比为52.38%;其次为天然甜味剂,市场占比为29.41%;第三是糖醇类甜味剂,占比为18.21%。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甜味剂市场合成甜味剂为主要种类,市场占比超过了一半。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甜味剂市场占比最高的为合成甜味剂,占比为52.38%;其次为天然甜味剂,市场占比为29.41%;第三是糖醇类甜味剂,占比为18.21%。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甜味剂市场合成甜味剂为主要种类,市场占比超过了一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方面,目前我国甜味剂参与企业较少,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2日我国甜味剂相关企业注册量只有575家,其中主要企业分别为保龄宝 (002286)、金禾实业 (002597)、百龙创园 (605016)、三元生物 (301206)、华康股份 (605077)。

我国甜味剂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情况

公司简称 上市时间 2023年甜味剂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竞争优势
保龄宝 (002286) 2009-08-28 80.72% 公司可提供全品类的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醇应用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功能饮品、保健医药、无抗饲料、日化等领域,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21项,为20余款产品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贡献智慧与方案
金禾实业 (002597) 2011-07-07 54.41% 公司是甜味剂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香料麦芽酚的主要生产商,专注于食品添加剂、大宗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已通过了 ISO14001、ISO9001、ISO45001 等认证,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已通过了 ISO22000、Kosher、Halal、FSSC-22000 等认证。
百龙创园 (605016) 2021-04-21 15.81% 公司主营业务为益生元系列产品、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其他淀粉糖(醇)系列产品和健康甜味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参与起草了GB/T《取水定额第19部分:淀粉糖制造》、《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低聚果糖》、《果蔬发酵汁》等国家、行业标准。
三元生物 (301206) 2022-02-10 96.64%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及其复配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赤藓糖醇及其复配糖,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专业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华康股份 (605077) 2021-02-09 98.16%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果葡糖浆等多种功能性糖醇、淀粉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属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主导和参与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三十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制定。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营业收入来看,在2024年前三季度金禾实业、保龄宝营业收入同比均下降,华康股份、百龙创园和三元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均增长,其中增长最高的为三元生物,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5亿元,同比增长46.6%。

从营业收入来看,在2024年前三季度金禾实业、保龄宝营业收入同比均下降,华康股份、百龙创园和三元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均增长,其中增长最高的为三元生物,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5亿元,同比增长46.6%。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甜味剂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软饮行业:线下仍为主要销售渠道 细分市场集中度分化明显 即饮咖啡市场最为集中

我国软饮行业:线下仍为主要销售渠道 细分市场集中度分化明显 即饮咖啡市场最为集中

市场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软饮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产品之一,近五年我国软饮市场稳定增长。2024年我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达12502亿元,同比增长7.56%,占全球软饮市场约12.7%。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乳制品行业:液体乳和奶粉为主流产品 市场呈双寡头竞争格局

我国乳制品行业:液体乳和奶粉为主流产品 市场呈双寡头竞争格局

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伊利,占比为30.2%;其次为蒙牛,市场份额占比为25.9%;第三为光明,市场份额占比为10.1%。整体来看,2024年伊利和蒙牛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行业呈现双寡头竞争的市场格局。

2025年09月25日
我国果汁行业:低浓度果汁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企业整体集中度较高

我国果汁行业:低浓度果汁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企业整体集中度较高

从各种类市场份额占比来看,我国果汁行业低浓度果汁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为74%;其次为中浓度果汁,市场份额占比为19%;第三为浓缩还原果汁,市场份额占比为5%;而非浓缩还原果汁、冷压果汁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5%、0.5%。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植物奶行业多元化竞争格局加速形成 豆乳、椰汁领跑细分市场

我国植物奶行业多元化竞争格局加速形成 豆乳、椰汁领跑细分市场

大豆是植物奶的常见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作豆奶类植物奶产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食品加工及饲料工业中占据关键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大豆产量达2065.24万吨,同比减少0.9%,但仍然连续三年超2000万吨。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复合调味料行业:固态复合调味料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2025年H1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分化

我国复合调味料行业:固态复合调味料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2025年H1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分化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复合调味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复合调味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265亿元,同比增长7.8%。

2025年09月03日
奶酪行业:妙可蓝多、百吉福、伊利三家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再制奶酪为主流产品

奶酪行业:妙可蓝多、百吉福、伊利三家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再制奶酪为主流产品

我国奶酪行业中妙可蓝多2023年市场占有率为25.3%,百吉福市场占有率为17.8%,伊利为10.1%,乐芝牛为6.4%,安佳为4.8%,卡夫食品为4%。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食用油行业企业集中度下降 当前丰益国际 (金龙鱼)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食用油行业企业集中度下降 当前丰益国际 (金龙鱼)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食用油集中度相较于2019年有所下降。到2024年我国食用油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53.1%、65.9%、73.4%,与2019年相比集中度下降了1.0%、0.9%、1.9%。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现制茶饮行业进入品牌化发展阶段 头部品牌集中冲刺港市 蜜雪冰城门店数量领跑

我国现制茶饮行业进入品牌化发展阶段 头部品牌集中冲刺港市 蜜雪冰城门店数量领跑

从市场结构来看,现制饮品店是消费者购买现制饮品的主要渠道。在中国各线城市中,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众多,预期将成为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店市场规模合计为960亿元,占中国现制茶饮店总体市场规模的45.4%,高于其他城市等级。

2025年05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