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低 市场竞争激烈 万华化学销售收入领先

1、化工新材料行业竞争梯队

竞争梯队来看,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以巴斯夫、科思创等为代表的外资及万华化学、华峰化学、金发科技等国内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为主,企业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普遍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第二梯队,以国有企业和头部民营企业为主,如巨化集团、新和成等,企业进入市场较早、积累起一定产业经验、装置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产品链较为完整;第三梯队为其他中小型民营化工企业,产业基础较弱、装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链不完整,少数规模较大、技术基础较强的企业处于基本产品低端市场,多数企业则分布于广泛的、分散的终端产品市场。

竞争梯队来看,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以巴斯夫、科思创等为代表的外资及万华化学、华峰化学、金发科技等国内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为主,企业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普遍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第二梯队,以国有企业和头部民营企业为主,如巨化集团、新和成等,企业进入市场较早、积累起一定产业经验、装置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产品链较为完整;第三梯队为其他中小型民营化工企业,产业基础较弱、装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链不完整,少数规模较大、技术基础较强的企业处于基本产品低端市场,多数企业则分布于广泛的、分散的终端产品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

化工新材料涉及有机氟、有机硅、节能、环保、电子化学品、油墨等多个新材料领域,行业产品种类丰富,各细分领域产品性质和生产技术要求差异较大,故企业销售网络受生产力限制,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市占率较高,但在化工新材料大市场市占率仍较低。集中度来看,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市场集中度(CR10)仅在30%左右。

化工新材料涉及有机氟、有机硅、节能、环保、电子化学品、油墨等多个新材料领域,行业产品种类丰富,各细分领域产品性质和生产技术要求差异较大,故企业销售网络受生产力限制,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市占率较高,但在化工新材料大市场市占率仍较低。集中度来看,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市场集中度(CR10)仅在30%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化工新材料行业企业布局

重点区域布局来看,细分领域排名前列企业均具备完善的销售网络,化工新材料产品销往全球各国;产品布局来看,这些企业分布在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工程塑料、氟化工、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纤维、有机硅、生物降解塑料等领域。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企业布局及业务类型

企业简称 业务占比 重点区域布局 业务类型
万华化学(600309) 86.0% 国内、国外 聚氨酯系列
金发科技(600143) 71.5% 中国、印度、美国、欧洲、马来西亚 改性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华峰化学(002064) 24.0% 国内 聚氨酯
卫星化学(002648) 73.3% 国内、国外 高分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新能源材料
新和成(002001) 7% 国内、国外 聚苯硫醚(PPS)、高温尼龙(PPA)
一诺威(834261) 100% 中国、东南亚、中东、欧美 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PPG)及聚氨酯组合聚醚,EO、PO其他下游衍生精细化工材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化工新材料行业上市企业业务业绩对比

从各企业化工新材料业务主要产品销售收入情况来看,2022年,万华化学销售收入全行业领先,聚氨酯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达628.96亿元;其次为金发科技和卫星化学,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84.47亿元和318.24亿元。

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上市企业业务业绩对比

公司简称

主要产品

产品销量(万吨)

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万华化学

聚氨酯系列

418

628.96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

95

201.24

华峰化学

化工新材料

37.32

60.73

一诺威

化工新材料

17.39

62.3

回天新材

有机硅胶

10.26

19.35

聚氨酯胶

2.88

5.56

金发科技

化工新材料

31.18

384.47

新和成

新材料

/

11.666

时代新材

新材料

/

5.94

中材科技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116.2

91.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柔性电池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主要分别为硅料硅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生产设备等;中游为柔性锂电池、柔性纤维电池、柔性薄膜电池、柔性纸电池等柔性电池的生产。下游为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屏、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企业销量来看,2024年中国约有60家氢燃料电池企业系统出货,其中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为1328套,其次是重塑能源销量为1260套,国鸿氢能销量为623套,国氢科技销量为541套。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锑行业:按锑矿储量企业竞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梯队 湖南黄金资源量最多

我国锑行业:按锑矿储量企业竞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梯队 湖南黄金资源量最多

从竞争格局来看,位于我国锑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闪星锑业、湖南黄金、华锡有色、华钰矿业,锑矿储量在20万吨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久通锑业、云南木利锑业、贵州东峰锑业等,锑矿储量在1万吨到2万吨之间;位于行业第三的其他企业,锑矿储量在1万吨以下。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