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学级聚酯基膜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较少 国外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当前,我国光学级聚酯基膜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较少,主要上市公司有东材科技(601208)、国风新材(000859)、双星新材(002585)、大东南(002263)等,涉及光学级聚酯基膜研发、生产与销售。从细分市场来看,目前高端光学级聚酯基膜市场份额主要被日本三菱、日本东丽、韩国科隆、韩国SKC等海外企业占据,而我国本土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光学级聚酯基膜市场进行布局。

我国光学聚酯基膜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情况

公司简称 成立时间 竞争优势
东材科技(601208) 1994年12月 公司一贯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明确技术创新的核心定位,并建立了核心技术人员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机制,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竞争力;集团技术中心认真贯彻公司发展战略,紧抓新产品研制、项目申报及市场推广等工作,多个研发项目通过公司立项/输出评审,并实现小批量试制和市场销售。
国风新材(000859) 1998年9月 公司积累了配方工艺、技术开发,以及设备驾驭和技术升级的能力与优势,具有进入高端产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拥有稳定的工厂类客户,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赢得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端用户的青睐,国风品牌薄膜材料产品依靠多年的高品质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双星新材(002585) 1997年12月 公司拥有从原料开发、挤出拉伸、精密涂布、磁控溅射、微成型、电子光雕模具等全套工艺技术,具备全产业链技术产品开发优势,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能进行大规模,高规格的产品制造,满足客户大批量产品生产的需求,也可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定制,通过规模化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大东南(002263) 2000年6月 公司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颖专利42项,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1项,并且是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积极实施“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稳健推进延伸产业链,提升技术平台,完善配套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抗市场风险能力。
裕兴股份(300305) 2004年12月 公司现已发展为国内具有影响力聚酯功能膜材料、光学膜生产及深加工产业集群,聚酯功能膜材料系列产品已形成6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已培植出“五大板块”战略推进;设备先进,产品质量一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知名品牌质量标准。
长阳科技(688299) 2010年11月 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专利包;生产线由公司自行设计及调试,所需的专用设备也是由公司提供技术规范并委托专业的设备制造商进行定制化制造,在保持产品品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东材科技(601208)实现营业收入28.26亿元,同比增长4.37%,归母净利润为3.058亿元,同比下降10.95%;国风新材(000859)实现营业收入16.36亿元,同比下降10.05%,归母净利润为-1637万元元,同比下降109.12%;双星新材(002585)实现营业收入39.14亿元,同比下降18.61%,归母净利润为-1637万元元,同比下降109.12%;实现营业收入16.36亿元,同比下降10.05%,归母净利润为2.646亿元,同比下降94.04%;大东南(002263)实现营业收入9.911亿元,同比下降18.09%,归母净利润为-425.5万元,同比下降104.33%;裕兴股份(300305)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4.51%,归母净利润为4388万元,同比下降66.47%;长阳科技(688299)实现营业收入9.271亿元,同比增长9.49%,归母净利润为7485万元,同比下降32.79%。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光学聚酯基膜行业部分上市公司营收情况

公司简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
东材科技(601208) 28.26亿元 4.37% 3.058亿元 -10.95%
国风新材(000859) 16.36亿元 -10.05% -1637万元 -109.12%
双星新材(002585) 39.14亿元 -18.61% 2.646亿元 -94.04%
大东南(002263) 9.911亿元 -18.09% -425.5万元 -104.33%
裕兴股份(300305) 14.33亿元 4.51% 4388万元 -66.47%
长阳科技(688299) 9.271亿元 9.49% 7485万元 -32.79%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东方财富网、观研天下整理(WJ)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光学级聚酯基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柔性电池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主要分别为硅料硅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生产设备等;中游为柔性锂电池、柔性纤维电池、柔性薄膜电池、柔性纸电池等柔性电池的生产。下游为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屏、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企业销量来看,2024年中国约有60家氢燃料电池企业系统出货,其中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为1328套,其次是重塑能源销量为1260套,国鸿氢能销量为623套,国氢科技销量为541套。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锑行业:按锑矿储量企业竞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梯队 湖南黄金资源量最多

我国锑行业:按锑矿储量企业竞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梯队 湖南黄金资源量最多

从竞争格局来看,位于我国锑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闪星锑业、湖南黄金、华锡有色、华钰矿业,锑矿储量在20万吨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久通锑业、云南木利锑业、贵州东峰锑业等,锑矿储量在1万吨到2万吨之间;位于行业第三的其他企业,锑矿储量在1万吨以下。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天能股份、超威动力,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骆驼股份、理士国际、南都电源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的梯队的企业为雄韬股份、万里股份、圣阳股份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下。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制品产地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5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