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钕铁硼永磁材料特点分析
常见的永磁材料产品可分成三大类:金属合金永磁(主要以铝镍钴永磁为主)、铁氧体永磁与稀土永磁。进入21世纪后,稀土永磁材料的产值首次超过铁氧体永磁材料,象征着永磁材料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市场份额和产量还是最大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永磁材料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应用,同时也是目前种类繁多、进展迅速和应用广泛的磁性材料。永磁材料具有以下特性:
(1)具有较高的磁能积:永磁材料单位体积之内,可以储存以及能被外界所利用的磁能量,拥有较高的密度值,即拥有高的磁能积。
(2)拥有较高的矫顽力:永磁材料在受到磁场及非磁场的外界干扰时,可以保持材料所具有的永磁特性。
(3)拥有较高的剩余磁通量密度以及强度:永磁材料在空气隙之中,拥有较高的磁场强度,也拥有较高的稳定性能。
稀土永磁其相较于传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是目前磁性能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磁性材料,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目前,稀土永磁材料按开发应用时间可分为第一代钐钴永磁材料(SmCo5)、第二代钐钴永磁材料(Sm2Co17)和第三代钕铁硼(Nd2Fe14B)永磁材料,第三代钕铁硼永磁材料出现后,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价格很快取得了大规模的应用,并基本上替代了一、二代钐钴永磁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属高性能的稀土材料,从20世纪80年代问世,就凭借其卓越的磁性能快速占领永磁材料市场,拥有着“永磁王冠”的美称。也由于它具备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能发电、节能家电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
钕铁硼永磁材料按其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类。其中,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采用的是粉末冶金工艺,熔炼后的合金制成粉末并在磁场中压制成压胚,压胚在惰性气体或真空中烧结达到致密化;粘结钕铁硼是将永磁体粉碎,与塑料混合,在磁场中压制成型;热压钕铁硼永磁材料是通过热挤压、热变形工艺制成的磁性能较高的磁体。
粘结钕铁硼、烧结钕铁硼、热压钕铁硼特点
| 类别 | 优点 | 缺点 | 工艺特点 | 应用领域 |
| 粘结钕铁硼 | 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精度高、形状复杂 | 磁性能弱,使用温度低 | 将永磁体粉碎,与塑料混合,在磁场中压制成型 | 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消费电子 |
| 烧结钕铁硼 | 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和高工作温度 | 技术壁垒高,加工损耗大 | 熔炼后的合金制成粉末并在磁场中压制成压胚,压胚在惰性气体或真空中烧结达到致密化 | 电动机、风力发电机、汽车 |
| 热压钕铁硼 | 致密度高、取向度高 | 工艺复杂、成本高 | 热挤压、热变形工艺 | 电动工具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钕铁硼永磁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梯、人造卫星和航空航天及雷达的行波管和环行器中以及微型电机、计算机、微型录音机、航空仪器、电子手表、地震仪和电子仪器、汽车、家用电器、核磁共振成像仪、音响设备、微特电机、石油化工、磁分离设备、磁力机械、磁疗器械、医疗保健、移动电话等方面,新基建、新能源和碳中和与碳达峰涉及到的稀土永磁应用将是需求的强大引擎。
目前,汽车行业是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第一大消费领域:其中传统汽车EPS需求占到30%左右,而2016年后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持续带动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长。家电行业为钕铁硼第二大消费体:受益于低碳环保之风,节能变频空调与节能电梯渗透率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与此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将持续优化,钕铁硼永磁材料在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低碳经济领域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处于成长期,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下游需求方面,随着全球新能源发展和各国环保政策的推行,新能源汽车、稀土永磁电机、风电等迎来高速发展,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的消费电子正向新兴领域迈进。“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针对无人机、高端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迫切需求,围绕内禀矫顽力与剩磁去耦合的科学问题,开发超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钕铁硼是到目前为止磁性最强的永磁材料,被誉为“现代永磁之王”。钕铁硼稀土永磁体诞生,是永磁材料领域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4年,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97.41亿元,同比增长8.70%。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也取得了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材料方面,我国先后突破了“双合金”、细粉制备、“速凝工艺+双(永磁)主相”、自动成型、连续烧结、低氧工艺、晶界扩散、表面防护等关键工艺技术,使我国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产业化水平基本与日本、德国相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产业链图解
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稀土金属(如钕、镨、镝、铽等)、铁合金和硼等。稀土金属是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核心原料,其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钕铁硼行业的发展。铁主要来源于铁矿石,硼则主要来源于硼矿。产业链中游为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扬声器等)、风电设备、变频空调、工业自动化设备、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六、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上游——镨钕氧化物发展现状
2025年,由于钕铁硼磁材出口受限,全年氧化镨钕下游需求情况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5-6月为全年出口低谷;但国内终端产业对氧化镨钕的需求量依旧较高,估计全年镨钕需求量同比去年仍有5.4%的增长。
目前,国内氧化镨钕需求最大的终端领域依旧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带动永磁电机需求;单车钕铁硼用量约2-5kg,直接提振镨钕消费。2025年上半年国内以镨钕为代表的稀土价格波动较大,截止2025年6月30日,镨钕氧化物市场报价44.5万元/吨,较年初40万水平上涨约4万元/吨,涨幅约10.5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七、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下游——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汽车零部件中的微特电机大量使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包括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油泵、点火线圈等。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和三相异步电机两种,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转矩密度高、电机尺寸小、重量轻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主流。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带来显著新增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产量达到汽车新车总产量的44.61%。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20%左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编写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预计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未来,在各项政策的推进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市场空间较大,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钕铁硼永磁材料下游核心增量市场。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cy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