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EEK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醚醚酮(PEEK)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由于分子主链中含有高度结晶性的亚苯基醚醚酮链节,因此,聚醚醚酮具有卓越的耐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如熔点达34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3℃;拉伸强度为100MPa等。
PEEK产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氟酮、对苯二酚、二苯砜和碳酸钠等,中游包括PEEK颗粒、PEEK粉末、PEEK增强颗粒等PEEK产品制造,下游的产品主要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工业机械、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高性能聚合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从1960年最初问世的聚酰亚胺到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各大公司先后对这类高性能聚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尽管研发出了几十个品种,但最终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较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尖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4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约为9亿美元,同比增长5%,这一规模反映了PEEK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医疗植入体等高端领域的广泛应用现状。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结构性复苏叠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半导体制造、氢能装备)的技术迭代需求,为PEEK市场提供了广阔增长空间。2024年全球消费PEEK约1.5万吨,其中下游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气TOP3领域消费占比分别为27%、23%和20%,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国产PEEK材料的替代正在加速推进
2024年中国PEEK市场规模约为19.2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41.8%。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为PEEK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随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PEEK材料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其核心零部件(包括电驱动系统、充电接口等)对高性能聚合物的需求,直接带动了PEEK材料在汽车工业中应用规模的扩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PEEK作为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以其耐高温、自润滑、高强度和出色的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全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欧洲凭借技术与需求优势占据主导,亚太增速最快;整体呈寡头垄断格局,主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与市场支配地位。
PEEK行业代表企业
地区 |
企业名称 |
公司简介 |
国内 |
中研股份 |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PEEK产能1000吨/年,树脂销量965.51吨,产能利用率达96.55%,接近满负荷运行状态。中研股份在技术研发方面具一定优势,拥有首条国产5000L超临界反应釜(操作压力38MPa)。其主要与机器人企业合作,如与新松机器人合作开发协作机器人关节模组(减重25%,重复定位精度±0.02mm),市场份额表现突出。 |
沃特股份 |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EEK产能约1000吨/年。沃特股份攻克了高温高压合成工艺(反应温度(380±5)℃),其PEEK产品耐温等级突破260℃,可替代金属用于无人机轴承、5G基站连接器等核心部件。 |
|
山东君昊 |
山东君昊二期扩建项目于2024年11月底正式投产,新增1000吨/年工业级PEEK产能,叠加原有产线后总产能提升至1500吨/年。产品覆盖医疗植入级(颅骨修补、脊柱融合器)、新能源汽车(800V电机漆包线)及人形机器人关节材料领域,2024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产能利用率达80%以上。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PEEK树脂成本,较进口产品低30%,下游应用得以进一步普及。 |
|
盘锦伟英兴 |
盘锦伟英兴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由英国威格斯与营口兴福化工合资建设,总投资3.9亿元,设计年产能1500吨。该项目采用威格斯全合成工艺,产品熔点达343℃,通过ISO13485医疗认证,可生产人工骨修复材料等高端产品。2023年试生产20吨,2024年逐步释放产能,重点布局航空航天(C919机身减重部件)、半导体(中芯国际芯片载具)及医疗领域(心脏支架Ⅲ期临床),价格较进口产品低30%~40%。计划2025年新增500吨产能,拓展氢能储运涂层等新兴领域。 |
|
国外 |
威格斯 |
英国威格斯作为全球PEEK市场领导者,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是唯一掌握4,4'–二氟二苯甲酮(DFBP)从单体到聚合全链条合成工艺的企业。威格斯注重应用协同创新,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PEEK产品。其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高端或新兴领域市场份额较高,产品以高性能、高可靠性著称。如与空客(AirbusSAS)合作开发航空级PEEK–CF复合材料(拉伸强度≥220MPa);推出APTIVTM薄膜系列,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密封(耐温等级200℃/48h)。 |
索尔维 |
比利时索尔维是高温耐化学性材料方面的标杆,产品熔点>340℃,在石化装备、电子封装、工艺优化等领域具较强竞争力。索尔维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
|
赢创 |
德国赢创以低吸水性(<0.1%)和出色的机械性能为核心竞争力。赢创注重产品质量和工艺控制,产品吸水性低、生物相容性好、质量稳定可靠,临床应用广,在全球医疗植入物市场中拥有较高声誉及38%的高市场份额。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市场发展迅猛,在全球占比可观;主要生产企业各具优势,协同推动产业前行;产品端存在高端依赖进口、出口多为中低端的结构性矛盾。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等新兴产业崛起,全球与中国PEEK市场前景向好,但也面临技术壁垒、贸易政策等挑战,未来需从原料自主、技术创新、拓展应用等多方面推动产业发展。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醚醚酮(PEEK)行业市场规模为10.5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氟酮为PEEK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占总成本50%以上
氟酮(DFBP)在PEEK原料成本中占比过半,按照一般化学反应原理及行业生产经验计算,每生产1吨PEEK需要消耗约0.7-0.8吨氟酮单体,因此氟酮开始被市场大规模关注。PEEK材料生产成本中原材料主要包括氟酮(占比52%)、对苯二酚(占比16%)、二苯砜、碳酸钠等,其中氟酮的纯度、品质将直接影响PEEK材料的产品质量;二苯砜是生产过程中的溶剂,可以回收利用,耗用量较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DFBP上游——主要原材料为氟苯,氟苯的原材料又主要为NaNO2、无水氢氟酸、苯胺。氟苯本身易燃、有毒,因此受到各级政府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监管趋严影响,并且行业内有大量中小企业,因此行业内产能容易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氟苯的代表上市企业为:中欣氟材、新瀚新材、大洋生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国内DFBP原料的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30%提升至70%(新瀚新材、中欣氟材主导)。上游原料的自主化不仅降低约12%生产成本,提高国内PEEK产业自给率,也保障了产业供应链稳定性。同时,万华化学自研DFBP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上游原料产业自主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cy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