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且具有高级组织结构的器官,它的功能是防止细菌侵蚀和感染、保护人体、调节体温以及排泄体液等。皮肤可分为三层.即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层。在表皮层和真皮层中含有多种细胞,在表皮层中含有可分化形成角质层的角质细胞,真皮层中含有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出多种大分子物质如胶原、弹性蛋白、纤粘连蛋白、核心蛋白聚糖、肌腱蛋白、层粘连蛋白以及蛋白聚糖等,通过这些物质可以形成结缔组织的基底,赋予皮肤以很高的抗张强度。此外,成纤维细胞还可以分泌出某些细胞因子以调节皮肤的生理功能。在皮肤中,还有毛囊、汗腺、脂腺、神经、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管等众多附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人工皮肤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人工皮肤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制造的,具有类似人体皮肤结构和功能的替代物。它可以用于治疗大面积烧伤、慢性皮肤溃疡等皮肤损伤和疾病,也可在医学研究、药物测试等领域发挥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并尽可能模拟正常皮肤的生理功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人工皮肤分类
分类 |
介绍 |
|
按照来源和组成成分分类 |
天然材料人工皮肤 |
主要由天然生物材料制成,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壳聚糖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与人体组织较好地融合,减少排异反应。例如,胶原蛋白人工皮肤可以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促进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加速伤口愈合。 |
合成材料人工皮肤 |
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如硅橡胶、聚乳酸、聚氨酯等。合成材料人工皮肤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加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比如,硅橡胶人工皮肤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气性,可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
|
生物 - 合成材料复合人工皮肤 |
结合了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优点,通常是将天然材料作为基质,负载合成材料或细胞成分,以提高人工皮肤的性能。这种复合人工皮肤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例如,在胶原蛋白基质上复合聚乳酸纤维,可增强人工皮肤的力学性能,同时保持其生物活性。 |
|
按照功能和应用分类 |
暂时性人工皮肤 |
主要用于临时覆盖创面,起到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和水分散失的作用,为后续的植皮手术或伤口愈合创造条件。一般在伤口愈合后,暂时性人工皮肤会逐渐被降解或去除。常见的如猪皮、羊膜等生物敷料,以及一些合成的薄膜状人工皮肤。 |
永久性人工皮肤 |
旨在长期替代受损的皮肤组织,具有与正常皮肤相似的结构和功能。永久性人工皮肤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免疫原性,能够与周围组织整合,实现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目前,完全意义上的永久性人工皮肤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但一些含有细胞成分的复合人工皮肤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
功能性人工皮肤 |
除了基本的覆盖和保护功能外,还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促进细胞生长、调节免疫反应、释放药物等。例如,含有生长因子的人工皮肤可以刺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伤口愈合;具有抗菌功能的人工皮肤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发展规模
1、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人工皮肤行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尽管起步较晚,但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增强的技术实力,国内企业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医疗、美容等领域,人工皮肤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我国人工皮肤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6.7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随着国内人工皮肤下游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人工皮肤行业供应规模也不断扩大,2024年我国人工皮肤行业产量达到1163.4万张。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人工皮肤行业是指以生物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为基础,通过仿生学原理,研发出具有皮肤结构和功能的人造皮肤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美容、防护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人工皮肤在烧伤治疗、整形美容、康复护理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2024年我国人工皮肤行业需求量达到1384.99万张。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
1、不同适应症市场
(1)烧伤
医用人工皮肤是利用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体外使用的皮肤替代、修复组织,在治疗烧伤、烫伤方面应用较多。现有的医用人工皮肤在附着在烧伤皮肤后,主要使用药物或人体的自愈能力使细胞生长、恢复。2024年中国烧伤领域人工皮肤市场规模约为31.43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创伤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皮肤受损的情况,其中,创伤、烧伤和烫伤尤为常见。为预防感染、促进和加快伤口愈合临床上会在人体表面贴敷人工皮肤。2024年中国创伤领域人工皮肤市场规模约为26.29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糖尿病溃疡
糖尿病足创面的治疗费用高、耗时长,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负担,同时也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目前,对于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方法有生长因子、负压伤口引流、超声治疗、蛆虫疗法、光疗、局部清创处理、人工皮替代品、高压氧疗法,治疗效果有所改善;然而仍有极多数患者由于治疗方法局限导致截肢,从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极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临床医生在处理糖尿病足时的关注点由被动治疗逐渐向早期干预并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而转变。
糖尿病足创面之所以难愈合,是由于创面处的生长因子含量低与活性差,导致无法有效激活修复特征细胞,阻碍细胞增殖、分化与迁移,抑制肉芽组织形成和创面微循环重建,中断创面正常愈合的进程。含有分布均匀、广泛生长因子,具有强的抗菌抗炎能力与促进创面组织愈合再生的潜能,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2024年中国糖尿病溃疡领域人工皮肤市场规模约为18.8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不同类型产品市场
(1)生物活性人工皮肤
随着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的进步,新型生物材料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在人工皮肤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有助于提升人工皮肤的性能和安全性。2024年中国生物活性人工皮肤市场规模约为55.79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纳米复合人工皮肤
通过将纳米材料引入人工皮肤,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导电性、传感性等。纳米复合材料的引入可以使人工皮肤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而纳米传感器则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反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2024年中国纳米复合人工皮肤市场规模约为12.94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高分子人工皮肤
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人工皮肤实现再生和修复功能,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已从生物高分子材料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中制造出了多种人造皮肤。2024年中国高分子人工皮肤市场规模约为13.81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情况
我国人工皮肤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激烈化的特点。在市场领导者方面,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能够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人工皮肤产品。
在市场跟随者方面,众多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通过专注于细分市场或提供差异化产品来参与竞争。这些企业往往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或服务优化来吸引客户。此外,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涉足人工皮肤领域,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多元化。
在市场竞争策略上,企业们主要围绕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渠道建设等方面展开竞争。产品创新方面,企业不断研发新型材料和技术,提升产品性能和功能;品牌建设方面,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拓展方面,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渠道建设方面,构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提高客户满意度。(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