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走向深海化 柔性直流传输让海底电缆受益

我国海上风电进度逐渐放缓,政策导向逐渐往深海化发展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3GW,近年来收到多方面影响,海上风电新增进度不是很理想。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3GW,近年来收到多方面影响,海上风电新增进度不是很理想。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事实上,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发展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海洋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中间涉及环节包括核准、用海、外部因素、航道、环评等审批。海风是新能源发展、GDP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地方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积极支持,但也需要考虑港口贸易、渔业、环境等问题与海风发展的利益冲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2022年起海上风电告别国家补贴,尽管部分地区出台了“省补”政策,但补贴力度较小。海上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一直依靠补贴,全产业链应为“平价上网”而努力。实现“平价上网”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投资端成本下降(产业链降本),二是发电效率提升(提升风电场等效发电小时数)。

产业链降本,风机招标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下降。以国补退坡后的首批招标为例,2021年11月,浙江680MW海风项目开标,中广核象山单台风机(8MW)中标价格约3064万元,单KW中标价格约3830元;2024年7月,马祖岛外3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开标,单KW中标价格约3000元。从新项目招标结果来看,风机单KW中标价约较2020年中标均价下降40%-50%。此外,塔筒/桩基、海缆、轴承等配件也为产业链降本而做出了相应贡献。

提升发电小时数,风机大型化叠加海上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将有效提升等效发电小时数。2023年招标项目已经逐步出现12MW、14MW机型。相较于之前的4-6MW机型已出现明显提升,从风资源来看,远海风资源优于近海,从江苏海域风速数据来看,其近海100米高度平均风速超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目前江苏近海风场的等效发电小时数约3000-3300小时,通过风机升级以及风电场往深远海发展,等效发电小时数有望提升至3600小时或以上,这将带来度电成本的迅速下降。据测算,在广东、福建等风力资源较好区域,已经具备平价上网条件。

为落实中央“3060”政策,各省在制定十四五能源规划时候,纷纷提高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占比,沿海各省,因地制宜,提出海上风电装机发展目标。

主要省市海上风电重要政策文件

省市 文件名 规划内容
江苏 《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到2025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28GW以上,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15GW以上。
广东 《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7GW。
山东 《关于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能源保障网建设行动计划》 探索推进海上风电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2022年,海上风电开工5GW,建成2GW左右。到2025年,开工12GW,建成8GW;到2030年,建成35GW。
海南 《海南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海南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海南省上风电项目招商(竞争性配置)方案》 海南省“十四五”期间规划11个场址作为近期重点项目,总开发容量为12.30GW。
上海 《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近海风电重点推进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风电开发,探索实施深远海域和陆上分散式风电示范试点,力争新增规模1.80GW。
浙江 《关于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到2025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6.41GW以上,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55GW以上,力争达到5GW。在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海域,打造3个以上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广西 《广西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装机17.97GW,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GW。
福建 《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十四五”期间增加并网装机4.1GW,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规模约10.3GW,力争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工4.8GW。
辽宁 《辽宁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十四五”风电、光伏重点项目中,风电一期工程(续建)1.5GW;二期工程(辽西北及等容量替代)3.3GW;三期工程13.60GW左右。
天津 《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科学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加快推进远海0.9GW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我国近海水深5—50m范围内,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500GW,深远海风能资源可开发量是近海的3-4倍,风电走向深远海是必由之路。但是,目前相关部门针对深远海风电开发还没有明确政策与具体的规划文件(市场曾预期《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出台),若《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出台,将有助于推动海上风电在国管海域的开发。

目前,上海、广西、福建、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均对深远海提出了规划,其中上海4.3GW已开启竞配,广西6.5GW竞配发布招标公告。

海上风电深海化发展大势所趋,海底电缆环节率先受益

海上风电往深远海发展将是趋势,深远海受航道、渔业的影响更小。随着海上风电发展的推进,风电场离岸距离越来越远,这将带来送出方式的变化,将由当前主流的交流送出往直流送出切换。例如广东青州5/7将使用柔性直流送出的方式。

交流输电方式多适用于海上风电小规模、近距离输送。交流输电方式具备技术方案成熟度高、近海输送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工程运行经验丰富等优点。但长距离输送电缆的电容效应明显、无功电压补偿控制难度大、过电压问题更突出,在无高抗补偿情况下,有功功率在线路长度超过60km情况下便急剧下降。

柔性直流送出方式的优点主要包括: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数量更少,海域资源占用较少;汇集输送具有灵活、可扩展性好;有功无功解耦,电压控制更为简单,无功补偿需求小。但当前来看造价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工程运行经验较少。柔性直流送出将是大规模、远距离海上风电场的首要选择。

在当前投资成本下,柔直送出方案在风电场离岸距离100km以上时,更具备经济优势。在测算中成本项主要考虑送出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送出系统的后续运维成本以及线损。从测算来看,与高压交流送出系统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前期投资更大,需要同时设置海上和陆上换流站,当前换流站建设成本在800-1300元/kw,但是其运维及损耗费用更低。考虑海上风电场大小为1GW场景,对比500kV柔直与500kV高压送出系统的经济性,在离岸距离超过100km时,选择柔性直流送出经济性更好,预计未来随着换流站成本的下降,柔性直流送出的经济性优势将进一步强化。

在当前投资成本下,柔直送出方案在风电场离岸距离100km以上时,更具备经济优势。在测算中成本项主要考虑送出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送出系统的后续运维成本以及线损。从测算来看,与高压交流送出系统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前期投资更大,需要同时设置海上和陆上换流站,当前换流站建设成本在800-1300元/kw,但是其运维及损耗费用更低。考虑海上风电场大小为1GW场景,对比500kV柔直与500kV高压送出系统的经济性,在离岸距离超过100km时,选择柔性直流送出经济性更好,预计未来随着换流站成本的下降,柔性直流送出的经济性优势将进一步强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上风电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上游配件及材料(叶片、塔筒、轴承、齿轮箱、电控系统等),中游风电主机、海底电缆及海上风电施工,下游海上风电运营等。从资本开支构成来看,风电主机及塔筒、建设安装、海底电缆(站内海缆+送出海缆)、相关电气设备(升压站、换流站、集控站)、其它(海地使用费、利息等)。

海上风电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上游配件及材料(叶片、塔筒、轴承、齿轮箱、电控系统等),中游风电主机、海底电缆及海上风电施工,下游海上风电运营等。从资本开支构成来看,风电主机及塔筒、建设安装、海底电缆(站内海缆+送出海缆)、相关电气设备(升压站、换流站、集控站)、其它(海地使用费、利息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海缆用量随之增加,在海上风电场总投资下降的背景下,海缆有望成为为数不多单GW投资金额增加的环节之一。例如2020年海风项目海缆单GW投资额在10-15亿元左右(近海),2023年部分项目海缆投资额达到15-25亿元(离岸距离较远的项目)。

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海缆用量随之增加,在海上风电场总投资下降的背景下,海缆有望成为为数不多单GW投资金额增加的环节之一。例如2020年海风项目海缆单GW投资额在10-15亿元左右(近海),2023年部分项目海缆投资额达到15-25亿元(离岸距离较远的项目)。

资料来源:北极星,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海缆行业进入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较好。

(1)海底电缆的防腐蚀能力、机械强度、绝缘工艺、生产难度较陆地电缆要求更高。海缆在结构上更为复杂,如加入多层阻水物质来纵向、径向防水,额外使用钢、铜或合金丝铠装来增加其机械强度和防腐蚀能力等。

(2)海底电缆需要连续大长度生产,对工艺等要求高,且电压等级不断升高,具有很高门槛。海缆在制造时需要尽可能实现单根无接头电缆的大长度生产,一次性生产长度可达几十公里,对制造的稳定性和生产装备的工艺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单根电缆长度不能满足需求,海底电缆之间还需要软接头进行连接,而海底电缆软接头对生产安装环境要求苛刻,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3)生产海底电缆需要良好的码头岸线及泊位资源。单根海底电缆的长度通常在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不等,重量在几百至几千吨不等。由于海底电缆直径粗、重量大、长度长等特点,并不适宜陆上运输,通常是在海缆工厂完成生产之后直接通过轮船运往施工地点进行敷设,这就要求海缆厂要拥有具备独立泊位的码头。目前来看,主流的海缆厂均在长江沿线、海岸线上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具备较好海缆生产条件的码头资源较为紧缺,因此扩产能相对不容易。

(4)业主方非常看重海底电缆供应商的历史项目经验,叠加海底电缆向着更高电压、更大长度方向发展,目前市场的领先供应商先发优势明显。海底电缆大部分用于重大工程,为首要保障产品质量及稳定性,客户在评估潜在供应商时会将品牌及历史业绩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而新进入者因为缺乏项目交付经验,很难撼动行业巨头的地位,因此行业呈现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

海底电缆行业国际及国内参与者较少。国际海缆企业起步相对较早,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产品具有品类丰富、技术路径广、稳定性好、价格较高等特点,曾占据我国海缆市场的主要份额,主要厂商包括普睿司曼(意大利)、耐克森(法国)、LS电缆(韩国)、住友电工(日本)。

在国内市场,具备实际交付能力的海缆厂商主要包括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宝胜股份、起帆电缆、万达电缆等。但当前能够批量交付330kV及以上海底电缆的厂商较少,以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等头部厂商为主。(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电力侧需求规模巨大 目前已形成完全市场化竞争格局

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电力侧需求规模巨大 目前已形成完全市场化竞争格局

受益国家政策推动,2019年我国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达225.6亿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推动智能变电站渗透进一步上升,2020年以来随着充电桩等领域需求的増长,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保持稳步上升,到2023年超过312.4亿元。

2024年11月25日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已经过了高增速增长的时代。虽然我国用电量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速,但是以水电、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更为高速,使得我国火力发电增长压力较小,行业发展基本进入了平稳的区间,市场规模增长也较为缓慢。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961亿元,总体维持平稳的态势。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走向深海化 柔性直流传输让海底电缆受益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走向深海化 柔性直流传输让海底电缆受益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3GW,近年来收到多方面影响,海上风电新增进度不是很理想。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处新能源转型期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将成未来发展重点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处新能源转型期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将成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宏观政策、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影响,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发电量庞大伴随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进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19%

2024年09月18日
我国风电行业:已成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市场 相关企业正不断寻求技术突破

我国风电行业:已成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市场 相关企业正不断寻求技术突破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发展风力发电的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对风力等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也让风电行业快速发展。2023年,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134万千瓦。

2024年07月23日
我国永磁同步电机行业:高性能磁材推升成本 下游旺盛需求带动市场进一步放量

我国永磁同步电机行业:高性能磁材推升成本 下游旺盛需求带动市场进一步放量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永磁电机生产基地,国内部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永磁电机产量达到了41.49亿台。估计2022年中国永磁电机产量将在43.28亿台左右。

2024年03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