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修行业相关政策 促进家庭装修消费

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

我国装修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装修服务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装修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我国装修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9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促进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20172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20179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装修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推进绿色生态小区建设。

2020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鼓励有需要的居民结合小区改造进行户内改造或装饰装修、家电更新。

2020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

落实财政、金融等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非全日制劳动者较为集中的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行业提质扩容。

20212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推动汽修、装修装饰等行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

20213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有序引导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材,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深入推动农业领域应用和有价组分提取,加强大掺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应用推广。

20216月

商务部等12部门

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

鼓励第三方机构为社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数字化转型、信息咨询、装修设计、营销策划、经营分析等专业服务。

20211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倡导绿色装修,鼓励选用绿色建材、家具、家电。

2022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装修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装修行业的发展,比如江西省发布的《江西省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层面已出台的减税降费、用能用地、房屋租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优化和简化对商贸企业装修等事项审批,进一步放宽户外促销、户外广告设置等限制。

 

部分省市装修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江西省

20225月

江西省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层面已出台的减税降费、用能用地、房屋租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优化和简化对商贸企业装修等事项审批,进一步放宽户外促销、户外广告设置等限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19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推动汽修、装修装饰等行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

河南省

20222月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完善供水、供电、燃气、公交、通信等市政设施,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住宅成品装修和绿色建造水平,推进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化。

云南省

20223月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倡导绿色装修,鼓励选用绿色建材、家具、家电。

海南省

202210

海南省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

严格落实国家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等规定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装配式内装修,推广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和施工周转工具。

重庆市

20228月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

推动工业化装修技术应用,发展成品住宅;推进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在绿色建筑中推广成熟装配式技术应用,通过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推动实施绿色建造。

河北省

20223月

河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鼓励新建住宅建设单位直接向使用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城市建设改造中,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装配式装修,有序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混凝土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服务保障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混凝土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服务保障体系

混凝土(Concrete),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节能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先进高效电梯等设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节能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先进高效电梯等设备

为推动节能电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适老住宅建设,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材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绿色建材采购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材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绿色建材采购管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全面推动能源消费绿色替代。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强化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发展,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探索绿氢炼化、氢冶炼。

2025年03月19日
加快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附我国及各省份低碳水泥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加快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附我国及各省份低碳水泥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低碳水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低碳排放原材料、新型矿物掺合料、配方技术和能源消耗等措施生产的水泥,其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白水泥行业相关政策:推进水泥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白水泥行业相关政策:推进水泥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白水泥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9月上海市发布的《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完成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燃油锅炉、窑炉清洁化改造,新建、扩建锅炉炉窑原则上使用电或其他清洁能源。

2025年02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吊顶行业相关政策:优先选用绿色建材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吊顶行业相关政策:优先选用绿色建材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集成吊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集成吊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8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推行全装修住宅,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墙体保温材料轻型化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墙体保温材料轻型化

为推动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基础原材料制品化、墙体保温材料轻型化和装饰装修材料装配化。

2024年12月25日
制定陶瓷砖质量分级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建筑陶瓷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制定陶瓷砖质量分级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建筑陶瓷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推动建筑陶瓷低碳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完善能源、矿石、建材、粮食等大宗物资运输服务保障体系,依托主要港口、重要口岸、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一批大宗散货混配和接卸中转基地。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