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在下一代通信技术竞争中已占据显著优势,截至2025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量在全球占比达到40.3%,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也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相关专利占比高达6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进入收获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韩举科对此评价称,专利优势是中国长期深耕的必然结果,将为中国在即将到来的6G标准制定和未来产业化进程中赢得重要话语权。他指出,成果背后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创新的前瞻布局,正共同推动产业化全面提速。
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为6G技术的研发与未来商用铺平了道路。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已达6.84亿户,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高达11.18亿户。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截至2025年6月我国通信领域情况
| / | 数据 |
|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 | 6.84亿户 |
| 累计建成5G基站 | 455万个 |
| 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 | 11.18亿户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全球范围的6G技术竞赛已全面打响,研发进入关键突破期。根据IMT-2030推进组的规划,中国计划在2025年完成6G愿景与需求研究,并目标于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部署。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柏斯维强调,6G专利领先是中国从通信大国迈向通信强国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从技术标准到产业落地,中国都将拥有更多主导权。
我国6G产业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近期频频披露其在6G关键技术领域的布局与进展。当前,产学研各方的研发力量主要聚焦于太赫兹通信、空天地一体化、智能超表面等核心方向。
通信设备商中兴通讯透露,公司在通感算一体、智能超材料、6G网络架构等领域已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并表示未来几年将与业界伙伴深化6G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刘光毅也表示,中国移动已启动6G网络架构设计,开展潜在关键技术研究,并规划在2026年后逐步推进技术标准化和试验网建设。
此外,如广脉科技、广电计量、思特奇等产业链相关企业也纷纷表示,正紧密跟进5G-A演进,积极投入6G、NTN(非地面网络)、星地直连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能力建设,为未来竞争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6G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