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03时4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再次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将吉利星座第五轨卫星发射升空,所有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吉利星座由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建设和运营,是我国完全由民营企业自主建设和运营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继2022年至2024年已完成三轨道面部署后,通过今年第四、第五轨卫星的2次连续成功部署,加上在轨试验星,时空道宇累计在轨卫星数量已达52颗,显著加快了星座组网进程。星座建成后,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物联网通信服务,实现除南北极外地表任意位置的实时无缝数据传输,为国家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吉利星座外,还有早期的天启星座,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主导,是国内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低轨物联网星座。2018年首星发射,至今已成功部署二十余颗卫星,是目前在轨数量最多、运营最成熟的民营物联网星座,并且计划由38颗卫星组成(最新规划可能更大),实现全球覆盖。
我国民营低轨卫星物联网企业星座对比情况
星座名称 |
主导企业 |
规划规模 |
当前进展(截至2024年初) |
技术/应用特点 |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 |
时空道宇(吉利) |
240颗 |
已发射2批共20颗,组网进行中 |
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深度服务智能出行 |
天启星座 |
国电高科 |
38颗+ |
已发射二十余颗,已商用运营 |
专注物联网,在轨数量最多,应用案例丰富 |
“翔云”星座 |
欧科微航天 |
未明确总数 |
首批组网星已发射,组网开始 |
通信遥感一体化,侧重行业解决方案 |
(原灵鹊星座) |
九天微星 |
曾规划数百颗 |
战略调整,侧重技术验证与卫星制造 |
早期以遥感为主,现转为综合航天技术企业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传统地面通信骨干网在海洋、沙漠及山区偏远地区等苛刻环境下铺设难度大且运营成本高,通过部署传统通信骨干网络在互联网渗透率低的区域进行延伸普及存在现实障碍。目前,地球上超过70%的地理空间,涉及30亿人口未能实现互联网覆盖。
随着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不断成熟,卫星物联网正逐步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尤其在海洋、沙漠、山区等传统通信网络难以覆盖的区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在交通物流领域,可提升全球跨境运输的全程追踪能力;在应急救援中,确保自然灾害和极端环境下的通信畅通。
低轨卫星物联网通信核心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可见,吉利星座持续推进,正为我国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提供系统化、规模化的建设样本,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航天创新体系。(WY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低轨卫星物联网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