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针对3至14岁儿童使用的智能手表,从电池安全、网络安全、防沉迷、付费管控等多维度提出严格技术要求,其中明确禁止预置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标准将儿童智能手表定义为“供3周岁及以上,14周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手表,具备信息处理如通话、定位等功能,且满足儿童特定需求的儿童手表”,要求从三方面筑牢安全防线:
儿童手表三方面筑牢安全防线
方面 | 相关内容 |
信息安全 | 需建立应用程序安全管理机制,防范恶意程序预置或安装; |
数据与隐私保护 | 禁止默认开放麦克风、摄像头、定位等权限,须单独制定儿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公示; |
内容安全 | 须搭建“儿童专属内容池”,明确禁用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防止不适宜内容传播。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针对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技术,标准要求设备必须允许用户注销该功能,并具备“防假体攻击检测”能力,如通过活体检测等技术防止照片、视频等伪造手段破解身份验证。
该标准编制说明指出,当前儿童手表存在非法窃听、信息泄露等隐患,部分产品甚至因“付费陷阱”或不良内容引发投诉。新标准旨在填补行业空白,通过强制性要求规范市场,保障儿童使用安全。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儿童手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