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现超亿吨资源量! 我国锰矿行业自给率将提升 利好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发展

11月3日晚间,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日,该所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在湖南省永州市水埠头矿区钻探作业中找到锰矿资源,据初步估算,该矿区的碳酸锰整体资源量有望超过1亿吨。

我国锰矿资源稀缺,主要集中在云南、湖南等地,并且矿石品位较低,需从澳大利亚、加蓬、南非、缅甸等海外大量进口高品位锰矿。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常年锰矿进口量在200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锰矿进口量的70%;截止2024年1-8月,我国从南非锰矿进口量达172.7万吨,加纳进口量40.78万吨。而此次在湖南永州寻找锰矿取得重大突破,将大幅提高我国锰资源自给保障能力。

2024年中国锰矿进口(万吨)

国家/地区

1

2

3

4

5

6

7

8

南非

144.99

111.92

106.49

114.51

122.15

121.85

142.07

172.7

澳大利亚

44.98

48.83

35.65

21.3

8.88

4.91

8.41

9.13

加蓬

46.45

46.67

29.29

32.26

44.57

15.24

34.14

9.71

加纳

26.83

9.67

40.22

36.07

48.11

60.77

20.21

40.78

巴西

10.15

4.36

0.31

0.54

0.31

0.58

0.79

0.55

科特

4.61

-

-

6.58

8.42

1.15

8.27

10.68

缅甸

4.35

2.39

1.77

2.62

6.24

7.16

10.88

10.48

总计

283.55

229.94

215.91

214.42

244.09

214.37

229.37

261.1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这一次发现的亿吨级锰矿资源,不仅有利于提升锰矿资源自给率,也将对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先进储能、智能电网等下游市场构成利好。根据相关资料可知,近几年以磷酸锰铁锂电池为代表的多种锰基电池不断迭代升级,在加工性能、电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取得新突破,成为多家上市公司争相布局的领域。

例如,2023年4月,四川路桥子公司四川蜀道与北京当升成立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磷酸(锰)铁锂产业基地项目,首期项目计划建成年产12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总建设周期为35个月,建设后,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都可以生产;容百科技表示,与韩国电池制造商SKOn围绕磷酸锰铁锂正极领域达成合作;国轩高科表示,已申请改性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等专利,产品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磷酸锰铁锂赛道布局的企业

企业名称

布局概况

德方纳米

1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已经于2023年一季度投产,产能爬坡和产品的测试指标通过了下游客户的验证,从当前的验证结果来看,德方的磷酸锰铁锂在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上具有突出优势。

欣旺达

20233月,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磷酸锰铁锂电芯产品能量密度可达到235Wh/kg

湖南裕能

20235月,湖南裕能在云南基地筹备磷酸锰铁锂的生产线项目,预计会分多期建设。湖南裕能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磷酸锰铁锂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正在积极推进客户认证中,在云南基地进行了项目布局,其产线可与磷酸铁锂产线柔性切换,有利于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当升科技

20234月,四川路桥子公司四川蜀道与北京当升成立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磷酸(锰)铁锂产业基地项目,首期项目计划建成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总建设周期为35个月。建设后,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都可以生产。

宁德时代力泰锂能

德时代力泰锂能现有年产2000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并计划新建年产3000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

容百科技斯科兰德

已收购磷酸锰铁锂生产商斯科兰德部分股权,公司目标2025年,磷酸锰铁锂材料产能30万吨。

天奈锦城

20236月,天奈锦城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开工,主要产品为磷酸锰铁锂。项目由天奈科技牵头,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国成矿业三方共同投资,将分两期建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低成本、高电压逐渐成为我国电池正极材料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电网领域对锰资源需求量将有增无减,提升国内锰矿资源自给率正当其时。而本次湖南永州锰矿资源的重大发现,将利好我国锰矿行业长期发展。(WY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锰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