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7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年底,长江流域总体水质保持优良,干流水质保持类;长江经济带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以上,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经过3年攻坚,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截至2020年年底,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6.7%,较2016年提高14.4个百分点,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类水质,明确需消灭的劣类国控断面已实现动态清零,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以有效遏制或解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2021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把长江保护修复列入八大标志性战役,要求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为此,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充分衔接《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了《行动方案》,提出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悉,《行动方案》聚焦持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着力提升水资源保障程度、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管控格局四大攻坚任务,提出了28项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污染治理、强化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磷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锰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尾矿库污染治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全面实施十年禁渔、巩固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切实保障基本生态流量(水位)、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完善污染源管理体系、防范化解沿江环境风险、引导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行动方案》汇聚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30家单位多方力量,形成长江大保护工作合力。各部门立足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合力攻坚,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各项任务。主要特点包括:

 

一是持续开展重点专项行动,巩固“十三五”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成效。《行动方案》秉承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思路,总结“十三五”时期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巩固攻坚成效,提出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治理,以及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污染治理;加强磷污染综合治理及巩固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等,深化长江“三磷”排查整治工作,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监管,对磷矿、磷肥生产集中的省份,制定更加严格的总磷排放管控要求;进一步巩固深化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效,完成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回头看”,推动限期退出类电站按要求完成退出。

 

二是聚焦重点问题深入攻坚,力争在若干难点和关键问题上实现突破。《行动方案》鼓励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力争在水生态环境保护若干难点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提出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选择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湖泊和水库等具有代表性的水体,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制定评分细则。加强重要湖泊蓝藻水华防控,开展太湖、丹江口、洞庭湖、鄱阳湖、洱海、洪湖等重要湖库综合治理。开展河湖水生植被恢复、氮磷通量监测等试点,分清行政区域责任,着力突破面源污染防治瓶颈。

 

三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行动方案》围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污染源管理体系、防范化解沿江环境风险、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科技支撑、强化法治与标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完善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支持长江流域上下游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专项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引导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17部门联合部署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3年中国五一旅游消费市场显著回升 黄金行业销售业绩亮眼

2023年中国五一旅游消费市场显著回升 黄金行业销售业绩亮眼

根据携程发布的五一出游报告显示,“五一”期间用户平均出游半径较 2022 年同期增长 25%,其中飞机出行平均距离为 1638km,达到4年来巅峰,基本恢复至 2019 年同期水平。“高铁游”出行距离同样大幅提升,用户单程平均出行 389km,恢复至 2019 年八成水平。

2023年05月12日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有望促进环境咨询、环境监测、检测等相关行业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有望促进环境咨询、环境监测、检测等相关行业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南指出: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实现标准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

2023年05月11日
山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修订稿)》征求意见 我国生态环境修复、有机基质原料行业有望得到关注

山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修订稿)》征求意见 我国生态环境修复、有机基质原料行业有望得到关注

山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 年,着力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争上游,干流水质超过黄河流域平均水平,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国家任务要求,流域内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2023年05月11日
近日我国环境治理产业相关动态 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措施

近日我国环境治理产业相关动态 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措施

2022 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收总额达2.22 万亿元。2023 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 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 亿元、增加20 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安排1,091 亿元、增加99 亿元,生态环保产业需求持续释放,污染防治攻坚战、双碳战略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2023年05月11日
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多地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超千亿元

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多地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超千亿元

4月21日,江苏省常熟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常熟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的通知》,从5月开始对常熟市在编公务员(含参公人员)、事业人员、各级国资单位人员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此消息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2023年04月27日
2023年一季度全国印花税同比下降32.5%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52.8%

2023年一季度全国印花税同比下降32.5%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52.8%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03亿元,同比下降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4738亿元,同比增长5%。全国税收收入51707亿元,同比下降1.4%;非税收入10634亿元,同比增长10.9%。

2023年04月27日
2023年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 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 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1—3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297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6%,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3年04月27日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1515万人 大学及以上学历占64.7%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1515万人 大学及以上学历占64.7%

2023年一季度,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5768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3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24.4%。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3127亿元,执行额2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22.7%。

2023年04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