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今年上半年集装箱行业整体回归理性 各沿海港口重点发展海铁联运

受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持续旺盛、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境外物流供应链梗阻、部分国家港口严重拥堵以及苏伊士运河堵航等影响,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运力供需失衡,集装箱船舶运力紧张、海运物流供应链多个环节价格高涨成为全球普遍现象。

不过,延续了15个月的上涨行情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出现回落。尤其是去年9月中旬,因电力紧张导致大量工厂限制用电,加上高涨的海运运价迫使外贸企业减少出货,集装箱出口货量涨幅从高点回落,业内焦虑的“一箱难求”率先缓解,“一舱难求”也趋于缓和。

多数集装箱产业上下游企业都对今年市场做出了谨慎乐观的预期,判断今年不会再出现去年的场景,将进入一个调整期。

行业回归理性发展

“我国集装箱国际运输市场在2021年出现了历史纪录的‘天花板’,经历了订单暴增、价格高涨、供不应求的极端局面。”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解释说,所谓“天花板”现象,就是过去十年没有出现,后面十年也很难再现。

不过,这样的疯狂势头已经得到了遏制。“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箱难求’情况基本得到缓解。”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会长黄田化在2022年上半年集装箱行业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集装箱生产量约为162万标准集装箱,同比下降40.9%,行业整体回归理性,回到历史正常水平。

集装箱行业恢复正常与交通运输恢复正常密切相关。上半年,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俄乌冲突影响背景下,我国多式联运经受住了考验,海铁联运持续增长,中欧班列快速恢复,为保障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上半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亿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3%;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500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6.1%。

“总的来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随着物流保通保畅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交通运输上半年主要指标在经历4月份短暂波动后逐步恢复,特别是货运量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交通投资、快递业务量总体回归正常发展轨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舒驰说。

“从中长期来看,预计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将从中高速增长逐步放缓,港口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谢刚表示。

海铁联运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总量为75.8亿吨,同比下降0.8%,外贸货物吞吐量为22.7亿吨,同比下降3.7%。

一季度,港口集装箱运输受到春节传统淡季和疫情影响,运价开始回落,增速普遍放缓,外贸集装箱舱位出现空余。各大沿海港口企业均表示,疫情下,公路集疏运严重受阻,总体运输成本明显增加,供应链不畅带来工厂出货减少,集装箱卡车进出港受限,集装箱箱源紧张,船公司临时改变航线,以及各地防疫政策的差异对港口生产组织带来巨大挑战。5月份开始,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各大港口海铁联运业务快速恢复,不仅弥补了一季度的损失,多数港口同比增长明显。

“与港口货物吞吐量下滑形成对比的是,上半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海铁联运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李牧原指出,沿海港口上半年海铁联运量同比增幅的平均值接近20%。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几个港口也在海铁联运上取得逆势增长,如上海港、盐田港、大连港、广州港海铁联运量均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对沿海11个海铁联运主力港口的统计,沿海主要港口完成海铁联运421.7万标准集装箱,海铁联运占港口集疏运比例普遍增长,最高达到23.6%。

“多地港口受疫情影响,虽然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放缓或同比保持基本平衡,但海铁联运同比增速大多超过两位数。”李牧原表示,疫情影响了公路集疏运,铁路集疏运的优势就凸显出来,这再次证明多式联运对我国物流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

2021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今年上半年,各沿海港口纷纷把海铁联运作为港口升级发展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抓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欧班列显现韧性

日前,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中欧班列(重庆)开行突破1万列,意味着中欧班列已成为中国与欧洲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标志着中欧班列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取得新进展。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990列、发送货物86.9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分别增长3%、4%。其中7月份开行1517列、发送货物1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12%,均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下,集装箱行业除了努力保证港口运输效率、拓展铁海联运外,还积极通过越来越成熟的中欧班列,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今年上半年低谷时期,中欧班列仍维持在1100列以上,是近3年来的较高水平。5月份、6月份开始重新站上1300列以上的历史高位,7月份继续恢复增长,创历史新高,开行班列超1517列,集装箱运量环比增长达到14.9%。”李牧原介绍。

中欧班列平台和运营企业普遍表示,“五一”假期后中欧班列货量逐渐回升,目前市场总需求已基本恢复。4月份至5月份,欧洲港口的拥堵也促使部分流失客户回归中欧班列。

“我们可以看到,俄乌冲突对中欧班列的影响正在逐步降低,中欧班列的韧性开始显现。中欧班列作为我国国际物流通道的新兴市场,刚性需求越来越明确。”李牧原表示。

内容转自中国经济网:原标题——集装箱行业进入平稳增长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油气管网设施新规11月施行 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油气管网设施新规11月施行 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10月17日,为深化油气市场化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发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部门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21日
中国牵头启动全球首个智能出行隐私保护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牵头启动全球首个智能出行隐私保护国际标准制定

10月11日,从中国市场监管部门获悉,由中国牵头提出的《智能出行服务安全与隐私》国际标准提案,近日在国际网络安全标准组织成功立项。此举标志着全球首个专门聚焦智能出行服务领域的隐私与安全保护国际标准正式进入制定阶段,对全球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5年10月14日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9月26日,在第17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发布了《物流企业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此项标准是我国物流领域的首个企业数字化国家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标志着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28日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9月23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表示,面向“十五五”,交通运输部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目前,《“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已制定完成,即将发布施行。

2025年09月25日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9月15日,为规范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完善运输许可与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15日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起草了三份重要文件,拟对食用植物油、调味品、酒类等五类重点液态食品的道路散装运输实施准入许可与全程联单管理制度。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制定专项监管规定,旨在严防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风险,保障食品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8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09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