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密集度已达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但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在自动化升级与“机器换人”的大潮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已从2021年的93.11万台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136.60万台。与此同时,应用场景从传统汽车、3C制造向光伏、锂电等新兴领域的快速渗透,持续创造着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1、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壁垒最高、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其中,减速器是技术壁垒最高、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约占工业机器人总成本的35%。减速器的作用是精确传递动力、调节转速、放大扭矩,保证机器人动作的精确、平稳与可靠。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精度、负载能力和寿命。
工业机器人主要使用的精密减速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机器人安装量遥遥领先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机器人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界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均将机器人作为抢占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和焦点,加紧谋划布局。随着技术研发加速升级和下游场景的深入拓展,机器人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2019-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由138亿美元提升至17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1%,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210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区域分布来看,在地域分布上,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重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已实现了精密减速器、伺服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完全自主化生产,中国、韩国等国家在加紧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根据数据,2023年,亚太地区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约38.2万台,占全球总量高达70.61%,远超欧洲(9.2万台,17.01%)与美洲(5.5万台,10.17%)。具体来看,2023年亚太地区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前三甲分别为中国(27.63万台),日本(4.61万台)及韩国(3.14万台),其中中国占全球的51%,几乎是第二名日本的六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机器人作为关键装备引领我国产业升级,工业机器人销量及销售额整体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加速转向高质量发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迫切需求。机器人作为技术集成与关键装备,以其高效、稳定、精准的生产特性,成为引领数字化发展与智能化升级、孕育新业态的重要力量。“十三五”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通过创新与应用,实现了规模的迅速增长。根据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万套),同比增长14.2%;销量约30万台(万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470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162台/万人)的近3倍,但相对韩国(1012台/万人)、新加坡(770台/万人)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和增长空间。因此,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得力助手,对于持续推动生产水平提高、生活品质提升,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发展空间大。
4、工业机器人需求释放,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需求规模增长迅速
在下游需求强劲拉动、政策支持、供应链安全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具体来看,一是,在“中国制造2025”、自动化升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持续增长,是减速器需求的直接动力;二是,除了传统的汽车、3C制造,工业机器人正迅速向光伏、锂电、半导体、物流、仓储、食品加工等领域渗透,创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三是,“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将包括减速器在内的核心零部件作为攻关重点,致力于提升国产化率和竞争力;四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下游机器人厂商(如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和系统集成商有强烈的动机培育和导入国产供应链,以降低对日系产品的依赖,保障交付安全和成本可控。
根据数据,2021-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从93.11万台增长至136.6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63%,其中增量需求从82.41万台增长至115.4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9%。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将受益其中,减速器作为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进程、助力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核心零部件,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