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XR设备发展推动全球硅基OLED需求迅速扩张 中国厂商正加速追赶日韩美企业

一、硅基OLED技术是目前唯一可同时应用于AR与VR行业的已量产显示技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硅基OLED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硅基OLED(MicroOLED)是一种在单晶硅片上制备主动发光型OLED器件的新型显示技术,可以实现普通OLED无法达到的像素密度(30OOPPI以上),且整体重量仅是LCD及OLED的十分之一,是最适用于近眼显示的微显示技术。

微显示技术是显示技术的重要分支,主要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如AR/VR)、车载显示及智能穿戴等领域,其核心特征包括微型化(对角线尺寸通常小于1英寸)、高分辨率(像素密度可达电脑屏幕10倍以上)及低功耗特性。‌

目前,微显示技术主要包括Fast-LCD、LCoS、硅基OLED、硅基LED这几类。其中,硅基OLED显示技术具有低功耗、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宽色域等特性,是目前唯一可同时应用于AR与VR行业的已量产显示技术。相对的,Fast-LCD屏和LCoS屏是被动发光技术,因背光源特性无法呈现纯黑,对比度差、颜色表现受限且功耗较高;硅基LED屏幕则因材料与工艺限制,难以实现全彩规模量产,导致同样无法满足XR设备的需求。

Fast-LCDLCoS、硅基OLED、硅基LED等技术的基本技术原理、关键技术指标对比情况如下表

项目 Fast-LCD LCoS 硅基OLED 硅基LED
基本介绍 Fast-LCD技术系基于LCD技术,通过在液晶层中施加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去向,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是LCD与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反射型新型显示技术 在单晶硅片上制备主动发光型OLED器件的新型显示技术 使用微小像素尺寸的LED发光单元组成显示阵列的显示技术
发光方式 被动式发光 被动式发光 主动式发光 主动式发光
显示尺寸 <2.56英寸 <1英寸 <2英寸 <0.2英寸
像素密度(PPI) 1000–1500 1500–2500 >15000(单色)5000(全彩) 5000–7000(单色)单片全彩未实现量产
响应速度 毫秒(1000微秒) 毫秒(1000微秒) 微秒 微秒
最大亮度(nit)(注) 1000(全彩) 5000(全彩) 20000(单色)10000(全彩) >20000(单色)单片全彩未实现量产
角分辨率(PPD) 约20 约30 30–85 约30
对比度 5000:1 1500:1 600000:1 100000:1
色域覆盖面积 >75% >72% >99% >99%
刷新率(Hz) 75–90 60–180 90–120 90–120
工作温度 0o–60° -10°–85° -30°–80° -30°–80°
主要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VR领域,受限于亮度、分辨率、体积、功耗等技术原因难以满足AR设备需求 受限于对比度、分辨率、功耗等因素难以应用VR或AR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子取景器、热像仪、夜视仪等专业应用场景 可同时应用于AR与VR领域,并应用于电子取景器、热像仪、夜视仪等专业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AR领域

注:一般情况下舒适入眼亮度范围一般为50nit-3000nit,现有主要微显示屏技术配合光学方案,能够满足人眼亮度需求。

资料来源: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二、受益于XR设备快速发展,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市场需求快速扩张

硅基OLED主要应用于XR领域(包含AR与VR)和传统专业领域(电子取景器与红外热像及夜视仪)。其中XR领域(包含AR与VR)占据了半壁江山。数据显示,2024年XR领域占据约硅基OLED下游应用市场份额的50.4%,预计到2030年XR市场将占据主导,占据市场份额的98.59%。因此,XR领域(包含AR与VR)发展对硅基OLED发展影响最大。

硅基OLED主要应用于XR领域(包含AR与VR)和传统专业领域(电子取景器与红外热像及夜视仪)。其中XR领域(包含AR与VR)占据了半壁江山。数据显示,2024年XR领域占据约硅基OLED下游应用市场份额的50.4%,预计到2030年XR市场将占据主导,占据市场份额的98.59%。因此,XR领域(包含AR与VR)发展对硅基OLED发展影响最大。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XR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一个虚实相生、人机交互的环境,将为人类带来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无缝交互的“沉浸式”体验。近年随着5G等通讯技术、AI技术及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程度地拓展了XR设备的应用场景。

当前,全球XR行业正处于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宽阶段,除了泛娱乐领域,也正逐渐渗透到办公、文旅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在办公方面,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项目评审、通过VR技术开展沉浸式培训、使用AR技术提供模型展示和知识辅助;文旅方面,VR技术可在文博场馆实现展品数字化展示与互动设计,AR技术可助力剧场和主题公园打造沉浸式演出与体验,同时与5G技术融合,支持游客与景区特色IP实时交互,开启虚实结合之旅;智能制造方面,XR技术可提供直观实时环境,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降低成本。此外,在设备维护和产品远程支持上,VR技术可为维护人员提供远程助力,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诸多应用场景使得全球XR行业未来空间广阔。预计到2030年,全球XR设备市场规模将在7000.4亿元,在2024-2030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7.3%。

诸多应用场景使得全球XR行业未来空间广阔。预计到2030年,全球XR设备市场规模将在7000.4亿元,在2024-2030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7.3%。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而随着XR设备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市场需求也在快速扩张,从而推动其出货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从154万块增长至637万块;销售额从4亿元增长至13亿元。预计2030年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39957万块,在2024-2030年期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9.4%;销售额将达到679亿元,在2024-2030年期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4.1%。

而随着XR设备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市场需求也在快速扩张,从而推动其出货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从154万块增长至637万块;销售额从4亿元增长至13亿元。预计2030年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39957万块,在2024-2030年期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9.4%;销售额将达到679亿元,在2024-2030年期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4.1%。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硅基OLED在车载显示、医疗显示等新兴领域的潜在应用拓展了其市场边界,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三、当前硅基OLED是AR市场主流显示技术,在VR市场正快速取代FastLCD

目前,硅基OLED微显示屏凭借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广视场角、低能耗等诸多性能优势以及良好的可量产性已逐渐成为XR设备主要方案。不过,从细分市场来看,XR行业主要由VR与AR构成,而这两者因不同的应用场景产生的需求差异,对硅基OLED微显示屏的性能要求存在显著不同。例如由于产品形态及应用场景不同,VR领域往往要求屏幕尺寸较大且对微显示屏分辨率、刷新率等方面要求更高,AR领域往往要求屏幕尺寸较小,且对微显示屏对比度、亮度、功耗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硅基OLED微显示屏在VR与AR市场中的应用程度也不一样,具体如下:

AR市场:AR可定义为“真实世界+数字化信息”,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及可视化技术产生虚拟世界,并将虚拟世界精准叠加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VR沉浸于虚拟世界,AR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增强用户在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信息获取。因此,AR设备对于微显示屏尺寸、重量、便携性、对比度、能耗等指标要求极高。而被动式发光的Fast-LCD、LCoS显示技术难以满足前述需求,目前硅基OLED与硅基LED被认为是最适用于AR产业的两种技术路线。其中由于硅基LED受限于难以全彩规模化量产、量产尺寸受限等问题,使得当前AR行业的微显示屏幕以硅基OLED为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应用硅基OLED屏幕的AR设备2024年出货量约99.9万台,占AR设备总量的比例达到80.8%,是AR产业主流显示技术。

<strong>AR</strong><strong>市场:</strong>AR可定义为“真实世界+数字化信息”,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及可视化技术产生虚拟世界,并将虚拟世界精准叠加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VR沉浸于虚拟世界,AR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增强用户在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信息获取。因此,AR设备对于微显示屏尺寸、重量、便携性、对比度、能耗等指标要求极高。而被动式发光的Fast-LCD、LCoS显示技术难以满足前述需求,目前硅基OLED与硅基LED被认为是最适用于AR产业的两种技术路线。其中由于硅基LED受限于难以全彩规模化量产、量产尺寸受限等问题,使得当前AR行业的微显示屏幕以硅基OLED为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应用硅基OLED屏幕的AR设备2024年出货量约99.9万台,占AR设备总量的比例达到80.8%,是AR产业主流显示技术。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从长期来看,硅基OLED与硅基LED这两种技术路线将长期并存且差异化竞争。硅基LED在对亮度更高的户外信息提示场景更具优势,若硅基LED解决全彩规模化量产问题后,硅基LED应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而硅基OLED除了在对沉浸感要求更高的场景(如办公、教学、医疗、游戏等)更具优势,还在成本、产品尺寸丰富性方面更具优势。

VR市场:VR(虚拟现实)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环境,使用户能够沉浸在完全虚拟的世界中,并与之互动的技术。VR设备需兼顾沉浸感、舒适性和交互性,对内置微显示屏的对比度、视场角、分辨率和响应速度要求极高。

由于FastLCD技术发展时间早且成本较低,目前VR微显示屏市场FastLCD屏幕占比较高。不过,FastLCD屏幕存在分辨率低、对比度低、体积大、功耗高与亮度不均等问题。与之相对,硅基OLED屏幕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刷新率、广色域等优势。因此,对于目前主要的VR设备,硅基OLED是最适合虚拟现实的显示技术。如2023年苹果发布的VisionPro产品内屏就率先使用了两块硅基OLED屏幕,VisionPro也是首款使用硅基OLED实现双目8K效果的VR产品。

当前在全球VR市场,硅基OLED正快速取代FastLCD,其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在全球VR市场,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184万块,同比增长37.9%。预计到2030年,在全球VR市场上,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29590万块,在2024-203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33.2%,并将成为VR行业市场份额最大的微显示技术。

当前在全球VR市场,硅基OLED正快速取代FastLCD,其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在全球VR市场,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184万块,同比增长37.9%。预计到2030年,在全球VR市场上,硅基OLED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29590万块,在2024-203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33.2%,并将成为VR行业市场份额最大的微显示技术。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四、全球硅基OLED厂商集中在日韩美,国内厂商正在加速追赶

由于在生产硅基OLED过程中关键设备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目前市场主要被日本、韩国和美国企业所垄断。不过,随着近眼显示设备从LCD向硅基OLED的转型趋势日益明显,近年国内厂商也正在加速追赶并加大投资力度。如2025年5月,安徽熙泰科技宣布在浙江湖州投资120亿元建设年产25万片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生产线;维信诺旗下的昆山梦显也投资20亿元建设OLED微显示器生产项目。此外,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还以115.89万元投资了合肥视涯,而创王光电也在浙江台州投资10亿元建设OLED微显示模组厂。这些投资活动预示着国内显示厂商在硅基OLED领域的追赶步伐正在加快。

目前我国在硅基OLED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工艺技术攻关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全球首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的规模量产,是全球少数具备硅基OLED“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方案”全栈自研能力的科创企业;公司创新性地自研硅基OLED强微腔技术、硅基OLED串扰截断技术和硅基高光效叠层OLED全彩技术、低温滤光彩膜工艺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持续推动产品性能极限突破,引领了产业技术发展及产能建设。同时,公司坚持“自主可控”,在自身不断进行关键技术及工艺攻关的同时,持续培育国产装备和材料供应商,推动上游供应链多元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硅基OLED行业内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集团株式会社(SONY.N)与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2024年索尼集团株式会社(SONY.N)在全球XR设备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50.8%;其次为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境内第一,约占全球市场出货量的35.2%。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硅基OLED行业内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集团株式会社(SONY.N)与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2024年索尼集团株式会社(SONY.N)在全球XR设备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50.8%;其次为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境内第一,约占全球市场出货量的35.2%。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尽管近年来我国国产厂商不断通过与上游材料与设备类国产供应商,合作开发关键材料与设备工艺以促进国产替代进程,但整体国产化率仍较低,且相关供应链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较国外知名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国产供应商短期仍需成长。此外,我国硅基 OLED 上游供应链基础仍较为薄弱,在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若出现供应商无法供货等情况,将对国内硅基OLED 行业产生不利影响,投资需谨慎考虑。(WW)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打印机市场疲软 AI赋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打印机市场疲软 AI赋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打印机市场以商用为主导,家用市场因入户率偏低仍有较大增量空间。自2023年起,市场持续疲软,出货量接连下滑,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约6%。行业虽暂由外资品牌主导,但国产替代进程正加速推进;同时AI等技术深度赋能,推动行业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5年10月09日
AI 数据中心推动全球高速铜缆行业跨越式增长 中国企业技术狂飙 市场整合趋势或加强

AI 数据中心推动全球高速铜缆行业跨越式增长 中国企业技术狂飙 市场整合趋势或加强

2024年全球高速铜缆市场规模达12 亿元,同比增长100.0%,占全球高速通信电缆总市场规模的比重达48.0%。预计2029年全球高速铜缆市场规模达49 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球高速通信电缆总市场规模的比重达49.0%。

2025年10月07日
基石工艺迎风起 我国半导体湿法清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国产突围

基石工艺迎风起 我国半导体湿法清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国产突围

湿法清洗,作为贯穿芯片制造数百道工序、决定最终良率的基石工艺,正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巨轮同步破浪前行。当前,行业呈现出“外资主导,国产突围”的鲜明格局。在晶圆厂大规模扩产、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及供应链安全需求的三重驱动下,这片曾经由国际巨头牢牢掌控的市场,正为国产设备商敞开历史性的窗口。

2025年10月05日
半导体制造的“隐形铠甲”:我国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行业迎发展良机

半导体制造的“隐形铠甲”:我国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行业迎发展良机

在芯片良率的生死局中,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赋能者”与“守护者”角色。它通过精密清洗、阳极氧化、熔射再生等尖端工艺,为设备零部件披上耐腐蚀、抗污染的“隐形铠甲”,直接决定了制造工艺的稳定性与芯片的最终性能。随着中国晶圆产能的狂飙突进与制程技术的不断攀登,这一隐秘而关键的赛道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2025年10月04日
应用场景多维增长 我国柔性印制线路板(FPC)行业驶入千亿新蓝海

应用场景多维增长 我国柔性印制线路板(FPC)行业驶入千亿新蓝海

作为电子产品实现“轻、薄、短、小”的关键血脉,柔性印制线路板(FPC)正突破消费电子的传统边界,在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的浪潮中迎来新一轮爆发。下游应用的“多点开花”,驱动中国FPC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并正从智能手机的“一极独大”,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双轮驱动的崭新格局演进,开启波澜壮阔的增量空间。

2025年10月03日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虽隐匿于终端产品之后,却是支撑中国迈向“显示强国”的战略基石。当前,在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等下游面板产能持续扩张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这一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数据显示,仅加工类零部件直接采购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47.8亿元激增至2028年的81.3亿元。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作为半导体、光伏与显示面板制造的“镀膜”核心,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凭借其低温沉积、高膜层质量与卓越的工艺适应性,已成为现代电子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在半导体国产替代浪潮与光伏技术快速迭代的双重驱动下,我国PECVD设备行业下游需求爆发。同时,随着本土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深化,一个由国产力量主导的PE

2025年10月02日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近年来,随着价格下探,小间距LED显示屏替代传统LED显示屏效应显现。2018-2023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由2611百万美元增长至5157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由39.92%提升至55.31%。预计2027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12212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达58.74%。L

2025年10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