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前言:

目前,玉米已发展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农作物,且已形成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等6个主产区。近年来,受政策和国内玉米种植意愿提升等因素推动,其播种面积整体上升。同时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其产量持续增加。受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种植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玉米价格整体震荡下行,收购价跌幅约为13.87%;市场价跌幅约为12.30%。

1.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农作物,政策环境利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玉米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玉米俗称苞米、玉蜀黍、包谷等,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大约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我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其在国内已发展成为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到2008年,玉米播种面积超过水稻,成为我国播种面积第一位的粮食作物;目前,玉米已发展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农作物,其健康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玉米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此,我国十分重视玉米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一系列政策,聚焦玉米生产者补贴、玉米稳定生产等方面,为玉米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玉米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1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
2020年7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 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 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完善农业大灾保险试点,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完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政策,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
2021年2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稳定和加强种粮补贴,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方案,分作物分区域抓好落实。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区增加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
2021年11月 国务院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适当扩大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
2022年9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持续推进甘肃杂交玉米、四川杂交水稻、黑龙江大豆、海南南繁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在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制种优势区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制种大县,在油料、棉花、糖料、果蔬等种子种苗生产优势区布局建设一批重要经济作物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制种大县。
2023年2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以大豆、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选育推广耐密品种,配套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技术模式。制定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指导意见,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等政策,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稳定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规模,扩大西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面积。
2024年1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
2024年1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将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份,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实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扩大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启动小麦单产提升行动。实施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粮豆轮作等政策。
2025年1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2025年1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玉米草地贪夜蛾等防控。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高通量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平台体系建设,实施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上升

近年来,受政策和国内玉米种植意愿提升等因素推动,其播种面积整体上升,2024年达到44740.7千公顷,同比增长1.18%;同时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加,由2020年的26066.52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9492万吨。

近年来,受政策和国内玉米种植意愿提升等因素推动,其播种面积整体上升,2024年达到44740.7千公顷,同比增长1.18%;同时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加,由2020年的26066.52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9492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3.玉米种植已形成六大主产区,黑龙江播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

当前,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及华北、东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种植带,大致可以分为6个主产区,包括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南方丘陵玉米主产区、西北灌溉玉米主产区和青藏高原玉米主产区。从具体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黑龙江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2023年占比分别为14.59%和15.16%;其次为吉林省,分别占比10.28%和11.69%。

当前,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及华北、东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种植带,大致可以分为6个主产区,包括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南方丘陵玉米主产区、西北灌溉玉米主产区和青藏高原玉米主产区。从具体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黑龙江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2023年占比分别为14.59%和15.16%;其次为吉林省,分别占比10.28%和11.6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玉米下游消费以饲料为主

玉米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食物和饲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玉米油、玉米淀粉、玉米蜜、玉米面、酒精、燃料乙醇等多种食品和工业产品。其中,我国玉米下游消费以饲料为主,2022年占比约为66%;其次为工业消费,占比26%。

玉米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食物和饲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玉米油、玉米淀粉、玉米蜜、玉米面、酒精、燃料乙醇等多种食品和工业产品。其中,我国玉米下游消费以饲料为主,2022年占比约为66%;其次为工业消费,占比2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玉米收购价、市场价整体震荡下行

2024年,受养殖规模下降影响,我国工业饲料市场需求不振,产量出现下滑,约为31503.1万吨,同比下降2.05%,对玉米需求整体减弱。由于玉米产量增加,而需求增量不及供应,因此2024年其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进而压制价格。同时,我国玉米种植成本下降。根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情况,东北地区2024/2025年度新季玉米种植成本1135-1514元/亩,较上一年度下降55-210元/亩。受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种植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玉米价格整体震荡下行,收购价由1月的2.38元/公斤下降至12月的2.05元/公斤,跌幅约为13.87%;市场价则由1月的130.2元/百斤下跌至12月的114.18元/公斤,跌幅约为12.30%。

2024年,受养殖规模下降影响,我国工业饲料市场需求不振,产量出现下滑,约为31503.1万吨,同比下降2.05%,对玉米需求整体减弱。由于玉米产量增加,而需求增量不及供应,因此2024年其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进而压制价格。同时,我国玉米种植成本下降。根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情况,东北地区2024/2025年度新季玉米种植成本1135-1514元/亩,较上一年度下降55-210元/亩。受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种植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玉米价格整体震荡下行,收购价由1月的2.38元/公斤下降至12月的2.05元/公斤,跌幅约为13.87%;市场价则由1月的130.2元/百斤下跌至12月的114.18元/公斤,跌幅约为12.30%。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业饲料行业发展现状:总产量下滑 多家上市企业“营降利增”

我国工业饲料行业发展现状:总产量下滑 多家上市企业“营降利增”

2024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小幅回落2.05%至3亿吨以上,连续13年全球第一。其已形成猪、禽、反刍、水产及宠物饲料的多元产品矩阵,其中猪饲料仍居主导地位;宠物饲料作为新兴增长极表现亮眼,但产量在工业饲料市场中的占比还不足1%,未来成长潜力巨大。2024年玉米和豆粕价格整体走低,带动工业饲料价格同步下调。虽然原材料与工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宠物食品是当前我国宠物经济中最大细分市场。有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为3626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市场规模1668亿元,占比约48%,远高于宠物医疗(占比27%)、宠物用品(占比15%)等市场。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2010年重庆紫光万吨级项目落地打破完全依赖进口局面,其后产能不断增加;其产量十年间以37.09%年均增速激增,由2013年2.5万吨攀升至2023年58.62万吨。我国蛋氨酸行业因技术复杂、投资大、环保严等形成高壁垒,生产企业少且市场高度集中。此外,近年来我国蛋氨酸进口量逐渐下滑,而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奶牛养殖业是指专门从事奶牛饲养、繁育、管理,以生产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其中饲料是奶牛养殖的最大支出,占总成本的60-70%。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奶牛单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以来,随着原奶供给过剩问题突显,生鲜乳均价大幅下跌,同时,牧场牛奶全年平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牧

2025年04月14日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回顾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养殖场户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维持在合理区域,生猪价格持续环比下降,行业头部企业仍然将保持盈利。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盈利,快速提振养殖端的信心,生猪养殖产能已出现增加的态势。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2019-2023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持续缩减,但在2024年实现触底反弹,同比增长1.8%。同时其产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4年创自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达到61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起,我国棉花种植逐渐向新疆集中,主产区从“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枝独秀”。从价格来看,受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叠加低价进口

2025年04月08日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