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叉车行业发展现状:出口市场销量占比不断提升 电动化进程不断推进

前言:

近年来,我国叉车销售总体向好,总销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且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呈现整体提升趋势。随着叉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和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出口市场总体增长好于内销,出口量不断增长且占比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电池等相关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叉车电动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动叉车总销量持续上升,并逐渐取代内燃叉车,成为叉车市场中的主流品种。此外,我国叉车行业集中度高,2023年CR3接近70%,且市场呈现安徽合力、中力股份和杭叉集团“三足鼎立”格局。

1.电气机械是我国叉车行业最大下游需求来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叉车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5-2032年)》显示,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 主要用于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其具有减轻装卸搬运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搬运效率、降低成本以及通用性强、灵活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批发零售、汽车、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石油化工、食品饮料、造纸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叉车下游需求较为分散,不易受下游单一行业需求波动影响。其中,电气机械是我国叉车行业最大下游需求来源,2023年占比约为21.5%;其次为批发零售行业,占比约为13.7%。整体来看,叉车行业与压路机、随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不同,它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关联性较弱,而与制造业(电气机械、造纸、汽车、电子设备制造等)、仓储物流景气度关联性较高。

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 主要用于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其具有减轻装卸搬运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搬运效率、降低成本以及通用性强、灵活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批发零售、汽车、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石油化工、食品饮料、造纸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叉车下游需求较为分散,不易受下游单一行业需求波动影响。其中,电气机械是我国叉车行业最大下游需求来源,2023年占比约为21.5%;其次为批发零售行业,占比约为13.7%。整体来看,叉车行业与压路机、随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不同,它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关联性较弱,而与制造业(电气机械、造纸、汽车、电子设备制造等)、仓储物流景气度关联性较高。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等、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叉车总销量整体上升,全球占比超过五成

2017-2024年,我国叉车销售总体向好,总销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49.67万台增长至128.5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55%。其中,在2022年,由于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制造业及仓储物流业景气度不足,内需疲软,使得叉车总销量出现一次下滑,约为104.8万台,同比下降4.68%;但自2023年起,随着制造业、仓储物流业景气度上行以及出口市场拉动,其总销量持续上升。

2017-2024年,我国叉车销售总体向好,总销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49.67万台增长至128.5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55%。其中,在2022年,由于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制造业及仓储物流业景气度不足,内需疲软,使得叉车总销量出现一次下滑,约为104.8万台,同比下降4.68%;但自2023年起,随着制造业、仓储物流业景气度上行以及出口市场拉动,其总销量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起,我国连续十余年位列全球第一大叉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此外,近年来我国叉车总销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整体上升,由2017年的37.24%提升至2023年的54.92%。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起,我国连续十余年位列全球第一大叉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此外,近年来我国叉车总销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整体上升,由2017年的37.24%提升至2023年的54.92%。

数据来源:世界工业车辆统计联盟(WITS)、观研天下整理

3.叉车出口市场销量增速快于内销,出口销量占比不断提升

我国叉车以内销为主,近年来其国内销量整体保持上升趋势,由2020年的61.86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80.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81%。从出口来看,近年来随着叉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和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出口市场总体增长好于内销,出口量不断增长,由2020年的18.17万台上升至2024年的48.0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52%。

我国叉车以内销为主,近年来其国内销量整体保持上升趋势,由2020年的61.86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80.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81%。从出口来看,近年来随着叉车出口竞争力提升和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出口市场总体增长好于内销,出口量不断增长,由2020年的18.17万台上升至2024年的48.0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52%。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受到出口市场冲击,我国叉车内销占比不断下滑,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77.31%下降至2024年的62.62%;其外销占比则不断提升,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22.71%上升至2024年的37.38%。

此外,受到出口市场冲击,我国叉车内销占比不断下滑,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77.31%下降至2024年的62.62%;其外销占比则不断提升,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22.71%上升至2024年的37.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叉车电动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动叉车总销量、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按动力源分类,目前我国叉车主要可以分为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前者包括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和侧面叉车;后者又可以细分为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I类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II类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III类车)。与内燃叉车相比,电动叉车具有环保节能、噪音低、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伴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电池等相关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叉车电动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动叉车总销量持续上升,并逐渐取代内燃叉车,成为叉车市场中的主流品种。具体来看,我国电动叉车总销量由2017年的20.37万台上升至2024年的94.63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53%;其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由2017年的41.01%增长至2024年的73.61%,主导国内叉车市场。而我国内燃机总销量始终不超过50万台,且自2022年起逐渐下降。此外,其市场份额持续被压缩,由2017年的58.99%缩减至2024年的26.39%。

按动力源分类,目前我国叉车主要可以分为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前者包括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和侧面叉车;后者又可以细分为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I类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II类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III类车)。与内燃叉车相比,电动叉车具有环保节能、噪音低、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伴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电池等相关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叉车电动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动叉车总销量持续上升,并逐渐取代内燃叉车,成为叉车市场中的主流品种。具体来看,我国电动叉车总销量由2017年的20.37万台上升至2024年的94.63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53%;其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由2017年的41.01%增长至2024年的73.61%,主导国内叉车市场。而我国内燃机总销量始终不超过50万台,且自2022年起逐渐下降。此外,其市场份额持续被压缩,由2017年的58.99%缩减至2024年的26.39%。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叉车行业集中度高,安徽合力市场份额位居国内首位

我国叉车行业集中度高,2023年CR3接近70%,且市场呈现安徽合力、中力股份和杭叉集团“三足鼎立”格局。其中,安徽合力的叉车市场份额位居国内首位,2023年约为24.88%;中力股份的叉车市场份额在2022年超过杭叉集团,跃居国内第二,2023年约为21.89%。

我国叉车行业集中度高,2023年CR3接近70%,且市场呈现安徽合力、中力股份和杭叉集团“三足鼎立”格局。其中,安徽合力的叉车市场份额位居国内首位,2023年约为24.88%;中力股份的叉车市场份额在2022年超过杭叉集团,跃居国内第二,2023年约为21.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注:销量数据来自公司年报或招股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汽车冲压模具,作为连接汽车“设计”与“实物”最关键的桥梁,其开发周期约占整车开发的三分之二,是决定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核心制约因素。一款普通轿车需上千套冲压模具,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在汽车工业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

2025年10月28日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托卡马克,作为占据全球核聚变装置47% 份额的绝对主流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能源工程的商业前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中美欧等主要国家竞相布局,标志着全球研发进入多主体协同、工程化验证的新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经营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国内压力容器企业早期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制造,近年来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压力容器行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精密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超声波焊接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封装、消费电子精密组件连接及医疗耗材无菌焊接的核心工艺。2024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达8.56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1.62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4.6%。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电子水泵凭借能耗低、寿命长等优势,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主流选择,2024年其车用销量超2700万只。同时,受益于技术进步与液冷兴起,其应用正向储能、数据中心等领域延伸,这些新场景进一步打开电子水泵行业增长空间。目前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或将呈“头部集中、优势强化”格局。

2025年10月27日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铜箔用阴极辊作为电解铜箔生产的核心装备,其性能直接决定高端锂电铜箔与电子电路铜箔的质量与良率,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关键设备。行业具备极高壁垒,涵盖钛材熔炼、超精密加工、表面处理及跨学科系统集成等多重难关,长期被海外厂商主导。当前,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快速扩张及电子电路升级的需求拉动下,极薄化、大幅宽铜箔产能加速投放,推

2025年10月27日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冷却塔作为工业循环水和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散热装置,其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及能源结构转型紧密相连。当前,我国冷却塔行业呈现出“传统需求为基,新兴场景驱动”的鲜明特征:一方面,石化、电力、冶金等传统工业的存量改造与节能需求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支撑;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算力爆发与核电产业重启,正为行业注入强劲的增量动力。在“双碳

2025年10月27日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近十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化工、机械、核电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压力容器制造业也被带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等众多方面全面提升。2020-2024年我国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已由1586.80亿元增长至2307.3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9.81%,行业在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