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学膜行业现状分析:产需稳增但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随着光学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政策持续推动以及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我国光学膜产量、需求量和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光学膜需求量始终是产量的2倍左右,市场存在较大的产需缺口,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1.光学膜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学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光学膜‌是一种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光学介质材料。它通过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制镀或涂布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以改变光波的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变等。‌光学膜具有高透明度、优异的光学性能、耐冲击性、轻量化、易加工成型等多个优点,可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光伏玻璃、相机镜头等方面,应用领域涉及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电脑、手机、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光伏、光学仪器、车载显示等领域。根据功能不同,其可以分为反射膜、增透膜(减反射膜)、滤光片、偏光片(偏振光片)、补偿膜(相位差膜)、配向膜、扩散膜、增亮膜(棱镜片)等。

光学膜主要类型、功能、用途及应用领域情况

分类

功能特征

主要用途

应用领域

反射膜

通过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以降低光源的过程损耗。

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等

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电脑、手机、相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光伏、光学仪器、车载显示等领域

增透膜

可在特定波长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减少光学表面的反射率,膜质材料决定着增透膜的光谱范围及增透效果。

用于光伏玻璃

滤光片

通过向树脂或玻璃材料中加入特种染料,来选择性地透射光谱的一部分。

用于液晶显示、相机镜头

偏光片

由以 PVA(聚乙烯醇)膜和 TAC(三醋酸纤维素)膜为主的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光学膜材,可将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

用于液晶显示等

补偿膜

对各显示模式下液晶在各视角产生的相位差进行修正。

用于液晶显示等

配向膜

引导液晶分子排列整齐一致。

用于液晶显示等

扩散膜

光线在通过扩散层时产生散射,从而达到将点光源或线光源均匀转换成面光源的效果。

用于液晶显示等

增亮膜

通过修正光的方向,使光线正面集中,并将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线回收与利用,以达到增亮的效果。

用于液晶显示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利好光学膜行业发展

光学膜是我国战略新材料产业,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为光学膜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扩大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光学膜、电池隔膜等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为光学膜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我国光学膜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年11月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制定轨道交通装备用齿轮钢、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结构材料、高温合金、特种玻璃、宽禁带半导体以及电子信息用化学品、光学功能薄膜、人工晶体材料等标准,完善节能环保用功能性膜材料、海洋防腐材料配套标准,做好增材制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材料标准布局,促进新材料产品品质提升。
2018年11月 国家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光学薄膜制造作为新材料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酯基光学薄膜和PET基膜被选为重点产品。
2019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 将将光学级PET基膜、复合膜、扩散膜、偏光片、增亮膜等纳入“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目录,适用于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
2022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新型抗菌塑料、面向5G通信用高端塑料、特种工程塑料、血液净化塑料、高端光学膜等纳入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
2023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 扩大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光学膜、电池隔膜等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2024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聚氨酯、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膜、专用化学品、高性能胶黏剂等。提升高端聚烯烃、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聚氨酯、氟硅材料及制品、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端染颜料、特种涂料、特种胶黏剂、专用助剂和油剂、新型催化剂、高端试剂等领域关键产品供给能力。
2024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重点开展超高纯金属及合金靶材/蒸发料、形状记忆合金、高端聚烯烃、电子气体分离膜材料、电池膜材料、光学膜材料、光伏用膜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种涂料等关键战略材料标准制修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光学膜产量、需求量、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光学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政策持续推动以及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我国光学膜产量和需求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8.94亿平方米和19.1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43%和4.37%。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7年的29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19%。

近年来,随着光学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政策持续推动以及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我国光学膜产量和需求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8.94亿平方米和19.1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43%和4.37%。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7年的29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1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光学膜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光学膜需求量始终是产量的2倍左右,市场存在较大的产需缺口,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光学膜产需缺口始终维持在9.5亿平方米以上,2022年有所扩大,达到10.2亿平方米,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光学膜需求量始终是产量的2倍左右,市场存在较大的产需缺口,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光学膜产需缺口始终维持在9.5亿平方米以上,2022年有所扩大,达到10.2亿平方米,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光学膜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技术要求,技术壁垒高;且行业还存在较高的客户、资金和人才等壁垒,整体进入门槛高。再加上我国光学薄膜行业起步较晚,相关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产能建设不足。尤其我国本土企业主要布局中低端光学膜市场,高端市场仍被日、韩、美等国际厂商垄断。不过,以双星新材、激智科技、康得新、航天彩虹、东材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方面不断提升,在反射膜、扩散膜等光学膜领域已取得优异的进步。如长阳科技反射膜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以来对该领域的垄断等。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光学膜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技术要求,技术壁垒高;且行业还存在较高的客户、资金和人才等壁垒,整体进入门槛高。再加上我国光学薄膜行业起步较晚,相关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产能建设不足。尤其我国本土企业主要布局中低端光学膜市场,高端市场仍被日、韩、美等国际厂商垄断。不过,以双星新材、激智科技、康得新、航天彩虹、东材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方面不断提升,在反射膜、扩散膜等光学膜领域已取得优异的进步。如长阳科技反射膜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以来对该领域的垄断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