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创新药行业分析:医保目录新增数量创新高 药企活力重新焕发

前言:创新药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近年来,我国药企开始在海外“高价捞金”,如礼新医药将双抗新药LM-299的全球卖给巨头默沙东,获利237亿元,我国创新药市场活力逐渐重新焕发。不过,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道路仍然有阻碍。好在,近几年国家对创新药行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在政策与资金双管齐下,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期。

1、创新药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2016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将化药新药分为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其中创新药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按照药品形态,创新药可分为小分子、大分子、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活体微生物等;按照注册方式,可以分为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按照国际惯例,分为首创创新药和仿制创新药。

2、中国创新药厂商开始在海外捞金

2024年11月中旬,国产药企礼新医药将双抗新药LM-299的全球卖给巨头默沙东,获利237亿元。此前,君实生物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的批发采购价曾被曝光——每瓶8892.03美元,约合人民币62982元;而中国同规格药物的售价仅为1912.96元,美国售价是中国的33倍。由此可见,我国药企开始在海外“高价捞金”。

要知道,之前由于很多仿制药的出现,导致国产药价格一直无法上升,直到一些药企在创新研发上杀出一条血路,在这其中最大的阻碍是核心专利。

举个例子,百济神舟开发的抗癌药“泽布替尼”通过“头对头试验”战胜明星药物的“伊布替尼”,并且在2023年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成为首个国产“重磅炸弹”药物。(“头对头试验”战胜明星药物“伊布替尼”,则更是令人惊讶。所谓的“头对头实验”,简单说就是A药物找“江湖大佬”B药物单挑,看看谁的效果更好。如果挑战成功,A药物的江湖地位立马登顶,一旦失败,A药物几乎就“竹篮打水一场空”,非常残酷。)

而在这个过程中,伊布替尼可谓是非常艰难。创新药可以分为FIC、BIC、me-better、me-too、me-worse等类别,me-too是里面的“差生”。而伊布替尼属于FIC(First-in-Class),即首创药物,创新性最高;泽布替尼是通过“头对头试验”变成BIC(Best-in-Class),在FIC的基础上实现临床疗效、安全性或给药便利性的改进。

其实,近几年来,国产越来越多药企发起“头对头试验”。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药企发起的III期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数量从2020年的2项增长至2022年的8项,截止2023年上半年,国内药企就布局8项头对头临床试验。由此可见,我国创新药市场活力逐渐重新焕发。

3、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道阻且长

2023年,我国药企出海收获颇多,可统计的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就近60笔,交易总金额累计约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28亿元,相当于2.4座港珠澳大桥;2023年中国药企对外授权40个,首付款合计约96亿美元,可能实现的交易总额近856亿美元。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截止2022至今,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和康方生物分别完成总金额118亿、84亿和50亿美元的对外授权,在全球大药交易中也占有领先的顺位。

2023年,我国药企出海收获颇多,可统计的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就近60笔,交易总金额累计约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28亿元,相当于2.4座港珠澳大桥;2023年中国药企对外授权40个,首付款合计约96亿美元,可能实现的交易总额近856亿美元。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截止2022至今,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和康方生物分别完成总金额118亿、84亿和50亿美元的对外授权,在全球大药交易中也占有领先的顺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快速增加的同时,也有巨大的隐忧。在创新研发能力提升和投融资持续承压的矛盾下,我国创新药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认可度尚未被充分定价,性价比愈发凸显,这也是我国成功MNC挑选目标资产的重要目的地。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共有26款药物销售额突破50亿美元,几乎全部来源于MNC(跨国药企)。而我国药企出海主流方式,仍是“卖身”,把管线交给跨国药企,这也使得企业失去主导权。

国产创新药M&A出海案例

日期

被收购方

收购方

被收购方特色

被收购方核心资产

支付对价

收购进展

20216

森朗生物

Avalon Globo Care

CAR-T;肿瘤免疫

Senl_1904BSenl_NS7CAR

/

收购终止

202312

亘喜生物

阿斯利康

CAR-T;肿瘤;自免

GC012F

12亿美元总金额

收购完成

20241

信瑞诺

诺华

肾病

阿曲生坦;ziga kibart

/

拟收购

20243

葆元医药

NuvationBio

肿瘤

他雷替尼;safusidenib

/

收购完成

20244

普方生物

Genmab

ADC;肿瘤

Rinatabart sesutecanPRO1160PRO1107PRO1286

18亿美元总金额

收购完成

20249

广州昂科免疫

OncoC4

抗体;肿瘤免疫

AI-081AI-071

/

拟收购

202411

普米斯

BioNTech

双抗;肿瘤免疫

PM8002

8亿美元首付款,9.5亿美元总金额

拟收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正因如此,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道阻且长。

4、政策与资本注入,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迎来机遇期

而近几年,国家对创新药行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上升,政策与资金双管齐下,有利于减少市场阻碍,并迎来发展机遇期。例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将其列为积极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10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自2024年11月1日起对创新药以及经沟通交流确认可纳入优先审评的审批程序和附条件批准程序的品种上市许可申请提供受理靠前服务。

同时,北京、广州和珠海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发布支持创新药的新政,比如2024年4月7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对外发布,明确对生物医药项目,最高支持额度50亿元,支持期限最长5年。

11月28日,2024年“国谈”结果出炉,一类创新药成为主角。官方强调,今年国谈的重点是大力支持一类创新药,医保目录调整也以新药为主。在2024年医保目录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都是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比例和绝对数量均创历年新高;65种是国内企业的产品,占比超过了70%。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把医保谈判成功的创新药分年度统计累加采购总金额和总用量发现,其金额逐年增长,2023年约1389亿元,用量约76.4亿片/支。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把医保谈判成功的创新药分年度统计累加采购总金额和总用量发现,其金额逐年增长,2023年约1389亿元,用量约76.4亿片/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4年版医保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为63%,不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为医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同时,2024年版医保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为63%,不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为医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可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创新药实现“费量双增”,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利药在国内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2023年全球微创外科(包括硬镜、微创外科手术设备以及耗材(MISIA))市场规模为29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48.4亿美元,2023-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5年09月09日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2021年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303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已超50%,达55.6%;预计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有望以CAGR为21.1%速度增至2026年的789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8.2%。

2025年09月08日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挑战。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了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5.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更多老年人会关注自身的肠道疾病及各种慢性病的抑制与辅助治疗,给益生菌市场带来无限潜力。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得益于企业快速扩张,我国眼科医疗供给市场不断扩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945家增长至167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预计到2028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增长至3126家,其中民营眼科医院将达3044家。此外,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的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护士人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2019-2023 年,我国抗ED药物市场规模从42.8亿元增至7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52%,展现出良好增长态势。不过,当前市场渗透率仍不足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水平差距显著,未来增长空间较大。销售渠道方面,院外市场占据主导,其中零售药店是核心销售终端。此外,目前我国抗ED药物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09月08日
老龄化加深+健康意识提升下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前景广阔 国内已有超30家布局研发

老龄化加深+健康意识提升下我国带状疱疹疫苗前景广阔 国内已有超30家布局研发

得益于市场前景向好,近年绿竹生物、上海迈康生物等企业相继布局带状疱疹疫苗领域。当前,带状疱疹疫苗作为新兴成人疫苗,已有超过30家中国企业布局研发,并形成多层次研发梯队。各家企业采用不同技术路径,包括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活瘦苗等。其中绿竹生物的CHO细胞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已申报上市,领跑行业。

2025年09月05日
技术驱动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企业跨界融合、竞争格局分化态势显著

技术驱动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企业跨界融合、竞争格局分化态势显著

互联网医疗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成为越来越多用户获取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根据数据,2020年12月-2024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由21480万人增长至41765万人,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占网民规模的比重由21.7%提升至37.7%。

2025年09月03日
首仿争夺战! 我国盐酸美金刚行业销售额上升 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变动

首仿争夺战! 我国盐酸美金刚行业销售额上升 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变动

阿尔茨海默病(AD)及相关痴呆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AD的患病负担显著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2025年09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