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聚偏氟乙烯(PVDF)又称聚偏二氟乙烯,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耐高温、氧化性能。近两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供应规模快速扩张,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并且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同时,产能的扩张使得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进口量持续减少,进口替代效果显著。

1、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越溶解性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聚偏氟乙烯(PVDF)又称聚偏二氟乙烯,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耐高温、氧化性能,且硬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拉伸和抗冲击强度。与其他含氟高分子材料产品相比,PVDF具有更优越溶解性能,在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第二位。聚偏氟乙烯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在工程塑料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PVDF由R142b脱去氯化氢合成VDF单体后,由单体聚合而成。聚偏氟乙烯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1,1-二氟-1-氯(R142b)为其主要原材料,R142b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易造成环境污染。

2、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供给扩张迅速,产能与产量持续上升

2020-2022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逐步释放,供给扩张迅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2020-2022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逐步释放,供给扩张迅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PVDF产能格局

厂商简称

产能

浙江孚诺林

28000.00

东岳集团

25000.00

内蒙三爱富

20000.00

中国其他(氟橡塑)

15500.00

阿科玛氟化工

14500.00

浙江巨化

10000.00

常熟苏威

8000.00

山东华安

8000.00

中化蓝天

7000.00

乳源东阳光氟

5000.00

日本株式会社

5000.0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量也整体保持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量达到9.40万吨,同比增加了62.68%。

同时,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量也整体保持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量达到9.40万吨,同比增加了62.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PVDF行业进口替代效果显著

而随着聚偏氟乙烯(PVDF)快速扩产,也推动行业进口替代。自2021年以来,我国PVDF行业进口量逐年下降,2023年达到1.38万吨,同比下降24.88%,出口量为3.06万吨,实现净出口1.68万吨。

而随着聚偏氟乙烯(PVDF)快速扩产,也推动行业进口替代。自2021年以来,我国PVDF行业进口量逐年下降,2023年达到1.38万吨,同比下降24.88%,出口量为3.06万吨,实现净出口1.6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PVDF应用于锂电池、太阳能背板膜等领域

在下游市场,聚偏氟乙烯(PVDF)主要应用于锂电池、涂料、注塑、水处理膜、太阳能背板膜等领域,其中锂电池行业、涂料和注塑应用占比分别达到48%,22%和15%。

在下游市场,聚偏氟乙烯(PVDF)主要应用于锂电池、涂料、注塑、水处理膜、太阳能背板膜等领域,其中锂电池行业、涂料和注塑应用占比分别达到48%,22%和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改性工程塑料作为通过对基础工程塑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赋予其阻燃、增韧、增强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创新的关键基础。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471亿美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2025年10月09日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制乙二醇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其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对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供应能力也稳步提升,为我国煤制乙二醇提供广阔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彰显了我国煤炭生产的强劲韧性与保障能力。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自2022年起,我国硝酸铵行业产能进入收缩通道,至2024年已降至971万吨,较2021年净减少113万吨。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清出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硝酸铵产能利用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55.42%提升至2024年的66.02%,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与此同时,行业产量总体低速增长,且自主供应能力极强,实

2025年09月30日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

2025年09月28日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自2024年起,我国黄磷产能趋于稳定,但同期产量快速增长。目前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2020-2024年,黄磷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呈现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占比提升的此消彼长态势,后者已跃居第一大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我国黄磷行业呈现高度自给自足特征。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规模

2025年09月25日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以16.2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彰显其支柱地位,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深刻揭示了行业在产能扩张与“内卷式”竞争下面临的增长瓶颈。当前,行业正承受稳定增长、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三重压力。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在“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延链强链及鼓励出海等方面密集释放政策信号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近年来,我国PMMA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已突破70万吨,且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形成以万华化学、双象股份为龙头的市场格局。但行业也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国内PMMA行业积极推进高端化转型,多家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品产能。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向高端发力、行业整体供给能力提升,自2022年起,我国P

2025年09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