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芝麻行业发展现状:产量回升但对外依存度较高 进口额持续增长

一、芝麻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芝麻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芝麻又叫胡麻、脂麻、乌麻等,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食用和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食用、经济和营养价值。据悉,芝麻既可以用作烹饪原料、菜肴辅料等,又可以加工制成芝麻油、芝麻酱、芝麻糊等产品。此外其还可以用于制作润滑油、肥皂、饲料等,也可以用于医药用途(软膏基础剂、粘滑剂、解毒剂)。从产业链看,其上游包括芝麻育种及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中游为芝麻种植环节;下游则涉及鲜食、加工、工业及药用等需求领域。

芝麻又叫胡麻、脂麻、乌麻等,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食用和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食用、经济和营养价值。据悉,芝麻既可以用作烹饪原料、菜肴辅料等,又可以加工制成芝麻油、芝麻酱、芝麻糊等产品。此外其还可以用于制作润滑油、肥皂、饲料等,也可以用于医药用途(软膏基础剂、粘滑剂、解毒剂)。从产业链看,其上游包括芝麻育种及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中游为芝麻种植环节;下游则涉及鲜食、加工、工业及药用等需求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芝麻供应市场情况

1.芝麻播种面积下滑,产量出现回升

芝麻原产于非洲,在汉代时期传入我国,目前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和油料作物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芝麻播种面积达到262.27千公顷,同比增长15.2%;其后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甚至从2021年起开始出现负增长,2022年达到268.77千公顷,同比下降5.83%。受气候变化、芝麻播种面积下降等因素影响,自2020年起其产量持续下降,2022年达到43.53万吨,同比减少4.41%;但在2023年其产量有所回升,达到45.34万吨,同比增长4.16%。

芝麻原产于非洲,在汉代时期传入我国,目前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和油料作物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芝麻播种面积达到262.27千公顷,同比增长15.2%;其后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甚至从2021年起开始出现负增长,2022年达到268.77千公顷,同比下降5.83%。受气候变化、芝麻播种面积下降等因素影响,自2020年起其产量持续下降,2022年达到43.53万吨,同比减少4.41%;但在2023年其产量有所回升,达到45.34万吨,同比增长4.1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得益于芝麻育种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的提升,我国芝麻单位面积产量则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1619.56公斤/公顷,同比增长1.5%。

不过,得益于芝麻育种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的提升,我国芝麻单位面积产量则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1619.56公斤/公顷,同比增长1.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河南省芝麻种植面积和产量领先全国

芝麻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但其又分布集中,主要种植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数据显示,2022年其芝麻合计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播种面积及产量的比重超过75%。其中,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性,河南省芝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占比分别达到41.48%和41.35%。

芝麻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但其又分布集中,主要种植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数据显示,2022年其芝麻合计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播种面积及产量的比重超过75%。其中,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性,河南省芝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占比分别达到41.48%和41.3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三、芝麻需求市场情况

我国芝麻下游以加工为主,40%-50%左右的芝麻都用于加工生产芝麻油,其次用于加工成各种食品。一方面,芝麻油被定位在“调味品”的品类,使用方法与使用领域都相对狭小,是小众食用油品类,产量规模不大。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压榨技术的提高,我国芝麻油产量逐年增长,由2020年的31.41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7万吨,有助于促进芝麻市场需求提升。

我国芝麻下游以加工为主,40%-50%左右的芝麻都用于加工生产芝麻油,其次用于加工成各种食品。一方面,芝麻油被定位在“调味品”的品类,使用方法与使用领域都相对狭小,是小众食用油品类,产量规模不大。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压榨技术的提高,我国芝麻油产量逐年增长,由2020年的31.41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7万吨,有助于促进芝麻市场需求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随着芝麻本身的营养和食用价值被挖掘,再加上芝麻加工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芝麻作为主角在零食、饮料等品类的发展逐渐崛起,出现了芝麻酱、黑芝麻糊、黑芝麻丸、芝麻浆、芝麻糕、芝麻糖等各种芝麻制品,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伴随着芝麻制品不断丰富,利好芝麻行业附加值提升,也将为其带来更多市场需求。此外,芝麻被认为是一种传统养生食材,含有脂肪和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多种维生素、卵磷脂、钙、铁、镁等多种营养成分。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和养生意识提升,有望带动芝麻及其加工产品需求的增长。

四、芝麻进出口情况

由于下游需求量大,但国内供给不足,这也使得我国芝麻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局面,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对外依存度处于较高水平。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芝麻进口量维持在70万吨以上,2020年超过100万吨,2021年又继续上升, 但自2022年起开始下滑,2023年达到91.28万吨,同比下降14.76%;出口量始终不超过5.5万吨,2023年达到4.12万吨,同比下滑8.65%;对外依存度则维持在60%以上,自2022年起有所减少,2023年达到 66.81%,同比下滑6.03%。

由于下游需求量大,但国内供给不足,这也使得我国芝麻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局面,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对外依存度处于较高水平。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芝麻进口量维持在70万吨以上,2020年超过100万吨,2021年又继续上升, 但自2022年起开始下滑,2023年达到91.28万吨,同比下降14.76%;出口量始终不超过5.5万吨,2023年达到4.12万吨,同比下滑8.65%;对外依存度则维持在60%以上,自2022年起有所减少,2023年达到 66.81%,同比下滑6.03%。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芝麻对外依存度=芝麻进口量÷(芝麻进口量+芝麻产量)

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芝麻进口额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107.45亿元,同比微升0.04%;出口额则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7.18亿元,同比增长8.13%。

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芝麻进口额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107.45亿元,同比微升0.04%;出口额则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7.18亿元,同比增长8.13%。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肉牛行业:供给能力提高但仍存一定进口依赖 政策或缓解养殖压力 牛肉价格有望回升

肉牛行业:供给能力提高但仍存一定进口依赖 政策或缓解养殖压力 牛肉价格有望回升

国内肉牛养殖效率提升,肉牛存栏量、出栏量、牛肉产量均持续增长。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南、西北四大优势肉牛产区,近年产业呈现由原来的中原优势区逐步向东北、西北和西南优势区转移趋势。

2025年05月01日
我国工业饲料行业发展现状:总产量下滑 多家上市企业“营降利增”

我国工业饲料行业发展现状:总产量下滑 多家上市企业“营降利增”

2024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小幅回落2.05%至3亿吨以上,连续13年全球第一。其已形成猪、禽、反刍、水产及宠物饲料的多元产品矩阵,其中猪饲料仍居主导地位;宠物饲料作为新兴增长极表现亮眼,但产量在工业饲料市场中的占比还不足1%,未来成长潜力巨大。2024年玉米和豆粕价格整体走低,带动工业饲料价格同步下调。虽然原材料与工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我国宠物食品稳居宠物经济第一大细分市场 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国产崛起趋势明朗

宠物食品是当前我国宠物经济中最大细分市场。有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为3626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市场规模1668亿元,占比约48%,远高于宠物医疗(占比27%)、宠物用品(占比15%)等市场。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贸易逆差已为转顺差 且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蛋氨酸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2010年重庆紫光万吨级项目落地打破完全依赖进口局面,其后产能不断增加;其产量十年间以37.09%年均增速激增,由2013年2.5万吨攀升至2023年58.62万吨。我国蛋氨酸行业因技术复杂、投资大、环保严等形成高壁垒,生产企业少且市场高度集中。此外,近年来我国蛋氨酸进口量逐渐下滑,而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奶牛养殖业是指专门从事奶牛饲养、繁育、管理,以生产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其中饲料是奶牛养殖的最大支出,占总成本的60-70%。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奶牛单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以来,随着原奶供给过剩问题突显,生鲜乳均价大幅下跌,同时,牧场牛奶全年平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牧

2025年04月14日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回顾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养殖场户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维持在合理区域,生猪价格持续环比下降,行业头部企业仍然将保持盈利。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盈利,快速提振养殖端的信心,生猪养殖产能已出现增加的态势。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2019-2023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持续缩减,但在2024年实现触底反弹,同比增长1.8%。同时其产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4年创自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达到61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起,我国棉花种植逐渐向新疆集中,主产区从“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枝独秀”。从价格来看,受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叠加低价进口

2025年04月08日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