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原料药行业产量有所下降 集采、专利到期等因素催化长期成长空间

1、原料药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原料药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

根据对应化学药品制剂专利阶段的不同,原料药主要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及专利原料药。其中大宗原料药指产业发展成熟、市场需求量大、竞争激烈、应用普遍的原料药,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类产品,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一般不涉及专利问题;特色原料药指专利过期或即将过期化学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品,包括降血压类、抗肿瘤类、降血糖类产品,该类产品附加值高于大宗原料药;专利原料药用于生产专利药,是以CMO/CDMO模式合作的创新药产品,通常由专利药生产厂家自行生产或委托原料药厂家生产,产品附加值较高。

大宗/特色/专利原料药对比

分类

大宗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

专利原料药

定义

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应用较为普遍、规模较大的传统药品原料药

专利到期或即将过期的,有一定仿制难度的原料药产品

专利药原料药是指用于制造原研药(专利药)的医药活性成分,主要为满足原创跨国制药公司及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创新药在药品临床研究、注册审批及商业化销售各阶段所需

代表品类

抗生素类、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激素类等

沙坦类、普利类、他汀类、肝素类、造影剂类等

差异较大

一般用量

千吨至万吨级(单品种用量)

整体需求增长加快,需求量与下游制剂生命周期相关性较强

主要供给原研药企业,需求弹性大,与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比较,需求规模较小

技术壁垒

低(个例除外)

较高

产品附加值

较低(个例除外)

较高

获客方式

完成工艺路线开发并具备要求生产条件后即可进行生产,对研发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但对成本控制能力要求较高,一般需要具备规模化优势,与下游客户合作关系松散,客户集中度低,更多通过市场化渠道销售

通过产品跟踪筛选或应客户要求,在售药物专利到期前5-6年即介入研发,经常与下游仿制药企业合作进行首仿抢仿,对产品上市时间窗口要求较高,由于经常需要开发避专利路线并配合仿制药企业进行产品申报,因此对于研发能力、质控能力、注册申报能力等仍有较高要求,与下游客户合作关系相对紧密

与专利药公司合作,自药物临床前、临床阶段或上市后以合同定制方式介入生产,介入阶段越早对研发能力要求越高,专利药企对此阶段原料药供应商通常要求较高,要具备工艺开发和持续优化能力,一旦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关系通常较为稳定,并且通常会合作多个项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原料药受下游去库存影响,产量下降

由于传统大宗原料药技术门槛低,所以我国传统大宗原料药产量在早期的时候呈出高速增长趋势,导致产能过剩,再加上自2020年疫情管控那几年原料药厂家产能扩建,使得原料药产能及库存又出现新的过剩。但是,2023年,中国原药产量342.7万吨,同比下降7.6%,主要原因是2022年疫情相关订单导致的高基数以及下游制剂厂商消化疫情期间的库存导致需求下降。

由于传统大宗原料药技术门槛低,所以我国传统大宗原料药产量在早期的时候呈出高速增长趋势,导致产能过剩,再加上自2020年疫情管控那几年原料药厂家产能扩建,使得原料药产能及库存又出现新的过剩。但是,2023年,中国原药产量342.7万吨,同比下降7.6%,主要原因是2022年疫情相关订单导致的高基数以及下游制剂厂商消化疫情期间的库存导致需求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原料药出口量持续增长,出口金额持平

在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原料药行业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出口金额在2023年下跌,出口单价回落至疫情前水平。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量为1249万吨,同比增长5.4%;原料药产品出口金额为409.1亿美元,同比下降20.7%;原料药出口单价为3.28美元/公斤,较2022年的4.35美元/公斤大幅下降24.7%。

在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原料药行业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出口金额在2023年下跌,出口单价回落至疫情前水平。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量为1249万吨,同比增长5.4%;原料药产品出口金额为409.1亿美元,同比下降20.7%;原料药出口单价为3.28美元/公斤,较2022年的4.35美元/公斤大幅下降24.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多重因素催化下,原料药长期成长空间可观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多个专利到期、政策助力、带量采购等多重因素催化下原料药长期成长空间可观。目前,全球多个重磅原研药物专利陆续到期,以2023年美国专利悬崖到期前10大药品为例,其2022年销售额合计达337.5亿美元,原研药到期后的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放量有望创造上游原料药的增量需求。

同时,2021年11月9日,两部委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提高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2022年1月,《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要求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门槛高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以及核酸、多肽等新产品类型,大力发展专利药原料药合同生产业务,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

此外,带量采购的制度设计实现量升价降的效果,2021年一季度与2015年相比,第一批国家集采药品的用量增长3.5倍,药品金额减少3.6%,所以催生更多原料药需求。随着未来带量采购的逐步推进,我国原料药行业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12.59万人。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2018-2023年期间,在供需两侧协同推动下,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案例数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19.42%和13.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但受价格高、行业起步晚等因素制约,目前渗透率仍然偏低,未来市场增长潜力显著。近年来,我国隐形正畸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中,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外貌和形象,近年来我国防脱药品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2018-2022年,在我国医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及健康意识增强的共同推动下,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604亿元快速扩大至1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6%。2023年,受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小幅回调至1185亿元,同比下降1.0%。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