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起步晚发展快!我国防晒用品行业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竞争正处白热化

一、行业相关概述

一般来讲,防晒用品是指用于防晒的各类用品的总称,包括防晒霜、‌防晒喷雾、‌防晒帽、防晒伞、防晒衣等。其中防晒霜和防晒喷雾是最常见的防晒用品,它们主要通过防止紫外线辐射来保护皮肤免受伤害。其次防晒帽、防晒伞和防晒衣也是有效的防晒工具,这些物品通过物理方式阻挡阳光直射,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目前主要的防晒用品品类

品类 相关情况
防晒霜 ‌是一种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以达到防止肌肤被晒黑、‌晒伤的化妆品。通常具有不同的防晒指数,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活动需求进行选择。‌根据防晒原理,‌防晒霜可分为物理防晒霜和化学防晒霜。‌物理防晒主要是通过反射或散射紫外线来隔挡阳光,‌而化学防晒则是通过吸收紫外线来避免其对皮肤产生伤害。‌选择防晒霜时,‌需要根据个人的肤质和需求选择不同SPF或PA值的产品。
防晒喷雾 ‌是一种简便型的防晒产品,方便在户外随时补涂,或是用于身体大面积防晒。‌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8月31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中规定,‌不建议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若必须使用,‌应充分考虑吸入风险并标注相应警示用语。
防晒帽 可以遮挡面部和耳部的阳光,减少晒伤的风险,‌是一种保护头部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的有效手段,能遮挡阳光直射,‌减少紫外线对头皮和面部皮肤的伤害,‌同时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选择防晒帽时,‌应注意材质、‌帽檐宽度、‌UPF值以及款式与颜色,‌以确保良好的防晒效果和佩戴舒适度。
防晒伞 是一种遮光工具,可以提供大面积的遮阳区域,保护头部和身体皮肤。根据中消协的提醒,伞面的颜色与紫外线防护性能有关,在同等的条件下,伞面颜色越深,其抗紫外线的性能也越好。相比之下,黑色、藏青色、深绿色就较浅蓝色、浅粉色、浅黄色等防紫外线性能好。
防晒衣 是一种具有防晒功能的特殊衣物,可以覆盖全身皮肤,提供全面的防晒保护。在我国,防晒类纺织产品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满足国标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规定,即“防紫外线纺织品必须达到UPF>40,UVA透过率<5%,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二、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虽然起步晚但增速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防晒消费国

近年来伴随消费者防晒意识的转变以及防晒需求场景的扩大,防晒产业得到迅速扩张。虽然在2018-2023年期间,2022年受疫情影响导致市场规模短暂下滑,但整体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从114亿元增长174.1亿元。

近年来伴随消费者防晒意识的转变以及防晒需求场景的扩大,防晒产业得到迅速扩张。虽然在2018-2023年期间,2022年受疫情影响导致市场规模短暂下滑,但整体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从114亿元增长174.1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我国防晒市场起步较晚,但增速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防晒消费国。有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仅占全球的6.4%,位列世界第六。但到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174.1亿元,占全球防晒市场比重达到16.2%,仅次于美国(22.4%)。在2018-2023年期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CAGR为8.8%,虽然低于美国(9.2%),但远高于日本(-0.3%)、韩国(1.3%),并超过全球行业平均(4.5%)。

虽然我国防晒市场起步较晚,但增速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防晒消费国。有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仅占全球的6.4%,位列世界第六。但到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174.1亿元,占全球防晒市场比重达到16.2%,仅次于美国(22.4%)。在2018-2023年期间,我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CAGR为8.8%,虽然低于美国(9.2%),但远高于日本(-0.3%)、韩国(1.3%),并超过全球行业平均(4.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2、增长动力十足,防晒赛道依旧是有巨大市场潜力值得挖掘赛道

但整体看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防晒赛道依旧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有巨大市场潜力值得挖掘的市场。而由于防晒市场规模=人口基数×渗透率×购买频率×客单价,因此随着防晒意识升级、使用场景延伸和购买力提升,我国防晒市场增长动力十足。具体如下;

防晒意识升级随着国内防晒产品的消费者教育不断加强,越来越多人对于预防皮肤衰老和光损伤的意识日益提升,对防晒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加。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按照波长可以划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B是皮肤晒伤、晒红的元凶,UVA则是晒黑、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的诱因。目前在购买防晒霜的核心原因中,防晒老、防长斑是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77%、69%。

<strong>防晒意识升级</strong><strong>:</strong>随着国内防晒产品的消费者教育不断加强,越来越多人对于预防皮肤衰老和光损伤的意识日益提升,对防晒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加。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按照波长可以划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B是皮肤晒伤、晒红的元凶,UVA则是晒黑、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的诱因。目前在购买防晒霜的核心原因中,防晒老、防长斑是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77%、6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使用场景延伸使用场景不断延伸,防晒产品属性开始从户外专属转变为全场景使用。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工作通勤涂抹防晒霜的场景占所有场景的76%,仅次于户外休闲和户外运动。此外,化妆和医美恢复等室内场景比例也分别达到53%、18%。

打破夏季专属的概念,消费行为从季节性逐渐变为全年性。一方面,防晒产品3月和11月销售小高峰逐渐凸显。2023年3月、11月阿里平台防晒销售额分别为11.8、9.1亿元,占全年防晒销售额的24.3%,38节、双十一等营销节点对销售刺激较为明显。另一方面秋冬季销售快速增长,占比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0-2023年我国秋冬季防晒的销售占比从25.6%提升至27.2%。

防晒日常使用习惯初养成。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有68%的消费者每天涂抹1-2次防晒产品,20%的消费者每天涂抹3次及以上防晒产品,消费者逐渐认识到“补涂”是科学防晒的重要一步。

防晒日常使用习惯初养成。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有68%的消费者每天涂抹1-2次防晒产品,20%的消费者每天涂抹3次及以上防晒产品,消费者逐渐认识到“补涂”是科学防晒的重要一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购买力方面:近年我国防晒产品平均客单价不断提升,消费者逐渐从中端产品转移至中高端产品。例如2020-2023年阿里平台防晒产品平均客单价从107.6上涨至120.9元,三年CAGR为4.0%。另外从阿里销量前100的防晒品牌来看,2021-2023年价格带在0-50元、50-100元中低价位的防晒品牌数量逐年减少。到2023年100元以下的防晒品牌仅占28%。消费者逐渐从中端产品转移至价格在1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2023年价格集中于100-150元的防晒品牌数量占比35%,同比提升7pp。

综上可见,我国防晒用品市场仍有着较大发展空间。而随着我国防晒市场整体潜力仍在进一步释放的同时,各种细分市场和空白的市场需求会被更快地挖掘出来,仍有多样性机会和结构性机会出现。

三、市场企业竞争现状

1、本土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

相较于化妆品发展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而言,目前我国防晒行业仍处成长阶段,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品牌CR10只有44.8%,远低于日本(80.2%)和美国(52.4%)。目前我国防晒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海外专业防晒品牌:二是海外美妆头部品牌;三是国货护肤品牌。

相较于化妆品发展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而言,目前我国防晒行业仍处成长阶段,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品牌CR10只有44.8%,远低于日本(80.2%)和美国(52.4%)。目前我国防晒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海外专业防晒品牌:二是海外美妆头部品牌;三是国货护肤品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虽然目前防晒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占据,但本土品牌在市场份额上也有一定这些企业拥有丰富的品牌资源和销售渠道,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进入防晒品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例如。2024年1月,米蓓尔推出多谱轻盈隔离防晒液,宣称采用专研锁护科技预防防晒剂渗透,为敏感肌保驾护航;2月,珀莱雅推出新品盾护防晒采用Air超膜防护科技形成致密防水汗的保护层,并贴合肌肤增强漫反射;3月,欧诗漫推出轻盈美白高倍防晒霜、达尔肤推出轻透双效美白防晒乳,其分别利用3D动态贴妆技术和中空呼吸膜技术打造轻薄肤感。

2、价格厮杀白热化,低价产品正成为防晒产品市场主要增量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以来,为抢夺市场,防晒产品市场进入了价格战。尤其是2024年,市场价格厮杀进入白热化,导致低价产品正在成为防晒市场的主要增量来源。有数据显示,2023年防晒品类在淘天平台的销售额为86.38亿元,产品均价为120元。2014年1-5月,淘天平台防晒品类销售额为34.05亿元,产品均价为115元。

抖音平台上的价格厮杀更加白热化。2023年抖音平台防晒品类销售额为54.81亿元,同比增长57.8%,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9.6%,达到7521万件,已经略超淘天平台,且产品均价为72.91元,远低于淘天平台的115元。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是因为是,在实际各品牌的线上店铺中,外资品牌主力的防晒产品折扣和买赠力度较大,拉低了每毫升均价。整体上,外资企业并不能在市场占有率上拉开绝对的差距,只能选择更多地与本土品牌展开贴身肉搏,甚至开始用价格换市场。

而综合两大主要平台的表现来看,2024年防晒品类的价格战会更加激烈,主要表现在4个层面:

而综合两大主要平台的表现来看,2024年防晒品类的价格战会更加激烈,主要表现在4个层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四、行业趋势预测

1、人均消费远低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防晒消费国,但从人均消费和防晒产品占护肤品比重来看,我国远低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防晒用品市场仍有着空间发展广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人均消费仅为1.7美元,低于日本(5.7美元)、美国(10.2美元)和韩国(13.3美元)。另外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占护肤产品比重为6.2%,不及全球防晒占比(9.6%)。

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防晒消费国,但从人均消费和防晒产品占护肤品比重来看,我国远低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防晒用品市场仍有着空间发展广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人均消费仅为1.7美元,低于日本(5.7美元)、美国(10.2美元)和韩国(13.3美元)。另外2023年我国防晒产品占护肤产品比重为6.2%,不及全球防晒占比(9.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2、产品功能细分化趋势逐渐加强,市场越来越细分化、垂直化

随着年轻用户的需求升级,防晒产品功能细分化趋势逐渐加强,防晒市场越来越细分化、垂直化。从此前的防晒霜、太阳伞到如今的“全副武装”,甚至从单纯的功能性服饰变成了穿搭单品。根据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618”第一波开卖期间,已经售出的防晒产品品类超200个。其中防晒健身衣、户外防晒衣等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70%;防晒太阳镜及渔夫帽装备的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30%。

与此同时按消费人群细分,防晒产品可细分为女士防晒、男士防晒、婴童防晒和敏感肌防晒,其中婴童和敏感肌人群是防晒新品布局的主要方向。有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阿里平台防晒销量TOP20中,已有6个品牌推出儿童专用防晒产品,8个品牌推出敏感肌专用防晒产品,防晒矩阵趋于完善。2023年宝宝护肤品类目全年销售额同比2022年增长120.36%。其中防晒霜、防晒棒、防晒喷雾等防晒产品销售额超4.5亿,仅次于儿童乳液/面霜。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带有“儿童防晒”“婴儿防晒”的备案产品共71个,其中仅2023年新申报的数量就达到了13个。

此外按使用场景细分,防晒产品可用于日常通勤、户外运动、军训和海边冲浪,高倍防晒、防水防汗和方便补涂成为户外专业防晒的核心卖点。

3、个性化、定制化的防晒产品成为发展趋向

消费者对于防晒产品的需求持续变化,除基础的防晒功能外,消费者对产品的美白、保湿、抗氧化、舒缓以及敏感肌适用等功效越发关注。故而,个性化、定制化的防晒产品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向。

4、差异化竞争下,“防晒+”成为发展防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防晒用品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年随着消费者的防晒需求日益全面化,“防晒+”的公式开始广泛应用于主流防晒产品。例如在“防晒+抗老”方面:薇诺娜新品时光防晒提出全面防晒抗老紧致的解决方案;在“防晒+美白”当面:颐莲、达尔肤、欧诗漫等品牌推出了防晒美白双特证的产品;在“防晒+修护”方面:米蓓尔、东边野兽等品牌推出的敏感肌防晒则增加了保湿修护、舒缓等功效。

2023-2024年品牌销量TOP10卖点

排名 2023年 三大卖点 2024年 三大卖点
1 Mistine 防晒、隔离、抗衰 兰芝 防晒、保湿、控油
2 玥之秘 水晶防晒、气雾剂、无色透明 Mistine 防晒、隔离、抗哀
3 形受泉 防晒、滋润、水润 薇诺娜 防晒、学生、修护
4 BLANK ME 防晒、轻薄、水感 自然堂 防晒,提亮肤色、多重防护
5 UNNY 美白、防晒、隔离 美肤宝 美白、清爽、三合一
6 黛珂 防晒、养肤、多重防护 安热沙 防晒、光防护、防水防汗
7 春雨 防晒、保湿、水感 资菜皙 美白、保湿、气雾剂
8 婵茜 保湿、控油、学生 黛珂 防晒、养肤、多重防护
9 薇诺娜 防晒、学生、修护 美康粉黛 美白、防晒、二合一
10 安热沙 防晒、光防护、防水防汗 欧莱雅 防晒、清爽、多重防护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牙膏行业:需求由基础清洁向功能功效转变 云南白药稳居第一

我国牙膏行业:需求由基础清洁向功能功效转变 云南白药稳居第一

牙膏作为口腔护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该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但结构性升级仍驱动行业持续扩容。2020-2024年我国牙膏市场规模从339.8亿元增长至39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预计到2030年我国牙膏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牙膏市场仍处于稳健扩张周期。

2025年08月28日
中国卫浴毛巾架行业以出口为导向 艾芬达等企业紧抓智能化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卫浴毛巾架行业以出口为导向 艾芬达等企业紧抓智能化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欧美地区卫浴毛巾架需求旺盛。欧洲地区方面,根据英国、法国、德国、波兰、意大利、西班牙六个国家的采暖散热器统计数据, 2012 -2023 年期间,采暖散热器销量总体相对平稳,但卫浴毛巾架市场占有率由10.85%上升至13%左右,其中德国、意大利2023 年市场占比可达到20%左右,相当于每销售5片采暖散热器产品中就有

2025年08月27日
低价、高频“快消”属性拉动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崛起 行业亟需规范化发展

低价、高频“快消”属性拉动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崛起 行业亟需规范化发展

得益于低价、高频、强场景特征以及“快消”属性,近年在消费升级以及“懒人经济”推动下,我国一次性内裤行业快速崛起,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2-2024年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规模从107亿元增长到355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一次性内裤市场规模将达到646亿元左右。

2025年08月14日
挖掘新细分赛道 我国洗护行业线上交易额大幅增长 珀莱雅、福瑞达纷纷发力

挖掘新细分赛道 我国洗护行业线上交易额大幅增长 珀莱雅、福瑞达纷纷发力

2025年上半年,我国洗护行业线上交易额340.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67%,其中清洁、护理两个最大的细分市场都保持20%左右的增幅。同时,在消费者的基础清洁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的背景下,品牌们开始研发并满足消费者更进阶的功效需求,通过差异化的大单品建立消费者认知,提升品牌认可度。

2025年08月12日
睡眠经济崛起!我国睡眠眼罩行业正迅速出圈 突围千亿蓝海市场

睡眠经济崛起!我国睡眠眼罩行业正迅速出圈 突围千亿蓝海市场

在国际社会公认的健康标准中,充足睡眠位列第一,其次是均衡饮食与适当运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睡眠问题而烦恼。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而完全无睡眠障碍的人群仅占19%。另外《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睡眠困扰率为48

2025年08月09日
需求升级+渠道革新 我国衣物清洁市场迈入精洗时代 行业将向高端化、精致化发展

需求升级+渠道革新 我国衣物清洁市场迈入精洗时代 行业将向高端化、精致化发展

衣物清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消费品,无论经济状况如何,人们都需要洁净的衣物,同时对其消费的频次也较高。目前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超14亿人),对于洗衣粉、洗衣液等衣物清洁产品的有着广阔的需求空间。在此背景下,我国衣物清洁行业具有长期稳定市场潜力。

2025年06月09日
多次技术迭代升级 我国玻尿酸行业遭遇瓶颈 市场仍有广阔应用拓展空间

多次技术迭代升级 我国玻尿酸行业遭遇瓶颈 市场仍有广阔应用拓展空间

目前,我国玻尿酸行业应用经历三次跃迁,形成原料、医疗、护肤、食品四项领域的布局。近年来,我国玻尿酸销量持续上升,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相继涉足,但产能过剩问题随之浮现,市场价格战起,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巨头企业业绩出现下滑。不过,也有不少企业开始探寻玻尿酸业务新增长点,如布局再生类、合成类生物。整体来看,我国玻尿酸行业应用仍

2025年06月05日
我国专业护肤品行业增速迅猛 功能性、非贴片类产品为市场主流 医疗敷料极具潜力

我国专业护肤品行业增速迅猛 功能性、非贴片类产品为市场主流 医疗敷料极具潜力

按注册及监管类别划分,专业性护肤品分为医疗器械敷料及功能性护肤品两类,其中功能性护肤品占主导,医疗器械敷料极具增长潜力。按产品形式,专业护肤品分为贴片类和非贴片类,非贴片类为市场主流,但随着贴片类保持较快增长,非贴片类未来占比将有所下降。

2025年05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