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逃杀上演! 我国4S店行业加速洗牌 中升、永达等品牌各自找出路

1、4S店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4S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汽车4S店是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厂家特许授权销售店,经营模式为前店后厂。除汽车销售外,服务范围已延伸至汽车维修保养、二手车转换、洗车、美容、金融服务、保险、救援、租赁、信息咨询、汽车文化等项目。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4S店汽车销售模式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以后,大部分主流品牌的4S店,在一、二、三线城市已经完成布局。2010年以后,向四、五线城市渗透,形成强大、流畅的汽车销售网络和渠道。

2、我国汽车产业进入3000万时代,但4S店行业上演大逃杀

自202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常态化,以及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行业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产销量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进入3000万时代。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达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自202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常态化,以及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行业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产销量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进入3000万时代。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达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发展,4S店提供汽车销售服务及售后维保、保险、汽车金融等后市场服务,成为汽车产业链中直接触达消费者的最后一环,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也功不可没。

但在汽车产业繁荣的背后,4S店行业上演大逃杀。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近三年就有超5500家4S店退网,截止2023年上半年达到1400多家,创下中国车市有史以来的新高。进入2024年,目前已经超过150家4S店退市,如六月启东启粮集团11家4S店跑路,7月盐城森风集团遇困,涉及4S店超过60家。自2022年2月以来,已有浙江中通控股集团、宁波海曙博纳汽车、内蒙古紫维汽车、重庆龙华、庞大集团5家4S集团退市或破产。

但在汽车产业繁荣的背后,4S店行业上演大逃杀。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近三年就有超5500家4S店退网,截止2023年上半年达到1400多家,创下中国车市有史以来的新高。进入2024年,目前已经超过150家4S店退市,如六月启东启粮集团11家4S店跑路,7月盐城森风集团遇困,涉及4S店超过60家。自2022年2月以来,已有浙江中通控股集团、宁波海曙博纳汽车、内蒙古紫维汽车、重庆龙华、庞大集团5家4S集团退市或破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3年,我国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有27.3%,超过六成经销商完成了任务指标的80%以上。并且,汽车库存预警指数很大程度上反应出经销商的经营压力。根据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经销商的库存指数,都是在50%的荣枯线之上,其中有多个月甚至超过60%。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代表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可见经销商们的生存难度之大。

同时,2023年,我国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有27.3%,超过六成经销商完成了任务指标的80%以上。并且,汽车库存预警指数很大程度上反应出经销商的经营压力。根据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经销商的库存指数,都是在50%的荣枯线之上,其中有多个月甚至超过60%。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代表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可见经销商们的生存难度之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进入2023年,由于新车价格倒挂严重,以价换量情况明显,导致新车综合毛利率下滑。而经销商在厂家返利有关的考核指标有所放宽和价格补贴后,弥补部分新车亏损,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3年,我国经销商亏损比例达到43.5%;盈利面从2023年上半年的35.3%提升至2023年底的37.6%。

进入2023年,由于新车价格倒挂严重,以价换量情况明显,导致新车综合毛利率下滑。而经销商在厂家返利有关的考核指标有所放宽和价格补贴后,弥补部分新车亏损,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3年,我国经销商亏损比例达到43.5%;盈利面从2023年上半年的35.3%提升至2023年底的3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4S店为何被抛弃?

那么为什么4S店被抛弃?这个要从2013年7月说起,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了家特斯拉体验中心。特斯拉的直营模式,客户在体验店体验,线上下单,再到交付中心提车,打破了传统汽车零售模式,省去中间商,并且直接把体验店开在市中心、购物中心,直接触达消费者。

随后,新能源汽车兴起,理想、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效仿特斯拉,把体验店开在城市中心区的购物中心、写字楼、网红商圈。现阶段,手机厂商开始造车,如问界进了华为门店,小米汽车在小米手机门店展销。而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传统4S店的经销服务模式,对传统4S店造成极大冲击,更是改变整个行业商业模式和盈利结构。4S店最主要的收入是厂家返点和售后服务,而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时代,盈利结构逐渐被彻底改变。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抢走了多数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并且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让传统4S店的生意雪上加霜。毫无疑问,2023年绝大部分4S店生存情况肯定是进一步恶化。例如,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老板沈峰名下的盐城森风肯德汽车有限公司750万元的股权,在2024年6月24日被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冻结,冻结期限为三年;仅老板名下的三家公司拖欠税款已超过千万,包括森风集团有限公司欠税496万,森风集团南京投资有限公司欠税306万,森风集团盐城允升汽车有限公司欠税468万;涉及数十万售后保有客户的保养套餐和储值费用被挪作他用,大量车主的买车款也被卷走。

4、4S店品牌各找出路,出海、多样化服务内容与新能源厂商合作等

卖车是汽车经销商的最核心收入来源,但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去库存回笼资金的压力增大,新车销售盈利能力困难,而售后等增值服务却成为新增长点,维修服务、佣金代理以及汽车租赁等业务收入规模虽远不及卖车,但毛利率分别为31.72%、76.14%和56.82%。

随着我国传统燃油车销量逐渐萎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传统4S店也正在积极各自找出路,与各大新能源品牌接触,以寻求转型突破的机会。例如,广汇汽车积极参与新能源市场布局,截至2023年底已与20多个新能源品牌建立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已申请成功47家店面,正在申请20家。

在出海方面,2022年,红旗E-HS9已入驻迪拜警方车队;长城汽车坦克300在中东地区上市,2023年坦克500在阿联酋等地陆续上市,2023年初长城汽车在中东的首家配件中心在阿联酋启动运营;比亚迪2023年3月宣布与阿联酋汽车经销商Al-Futtaim合作,并于6月面向当地市场正式推出元Plus(海外称BYD ATTO 3);2024年2月22日,小鹏汽车宣布与阿联酋经销商集团Ali&Son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从Q3开始在阿联酋销售小鹏G6和G9两款SUV车型,是搭建在小鹏SEPA 2.0“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上的产品。

在服务内容方面,目前,不少4S店推出0元试驾几天、按摩服务、免费咖啡和下午茶、举办各种手工活动等等。例如,中升控股将业务拓展的重点放在二手车领域,并且高度重视售后及精品业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升控股69.70亿元的毛利润中,新车销售仅贡献8.66亿元,毛利率1.3%,而售后及精品业务毛利高达57.71亿元,毛利率47.2%;二手车销售毛利3.33亿元,毛利率6.5%。同时,中升豪华汽车销量为140238台,同比虽然下降2.5%,但销售占比提升至62.6%,这也意味着豪华车车主普遍有能力且有意愿为高价值配套服务买单。

中升控股销售网点结构

分析指标

2023H1

2022H1

2021H1

营业网点

416

417

386

豪华品牌营业网点

267

261

229

豪华品牌营业网点占比

64.2%

62.6%

59.3%

中高端品牌营业网点

149

156

157

覆盖省市自治区个数

25

25

2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与时俱进,探索4S店行业未来发展之路

汽车4S店是一种集“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场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直营模式兴起,虽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有利于降低售价,但库存和店面租金、人员等成本较高,如小鹏和蔚来由于资金压力,选择“直营+授权”两条腿走路。

在业绩方面,在汽车厂商直接下场干销售的情况下,中升集团虽依旧位居行业第一,但北汽鹏龙、上汽销售已经强势晋级行业前十,而且中升控股要想持续成长的难度很大。

因此,对于现有企业而言,必须开启年轻化,改变营销模式,也可以将体验店开在市中心区,同时在当前的短视频时代、社区种草时代、新能源汽车时代,年轻消费者是消费主力军,4S店需与时俱进,借助多元化媒体宣传,才能坚守市场。(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