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增长 国内需求不足 但出口需求旺盛

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等)、动物油(如鱼油、猪油、牛油、羊油等)、废弃油脂或微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1.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欧盟是全球最大市场

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问题。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近年来欧盟、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区和国家积极推动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消费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生物柴油消费量出现些许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正向增长态势,2022年上升至4175万吨,同比增长3.68%。其中,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费地区,2022年占比超过30%。

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问题。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近年来欧盟、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区和国家积极推动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消费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生物柴油消费量出现些许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正向增长态势,2022年上升至4175万吨,同比增长3.68%。其中,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费地区,2022年占比超过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生物柴油产能产量持续增长,但存在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柴油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9月,全国第一家生物柴油生产工厂才在河北武安市正式建成投产,自此拉开了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的序幕。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产能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分别上升至454万吨和2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66%和2.8%。但伴随着产能扩张,其产能利用率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降至48.46%。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严格控制利用植物油来生产生物柴油,再加上微生物油脂提取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废弃油脂是我国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由于废弃油脂市场呈现“小散乱”的格局,不少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难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对生物柴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未来,随着我国废弃油脂市场逐渐规范,生物柴油原材料供应有望更加稳定。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柴油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9月,全国第一家生物柴油生产工厂才在河北武安市正式建成投产,自此拉开了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的序幕。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产能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分别上升至454万吨和2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66%和2.8%。但伴随着产能扩张,其产能利用率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降至48.46%。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严格控制利用植物油来生产生物柴油,再加上微生物油脂提取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废弃油脂是我国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由于废弃油脂市场呈现“小散乱”的格局,不少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难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对生物柴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未来,随着我国废弃油脂市场逐渐规范,生物柴油原材料供应有望更加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生物柴油表观消费量低,政策利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

由于生物柴油在我国的推广时间较短,目前其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内需不足,大多数产品都用于出口。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我国生物柴油表观消费量始终低于70万吨,2023年达到50.12万吨,同比下降23.23%。

由于生物柴油在我国的推广时间较短,目前其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内需不足,大多数产品都用于出口。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我国生物柴油表观消费量始终低于70万吨,2023年达到50.12万吨,同比下降23.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仍处于试点阶段。根据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的通知》,北京市海淀区、山东省德州市等19个市、区、县以及3家企业共22个项目被允许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有利于拓展国内生物柴油的应用场景,助力释放内需活力。同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利好推动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能源革命与“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我国生物柴油内需市场有望全面打开,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按照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原则,提升燃料乙醇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燃料。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支持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接入油气管网,探索输气管道掺氢输送、纯氢管道输送、液氢运输等高效输氢方式。
2023年10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积极有序发展以废弃油脂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生物质液体燃料。
2024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国家发展改革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 有序开展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推广应用。
2024年3月 国家能源局 关于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的通知 北京市海淀区、山东省德州市等19个市、区、县以及3家企业共22个项目被允许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拓展国内生物柴油的应用场景,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
2024年3月 国务院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规范,逐步扩大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生物柴油动力、绿色甲醇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2024年5月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三部门 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推动LNG、生物柴油动力船舶在具备条件的沿海、内河航线应用,支持纯电池动力在中小型、短距离内河船舶试点应用,支持船舶探索开展箱式电源等可移动设备换装模式试点应用,逐步扩大绿电、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完善客运船舶重大改建政策,实施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激励措施,保障电力、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供应能力。鼓励探索建立区域性船舶全面新能源化先行示范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生物柴油出口需求旺盛,净出口量逐年增长

2020年之前,我国是生物柴油净进口国,但是随着国内生物柴油产量不断增长,我国也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进口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我国进口量达到25.12万吨,同比下降18.36%;出口需求则持续旺盛,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由2018年的31.4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95万吨;净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由82.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69.88万吨。

2020年之前,我国是生物柴油净进口国,但是随着国内生物柴油产量不断增长,我国也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进口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我国进口量达到25.12万吨,同比下降18.36%;出口需求则持续旺盛,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由2018年的31.4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95万吨;净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由82.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69.8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在产量中的占比超过70%,2023年达到88.64%,生物柴油市场支撑主要来源于外需,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此外,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量在产量中的占比超过70%,2023年达到88.64%,生物柴油市场支撑主要来源于外需,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与长时储能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近两年来,受行业广阔前景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积极布局赛道并加快产能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