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下滑 但行业产量回升 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磨削或特种加工方法加工各种金属工件,使之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床(手携式的除外)。金属切削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模具、工程机械等领域。

一、金属切削机床是使用最广泛、数量最多机床类别,在工业母机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金属切削机床是金属加工领域下游应用最广泛、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工业母机产品,在工业母机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业母机是"制器之器"和"强国之基”,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虽然2022年受到全球供应链格局不稳定、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小幅下滑。但进入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制造业发展向好,我国工业母机产业恢复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达3688.4亿元,同比增长4.9%。

金属切削机床是金属加工领域下游应用最广泛、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工业母机产品,在工业母机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业母机是"制器之器"和"强国之基”,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虽然2022年受到全球供应链格局不稳定、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小幅下滑。但进入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制造业发展向好,我国工业母机产业恢复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达3688.4亿元,同比增长4.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工业母机产业中,金属切削机床处于领先水平。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来看,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企业数量最多。根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公示的五批工业母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2家。

目前在工业母机产业中,金属切削机床处于领先水平。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来看,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企业数量最多。根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公示的五批工业母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2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从创新水平来看,金属切削机床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最多。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工业母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中,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总数量最多,达到231项。

另外从创新水平来看,金属切削机床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最多。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工业母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中,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总数量最多,达到231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产业规模连续两年下滑,但在工业母机产业中仍占据最大份额

作为金属加工领域下游应用最广泛、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工业母机产品,自2022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恢复不如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连续两年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达1669.7亿元,同比下降5.8%,但较上年度降幅收窄0.4%。

作为金属加工领域下游应用最广泛、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工业母机产品,自2022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恢复不如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连续两年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达1669.7亿元,同比下降5.8%,但较上年度降幅收窄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连续两年下滑,但在工业母机产业中,其占比仍然最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占全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45.3%,仍居首位。

虽然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连续两年下滑,但在工业母机产业中,其占比仍然最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金属切削机床产业规模占全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45.3%,仍居首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产量回升,华东、华南区域是目前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主要生产区域

金属切割机床是机械加工、金属制造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进入2023年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恢复,产量呈现回升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属切割机床产量为61.3万台,同比增长6.4%。2024年1-5月我国金属切割机床产量为27.3万台,同比增长4.2%。

金属切割机床是机械加工、金属制造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进入2023年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恢复,产量呈现回升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属切割机床产量为61.3万台,同比增长6.4%。2024年1-5月我国金属切割机床产量为27.3万台,同比增长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各大区产量分布来看,华东、华南是目前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主要生产区域。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市场中,华东区域占比最大,约为59.12%;其次是华南区域,占比为24.00%。

从各大区产量分布来看,华东、华南是目前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主要生产区域。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市场中,华东区域占比最大,约为59.12%;其次是华南区域,占比为24.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不包含港澳台)

四、出口额持续上涨,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由于国际产业竞争态势影响,进口高端机床普遍面临“位移锁定”的问题,使得我国工业母机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持续提高。在此环境下,自2021年以来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出口额持续上涨,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出口额达60.0亿美元,同比增长7.9%;进口额为46.7亿美元,同比下降16.77%。

近年来由于国际产业竞争态势影响,进口高端机床普遍面临“位移锁定”的问题,使得我国工业母机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持续提高。在此环境下,自2021年以来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出口额持续上涨,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出口额达60.0亿美元,同比增长7.9%;进口额为46.7亿美元,同比下降16.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智能养老设备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重点推进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发展。例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养老体系的三大核心指标,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强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起重机械是一类物料搬运机械,其应用场景多元,包括建筑工程、港口码头、制造业、矿山、电力、交通运输和物流等。近年来随着风电、新能源基建、港口物流及大型工业项目需求释放,全球起重机械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混凝土机械是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导致混凝土机械销售额收缩。2020-2024年,全球混凝土机械销售额由109亿美元下降至64亿美元。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2024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的背景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展现出了恢复性增长态势。尽管受低基数效应减弱的影响,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步伐。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消防安全保障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消防产业逐渐摆脱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系统的行业。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2018-2023年间,我国螺杆空压机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和产量分别实现4.9%和4.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当前“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减排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叠加下游客户对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正加速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