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聚焦大单品! 我国美妆行业规模恢复增长 拓品类、多品牌矩阵等成发展方向

1、定义及概述

根据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美妆(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2、我国美妆行业规模恢复增长,国货美妆规模首超外资品牌

受消费意识觉醒、以及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新兴电商渠道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下,带动美妆市场活力爆发。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5.1%。

受消费意识觉醒、以及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新兴电商渠道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下,带动美妆市场活力爆发。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5.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珀莱雅、薇诺娜、韩束等国货美妆品牌,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渠道的布局和营销的推广,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实现销售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并且在2023年超越外资品牌。数据显示,2023年国货美妆市场份额达50.4%,首次超过外资品牌。同时,根据相关资料,2022年,中国国货美妆市场规模达到2471亿元,2017-2022年CAGR为11.0%,预计2022-2027年将以11.1%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于2027年达到419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珀莱雅、薇诺娜、韩束等国货美妆品牌,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渠道的布局和营销的推广,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实现销售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并且在2023年超越外资品牌。数据显示,2023年国货美妆市场份额达50.4%,首次超过外资品牌。同时,根据相关资料,2022年,中国国货美妆市场规模达到2471亿元,2017-2022年CAGR为11.0%,预计2022-2027年将以11.1%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于2027年达到419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2022-2023年双11国货护肤类市占率由20%提升至38%,彩妆类由25%提升至33%。在2023年线上销量TOP20品牌中,国货品牌占7席,外资占13席。其中,国货品牌排名前5的品牌依次是珀莱雅、薇诺娜、韩束、欧诗漫、自然堂,而外资品牌位列前5的分别是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玉兰油、SK-II。

2023年我国线上美妆销量TOP20品牌

品牌

GMV(亿元)

同比

欧菜雅

108.78

-0.78%

兰蔻

84.64

6.60%

雅诗兰黛

78.90

-9.15%

珀莱雅

75.41

44.49%

玉兰油

61.21

33.22%

SK-II

60.73

-5.80%

海蓝之谜

50.71

18.79%

薇诺娜

49.63

20.749%

韩束

42.28

120.91%

赫莲娜

40.35

35.23%

欧诗漫

38.25

30.71%

资生堂

34.91

-16.68%

自然堂

34.54

-2.57%

31.08

-43.05%

科颜氏

29.41

-14.44%

谷雨

29.10

96.34%

娇韵诗

27.51

29.94%

修丽可

24.27

17.36%

蜜丝婷

22.08

77.69%

花西子

21.80

-5.3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大单品成为各大美妆品牌追逐点,成为行业发展关键点

而国货美妆市场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国货品牌在产品质量、宣传营销、审美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再加上消费者对国货品牌及产品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国货品牌认知度的提高。近几年,随着健康护肤理念深化普及、社交媒体种草模式和“成分党”的兴起,消费者对肌肤健康的关注度提升,珀莱雅、薇诺娜等品牌从护肤领域出发,在研发、渠道和营销上,打造出差异化的美妆品牌,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大单品则成为各大品牌所采用的应用策略。像海外大集团欧莱雅旗下的雅诗兰黛从1982年推出“小棕瓶”特润修护肌透精华露,至今仍是品牌的代表性产品,还有赫莲娜黑绷带、修丽可AGE占据30%高浓度+高价格定位,其次是羽西鎏金、兰蔻菁纯、科颜氏紫玻A、理肤泉B5等5-20%浓度不等,焕新成分20%玻色因PRO也应用于大众线巴黎欧莱雅20霜,产品价位从300-4000元不等。

欧莱雅旗下主要品牌玻色因产品价格(元)

产品名

玻色因浓度

规格

售价

赫莲娜黑绷带面霜

30%

50ml

3880

兰蔻菁纯面霜

10%

60ml

2870

修丽可AGE面霜

30%

48ml

1830

修丽可紫米精华

10%

30ml

1020

YSL玻色因精华

10%

30ml

950

科颜氏紫玻A面霜

9%

50ml

690

羽西鎏金面霜

21%

50ml

660

巴黎欧莱雅20

20%Pro

50ml

529

理肤泉玻尿酸B5抗皱精华乳

8.6%Pro

40ml

420

欧莱雅小蜜罐

未披露(Pro

60ml

359

欧莱雅复颜紫熨斗眼霜

5%

30ml

339

美即补光瓶精华液

5%

30ml

1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中国品牌方面,珀莱雅紧跟护肤领域“抗老”、“早C晚A”等大热概念,成功打造爆品红宝石精华和双抗精华。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主品牌珀莱雅营收能够达到71.77亿元,占总营收的八成,同比增长36.36%,大单品成为业绩亮点。同时,上美股份(韩束)大单品—红蛮腰系列在抖音成为爆款,品牌全年在抖音GMV约达33.4亿元,同比增长约374.4%,大单品策略实现逆袭。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上美股份的营收增速达到56.6%,为41.91亿元;毛利为30.19亿元,同比增长77.7%;同时归母净利润猛增213.5%至4.61亿元;同时,2023年主品牌韩束的营收达到30.9亿元,同比增长143.8%,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了73.7%。

当然,大单品所以成为爆款也离不开产品核心研发卖点,如珀莱雅“早C晚A”和韩束红蛮腰系列均以“肽”为核心成份,而薇诺娜则主打草本成份做修护。同时,各大品牌充分挖掘消费者需求,为不同肤质、不同要求打造不同功效的产品,如抗敏、祛痘、美白、抗衰等满足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的需求。

国内美妆品牌核心成分

类别

核心成分

主要功效

核心产品

珀莱雅

虾青素

抗氧化、糖化

双抗精华

六胜肽、A

抗皱抗衰

红宝石精华

贝泰妮

马齿苋

修护

舒敏保湿特护霜

熊果苷

美白

熊果苷美白精华液

青刺果油

修护

舒敏保湿修护精华液

华熙生物

玻尿酸

补水保湿

夸迪次抛

丸美股份

双胶原蛋白

抗皱抗衰

胶原蛋白系列

富勒烯

抗皱抗衰

胶原蛋白眼霜

巨子生物

重组胶原蛋白

抗皱、保湿

可复美、可丽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美妆行业未来发展之路

打造大单品之后,各大美妆品牌该如何走接下来的道路呢?开拓产品品类、打造多品牌矩阵、布局海外市场成为紧随其后的一步。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美妆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在产品品牌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逐渐多样化,美妆品牌也要提供更多样化产品来维持市场占位。例如,在肤质方面,不同肤质有不同需求,专注某一肤质人群品牌往往能提供更专业和个性化的产品,如珀莱雅旗下的品牌悦芙媞,定位“油皮护肤专家”,主要针对的就是年轻油性肤质人群;在人群定位方面,婴童护理无疑是最具有潜力的细分赛道,如贝泰妮旗下婴童护理品牌“薇诺娜宝贝”,在2023年收入达1.50亿元,上美股份推出儿童护理品牌红色小象以及针对儿童皮肤敏感的功效护肤新品牌newpage一页。

在多品牌矩阵方面,洗护、食品等成为品牌竞相入局的赛道。例如,珀莱雅推出的品牌off&relax,在2023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15亿元,同比增长率达71.17%。同时,2024年4月珀莱雅再次推出新品牌“惊时”,进一步拓展其洗护产品线。而福瑞达旗下的品牌“即沐”、上美集团的品牌“2032”以及华熙生物的“XLAB熙所”等也在洗护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此外,华熙生物开始就开始跨界食品,先后做过辅助睡眠的食品,添加进玻尿酸成份的饮用水等等。

而去年开始爆火的AI大模型也在美妆行业得到应用。AI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组织管理和产品研发效率,还能在To C应用AI技术。比如,花西子等品牌通过和技术服务商合作推出过“虚拟试妆”功能,即用AR技术在屏幕上,让用户们在线上尝试不同的化妆风格;贝泰妮上线AI小程序去做皮肤状态检测,让用户通过小程序就能获得一整套产品搭配和使用推荐单。

在国内美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寻找新增量,海外市场成为最重要策略之一。例如,花西子运用东方美学,并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品牌,通过极具东方特色的产品外观和生动的品牌故事成功吸引了海外消费者的目光。在渠道方面,2021年花西子首先登陆日本亚马逊,旗下同心锁口红首日便取得了口红销量小时榜Top3的好成绩,同年6月,花西子入驻shopee,同时开始了品牌的海外社媒营销;2023年2月在日本知名美妆线下集合店Cosme东京旗舰店开设线下快闪店,并于2023年8月入驻新宿伊势丹开出首家季节限定线下店。研发方面,花西子在2019年就搭建了“国际化质检体系”,对标中国标准、欧盟标准、日本标准、美国EWG等,打造了极为严格的“花西子标准”,为品牌国际化做足了铺垫。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消费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国际大牌不断推出新品牌和新产品,对国货美妆品牌造成极大地挑战和压力。因此,各大国货品牌要积极探索多种玩法,打造出核心大单品和多品牌矩阵,利用自身品牌定位、运营水平能力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美妆行业站稳脚跟,并且布局海外市场,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国产企业“后来居上” 特色植物原料将成为竞逐焦点

我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国产企业“后来居上” 特色植物原料将成为竞逐焦点

因此近年随着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也带动了化妆品原料需求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化妆品原料产量和需求量分别达92万吨和90.15万吨,市场规模达110.74亿元。预计到2023年我国化妆品原料需求总量将达到99.38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122.38亿元。

2024年05月31日
我国洗护行业规模有望稳健复苏 国货品牌正打造微生态、胶原蛋白等新赛道

我国洗护行业规模有望稳健复苏 国货品牌正打造微生态、胶原蛋白等新赛道

进入2021年,我国洗护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是未来有望稳健复苏。根据数据,2023年,中国洗护市场规模达635.8亿元,同比下降0.06%,预计2024年后增速有望逐步回正,2023-2028年复合增速为3.45%。

2024年05月27日
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正处普及与国际化阶段 成人失禁用品将是一片蓝海

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正处普及与国际化阶段 成人失禁用品将是一片蓝海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内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已成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成为了全球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零规模达1488.08亿元,预计2023年这一规模有望达到1650亿元。

2024年05月24日
聚焦大单品! 我国美妆行业规模恢复增长 拓品类、多品牌矩阵等成发展方向

聚焦大单品! 我国美妆行业规模恢复增长 拓品类、多品牌矩阵等成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2023年国货美妆市场份额达50.4%,首次超过外资品牌。同时,根据相关资料,2022年,中国国货美妆市场规模达到2471亿元,2017-2022年CAGR为11.0%,预计2022-2027年将以11.1%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于2027年达到4191亿元。

2024年05月23日
我国面部精华行业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国货品牌正崭露头角成新兴力量

我国面部精华行业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国货品牌正崭露头角成新兴力量

尤其是自2023年年初以来,市场进入“恢复之年”,护肤品行业表现亮眼,呈现良好复苏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中国护肤品滚动年度(MAT)销售额达3253亿元,全渠道同比增长1.9%,其中线上增速高达7.9%,对比历年数据的规模和走势,护肤品市场仍有扩大空间。

2024年05月23日
我国护手霜已成为人们日常护肤必备品之一  行业内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我国护手霜已成为人们日常护肤必备品之一 行业内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个人护理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手部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推动了手部护理市场的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手部护理市场整体相较上一年有明显增长。在京东平台,手部护理类产品累计销量超过710万件,同比增长约58%;销售额超过2.4亿元,同比增长约38%。

2024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