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子纸行业:电子纸标签为下游主流产品 电子纸平板、电子纸数字标牌增长速度快

电子纸和LCD对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电子纸技术实际上是一类技术的统称,多是采用电泳显示技术作为显示面板,其显示效果接近自然纸张效果,免于阅读疲劳。相比于需要背光模组或自发光的LCD或OLED等显示屏幕,电子纸的反射式显示方式不伤眼、无闪烁,且可视角度几乎达到180°,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作为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热门板块,电子纸市场发展不断提速。

电子纸和LCD对比

类别 电子纸(E-Paper) LCD
厚度 约1mm 约7mm
屏幕材质 采用玻璃或塑料两种屏幕 只有玻璃屏幕
阳光下可读性 电子纸在阳光下易于阅读 LCD难以在阳光下阅读
便携性 重量轻,携带更方便 较重(有玻璃屏幕和电源系统)
电源要求 不带电可无限保存文字和图像 需要电源来保存图像
可视角度 电子纸的视角为180 LCD只能从屏幕正前方进行最佳查看
像素可见性 使用光反射使像素可见 使用背光照明来提高像素可见性
商业示例 Amazon Kind1e 2、Touch 三星、索尼和LG液晶电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子纸市场规模

2021-2023年全球电子纸市场规模由31亿美元增长至70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电子纸市场规模将达203亿美元。

2021-2023年全球电子纸市场规模由31亿美元增长至70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电子纸市场规模将达203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电子纸下游产品

电子纸在多个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除了零售消费领域之外,办公、仓储、工厂、教育等多个业态都成为电子纸产业市场渗透的重点领域。

1.电子纸标签

电子纸标签为电子纸主要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零售领域。作为最大出货量的品类,电子纸标签市场的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整个上游模组厂商的出货走向。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纸标签占电子纸终端出货量的92.6%,较2022年下降2.4个百分点。

电子纸标签为电子纸主要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零售领域。作为最大出货量的品类,电子纸标签市场的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整个上游模组厂商的出货走向。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纸标签占电子纸终端出货量的92.6%,较2022年下降2.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标签尺寸方面,整体来看,电子纸标签仍然以小尺寸为主流。2-3寸的电子纸标签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58.3%,主要由于该尺寸段是匹配货架间隔最合适的尺寸段。3寸以上的电子纸标签应用相对较少,但应用速度正不断加快,2023年市场份额达28.8%,较2022年提升了5.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电子纸平板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向纵深部署,叠加低碳环保、无纸化办公等政策因素,电子纸应用持续扩充至办公场景,根据数据,2023年,电子纸平板出货量达1254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17.2%。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向纵深部署,叠加低碳环保、无纸化办公等政策因素,电子纸应用持续扩充至办公场景,根据数据,2023年,电子纸平板出货量达1254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17.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电子纸数字标牌

在电子纸的彩色化和大型化趋势下,电子纸数字标牌近年来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更快速的发展。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电子纸数字标牌出货量为12.7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9.6%;预计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16.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30%。

在电子纸的彩色化和大型化趋势下,电子纸数字标牌近年来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更快速的发展。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电子纸数字标牌出货量为12.7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9.6%;预计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16.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下丰富的形貌、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硫化锌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39亿元。

2025年08月16日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不断投入,以及日韩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中国大陆地区在2017年首次成为全球高世代产能最大地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G5及以上LCD产能面积(以下简称“全球LCD产能”)中预计占比达到65.2%;预计2025年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

2025年08月16日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以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LG陆续关停LCD产线,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两大主流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占比14.51%。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主流厂商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韩国厂商主要包括三星、LG,它们采用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具备较强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但基本不对外服务。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经过系列并购整合后,目前中国台湾仅剩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规模较大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形成

2025年08月16日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