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动力电池淘汰潮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市场竞争呈现“小散乱”局面

动力电池迎淘汰潮,批量电池替换将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指对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使用过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的过程。通过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以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减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破坏,同时降低新电池生产的成本。此外,动力电池回收还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按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推算,2023年我国将迎来第一波动力电池淘汰潮。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锤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1.6GWh,三元电池退役量将达到100.8GWh,批量电池替换将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按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推算,2023年我国将迎来第一波动力电池淘汰潮。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锤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1.6GWh,三元电池退役量将达到100.8GWh,批量电池替换将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由58.3亿元增长至204亿元,预计2027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将达5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9%。

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由58.3亿元增长至204亿元,预计2027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将达5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磷酸铁锂电池适用于梯次利用,三元电池适用于直接拆解回收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式分为梯次回收和拆解回收。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将电动汽车上性能下降到初始性能80%以下的电池退役、检测,然后将性能较好的电池筛选重组后在使用条场合进行二次利用,常用于储能、电信基站与低速电动车领域。动力电池拆解回收是将直接报废和梯次利用后的锂电池集中回收,通过物理、化学等回收处理工艺将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如锂、钴取出来,应用于电池再造。

磷酸铁锂电池适用于梯次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多呈缓慢衰减趋势,当电池容量衰减到80%后,从汽车上退役下来的磷酸铁锂电池仍有较多循环次数,因此具备较高梯次利用价值。

三元电池适用于直接拆解回收。三元电池的原材料中含有高价值的金属元表,其拆解回收价值远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另外,三元电池循环次数在2500次左右时,电池容量衰减到80%此后,其相对容量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呈现迅速衰减趋势,梯次利用价值极低。

三元电池适用于直接拆解回收。三元电池的原材料中含有高价值的金属元表,其拆解回收价值远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另外,三元电池循环次数在2500次左右时,电池容量衰减到80%此后,其相对容量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呈现迅速衰减趋势,梯次利用价值极低。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小、散、乱市场竞争局面将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方向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按照回收主体,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参与者可划分为汽车厂商(渠道、物流优势较大)、电池厂(渠道优势、资源自主)、回收企业(技术占优,回收渠道较薄弱)和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四类。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参与者分类

回收主体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第三方综合利用企业 动力电池产业联盟
回收成本 较高 较高
回收效率 较高 较高
管理要求 较低
运作模式 较大 较大
信息反馈 较快 较快 较慢
产品类型 本品牌的产品 生产的产品为主 范围广 范围广
风险承担 汽车生产企业 电池生产企业 综合利用企业 联盟成员
服务范围 较广 较广 区域性 区域性
难易程度 较难
典型案例 奔驰、特斯拉、比亚迪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 光华科技、天奇股份、个旧圣比和 中国铁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格局暂时呈现“小、散、乱”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动力电池“身份证”维护追溯尚未畅通,回收政策尚未完善,同时回收电池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导致行业内小作坊数远多于正规回收企业,2023年1月10日在工信部累计发布的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中,累计上榜企业的数量仅超80家,正规回收企业数量有限且龙头企业也尚未出现;由于缺乏强制性政策,企业在上报数据时存在信息严重滞后、不完整和问题,同时方案也未明确电池回收的权责关系,导致行业无序竞争;另外,目前的政策法规对车主如何处理电池并没有约束力,导致退役动力电池以高价的形式流向了非正规回收渠道,小作坊在电池回收利用中,放弃了检测、放电等多项关键环节,同时操作人专业培训,因此在运营成本上较正规企业低,从而在议价权和电池收购成本上有更多空间,与正规企业产生恶性竞争。

不过,鉴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头部企业在渠道、技术、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将由“小、散、乱”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方向发展。此外,近年国家相关政策持续规范行业标准,严格落实管理,在此背景下,回收能力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加速出清,市场将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代表企业布局情况

企业 布局情况
格林美 2015年,公司在全球率先提出与倡导公司全面升级“动力电池收-梯级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一动力电池包再造”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并率先建成全球先进的废旧电池综合利用工厂。
天奇股份 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核心子公司天奇金泰阁深耕废旧电池回收业务二5 十余年,专注于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具有丰富的经验及资源。
赣锋理业 公司旨在利用不断增长的退役锂电池数量,成为全球锂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未来规划中,公司将建立每年可回收10万吨退役锂电池的大型综合设施。
天赐材料 目前已设立天赐资源循环公司,并开展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的建设工作。
宁德时代 公司依托子公司广东邦普,与客户携手打造“ 电池生产一→使用-→梯次利用一回收与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实现镍钴锰锂等资源的循环利用。
光华科技 与格力金合作建设锂离子废旧电池综合利用产线,形成年产过10万吨的锂电池材料产能。
南都电源 公司子公司华铂新材料首期年处理2.5 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公司锂电池从产品、运营服务、梯次利用、废旧电池回收到再利用的产品闭环初步形成。
雄韬股份 公司拟投资8.5亿元在湖北赤壁新建锂电池回收回收项目
华友钻业 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循环回收业务,子公司华友衢州和资源再生分别进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第二批次。
超越科技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德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投资建设6万吨/年报废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4亿元。
骆驼股份 公司动力锂电池回收工厂正在按计划建设中,并提前开展了体系建设等合规工作,已与14家回收公司、7家拆解厂、4家行业协会建立废旧电池采购关系。
道氏技术 公司龙南基地规划一期建设年产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
超频三 公司拟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建设“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前驱体/碳酸锂-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生产基地。
浙富控股 公司规划的“4万吨/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拆解项目”已完成备案,新增废旧动力蓄电池拆解生产线4套,年拆解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基电池4万吨。
迪生力 子公司广东威玛新能源锂电池回收处理资源化利用第一期生产线已进入正常生产运行。
百川股份 公司在宁夏基地投资建设了锂电资源化利用项目,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利用。
中化国际 公司通过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建设3000吨锂电回收中试线,积极布局回收资质和渠道。
中伟股份 子公司贵州循环被列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
厦门特业 公司及公司权属企业赣州豪鹏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发布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
上汽集团 2018年3月22日,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次双方拟进一步 深化合作,探讨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
北汽蓝谷 公司子公司蓝谷智慧能源于2020年入选《新能源汽车废旧劢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已与合作企业建立起电池回收-检测评估-梯次利用-电池拆解体系。
科力远 在理电回收领域,公司子公司金科公司已通过合资参股的方式,开展理电池的回收、拆解、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发、生产、销售。
海印股份 公司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增资江苏奥盛新能源,拓展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服务。
金圆股份 公司子公司新金叶已开展废旧电池回收业务规划布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锂电池结构件市场 “一超一强”竞争格局凸显 锂电池出海需求机遇释放

我国锂电池结构件市场 “一超一强”竞争格局凸显 锂电池出海需求机遇释放

我国锂电池结构件行业已形成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驱动下,行业随锂电池出货量高增快速扩张,2019-2023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7.20%。当前行业呈现科达利与震裕科技“一超一强”格局,2024年CR4升至49.73%,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内锂电池企业海外布局推进叠加海外需求增长,为锂

2025年11月20日
我国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 已进入规模化装车“倒计时”阶段

我国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 已进入规模化装车“倒计时”阶段

与全固态电池相比,半固态技术并未脱离液态电池技术框架,是短期内能够迅速普及、基本不增加成本且可直接利用现有产线的解决方案——其生产工艺可兼容现有锂电池产线的70%以上,车企无需彻底重构生产线,仅需对极片制备、封装等环节进行改造,大幅降低了产业升级成本。

2025年11月20日
动力与储能双极驱动 我国涂层电池箔行业迎百万吨增长空间 头部效应初显

动力与储能双极驱动 我国涂层电池箔行业迎百万吨增长空间 头部效应初显

涂层电池箔作为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核心材料,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能源汽车普及与储能系统建设的双轮驱动下,行业需求持续爆发,产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32.5万吨飙升至2029年的135.4万吨。与此同时,市场已形成鲜明的“金字塔型”竞争格局,具备一体化产能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正加速扩产,市场份额持续集中,行

2025年11月20日
全球钼资源稀缺性凸显 供需紧平衡基本面下国内钼价震荡上行

全球钼资源稀缺性凸显 供需紧平衡基本面下国内钼价震荡上行

当前全球钼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2021以来,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经济逐步向好,环保趋严制约供应端扩产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导致钼供需缺口增长,且这一缺口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钼总产量为29.02万吨,消费量为29.41万吨,供需缺口增长到了-0.39万吨。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钼金属产

2025年11月19日
从“特供”到“普适” 我国纤维增强材料光伏边框行业增长动力充足

从“特供”到“普适” 我国纤维增强材料光伏边框行业增长动力充足

在“双碳”战略的强劲驱动下,中国光伏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已达277.17GW,组件产量突破627.5GW,这为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辅材,占比成本约9%的边框,正迎来一场由材料创新引领的深刻变革。

2025年11月18日
再生铅行业面临原料供给和需求下行压力 反内卷促市场洗牌 低度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再生铅行业面临原料供给和需求下行压力 反内卷促市场洗牌 低度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循环经济,再生铅逐渐主导铅产业。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再生铅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超过60%。

2025年1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