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车企布局为半固态电池行业规模化提供充足想象空间 2030年需求量将超60GWh

1、半固态电池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固态电池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锂离子电池根据电解质不同可以分类为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两类。固态电池包括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是液态锂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阶段,半固态电池的装车量产,能够提供一个缓冲阶段,为全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提前布局打下基础。半固态电池电芯中固态电解质和液态电解质均存在,电解液含量占比在5%-10%;固态电池由于固态电解质具有不易燃性、耐高温、无腐蚀和不挥发等特点。

锂离子电池分类

名称

定义

液态锂电池

电芯在制造过程中只含有液态电解质,不含有固态电解质,包括液态锂离子电池和液态金属锂电池。

凝胶电解质锂电池

属于液态锂离子电池范畴,电芯中液态电解质以凝胶电解质形式存在,不含固态电解质。

半固态电池

电芯中固态电解质和液态电解质均存在,液态电解质的质量或体积的比例相对较大,电解液含量占比在5%-10%

准固态电池

电芯中固态电解质的质量在电芯中较高或者体积较大,同时含有少量液态电解质,电解液含量占比在0%-5%

混合固液锂电池

电芯中同时存在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前述半固态、准固态、固态电池等均为混合固液锂电池的一种。

全固态电池

电芯由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材料构成。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电芯不含有任何质量及体积分数的液态电解质,也可称为“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能够充放电循环的可进一步称为“全固态锂二次电池”或“全固态电解质锂二次电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半固态电池落地能见度高,国产企业布局遥遥领先

半固态电池保留隔膜与部分电解液,工艺设备与液态电池的重合度较高,能套用现有的成熟产业链,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落地。因此,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辉能科技等国产企业选择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阶段产品,积极进行研发与产能布局。目前,经过装车验证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368Wh/kg,相较于成熟高镍三元电池提升40%左右,截至2023年底国内公开发布的半固态电池产能规划合计已达240GWh。

液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性质对比

性质

液态锂电池

半固态电池

全固态电池

电解质类型

液态电解质

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包括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类型)

负极材料

石墨负极或硅碳负极

石墨负极或硅碳负极

石墨负极、硅碳负极、金属锂

隔膜

有隔膜

有隔膜,并涂覆固态电解质材料

无隔膜

安全性能

安全性相对较差

安全性有所改善

安全性高

能量密度

可达300Wh/kg

可达400Wh/kg

可达500Wh/kg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主要企业半固态电池布局

电池企业

半固态布局进展/目标

能量密度(Wh/kg

产能规划

卫蓝新能源

202211月首颗电芯下线,20236月装车交付

360

50GWh;一期2GWh已建

清陶能源

计划2024年第一代电池搭载智己新车,开始生产第二代电池

一代368;二代400-500

35GWh

太蓝新能源

半固态电池样品已向多家主机厂送样测试;重庆0.2GWh工厂满产,2GWh工厂预计6月投产

350

12.2GWh;一期0.2GWh投产;二期2GWh在建

领新新能源

规划2024年实现3GWh建成投产,2026年实现10GWh量产

380

20GWh,一期投产

辉能科技

2013年首条中试线开始运营;20171040MWh消费类产线投产;2023年台湾3.5GWh动力类产线投产

270

120GWh;已投产3.5GWh

宁德时代

凝聚态电池首先应用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车规版本预计量产在即

500(飞机用)

——

孚能科技

20231月,岚图追光首批搭载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的车型下线;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开发阶段

330

——

赣锋锂电

一代产品已经开始量产;二代产能建设中

一代260;二代400

40GWh;一代4GWh

国轩高科

通过测试进入产业化阶段

360

——

蜂巢能源

已完成第1代方形短刀、软包半固态电池技术开发,通过针刺安全测试;2代半固态电池体系开发中

一代230-270;二代350

——

亿纬锂能

完成设计定型,装车验证中

330

——

中创新航

技术储备

贫液化400;半固态450;准固态500

——

冠盛股份

20241月,与东驰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拟开展固态动力电池、半固态储能电池生产制造

350-450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半固态装车元年已至,产业化进程加快

自2021年1月9日,蔚来在NIO Day上发布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后,其他车企与电池厂也积极布局,并且从2022年开始逐步实现量产与装车交付。数据显示,2023年,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企业的固液混合态电池实现批量装车,装车量约0.8GWh,其中卫蓝新能源11月、12月装车量分别为0.41GWh和0.35GWh,标志着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大幅提速。

我国半固态电池装车进展

车企

车型

电池供应商

装车进展

东风

E70

赣锋锂电

20221月批量下线

岚图

追光

孚能科技

20231月首批量产下线,电池包电量82kWh

蔚来

ET7

卫蓝新能源

20236月装车交付,电池包电量150kWh,续航超1000km

长安深蓝

S7

自研

20234月亮相上海车展,目前已经进入工程化研发阶段,计划2025年搭载整车应用

赛力斯

SERES-5

赣锋锂电

2023年装车上市

上汽

——

清陶能源

预计2025年大规模量产,续航里程超1000km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半固态电池行业需求规模稳定增长,2030年有望超过60GWh

综上所述,在各大车企与电池厂积极布局与规划产能,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是半固态电池最主要的市场),我国半固态电池行业需求规模稳定增长,具备强大的想象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固态电池行业在新能源车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达2.5GWh,渗透率为1%,保守需求量为1.7GWh,渗透率为0.7%;预计到2030年,我国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为90.0GWh,保守需求量为61.4GWh。(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需求量=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需求量×半固态电池渗透率)

综上所述,在各大车企与电池厂积极布局与规划产能,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是半固态电池最主要的市场),我国半固态电池行业需求规模稳定增长,具备强大的想象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固态电池行业在新能源车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达2.5GWh,渗透率为1%,保守需求量为1.7GWh,渗透率为0.7%;预计到2030年,我国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为90.0GWh,保守需求量为61.4GWh。(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需求量=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需求量×半固态电池渗透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8.2 亿只,同比增长 3.6%;其中电动汽车为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其次是电动工具与3C,分别占比13.4%、7.9%;储能领域需求显著上扬,与3C占比差距缩小。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