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集采刺激初见成效 我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

1、神经介入器械种类繁多,主要分为通路和治疗两大类器械

神经介入治疗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按照不同的功能及适应症,神经介入器械可以分为缺血类、通路类和出血类。其中,缺血类是通过取栓或扩血管治疗脑血栓、脑栓塞、血管狭窄等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塞、颈动脉狭窄、单侧动脉狭窄、双侧动脉狭窄等;通路类主要用于在神经介入手术中建立通路、传送器械、封堵压迫等,通常不直接参与对于病灶的处理;出血类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如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破裂等),封堵畸形血管,以及封堵颅内血管破裂处。

神经介入器械分类

<strong>神经介入器械分类</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神经介入手术受众群体大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高达1300万人。且由于脑卒中发病率和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2022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约为20%,2035年预计超30%),预计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人数或持续上升,推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需求的增长,带来对于神经介入器械市场增量需求。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高达1300万人。且由于脑卒中发病率和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2022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约为20%,2035年预计超30%),预计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人数或持续上升,推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需求的增长,带来对于神经介入器械市场增量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细分疾病类型来看,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球囊/支架血管形成术为主要介入治疗方式,颅内支架已上市产品较少;急性脑卒中方面,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若发病>4.5小时且血栓较大,采取机械取栓的方式;颅内动脉瘤方面,以弹簧圈栓塞治疗为主,密网支架将治疗重点变革为“载瘤动脉的重建”,提高复杂动脉瘤的闭塞率。

脑卒中细分疾病介入治疗方法概览

脑卒中分类

细分疾病类型

治疗方式

适应症

介入器械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球囊/支架血管形成术

建议于动脉狭窄超过50%时采用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手术治疗

球囊扩张导管/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DES

载药球囊(DEB

急性脑卒中

支架取栓术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初发病4.5小时之内可以采取溶栓治疗,若发病>4.5小时且血栓较大,可以采取机械取栓的方式。

取栓支架

抽吸取栓术

/

抽吸导管

脑卒中预防

左心耳封堵术(LAAO

左心耳封堵手术为疗效确切的单次手术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不适合长期口服抗凝治疗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

左心耳封堵器

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术

弹簧圈栓塞术能够治疗大部分类型的动脉瘤,而填充密度与动脉瘤阻塞成功与否有直接关系

弹簧圈

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

适用于宽颈或形状罕见的动脉瘤

辅助弹簧圈支架

血管导流术

适用于大动脉瘤(直径介乎1025毫米)或巨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25毫米)

密网支架

腔内隔绝术

覆膜支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外资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神经介入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具有微创无瘀痕、适应症广、限制少及可结合外科手术等独特优势。近年来,神经介入手术有效性逐步得到研究验证,神经介入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展,再加上一系列医疗器械创新政策的出台,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58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5亿元,期间CAGR为20.1%。

神经介入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具有微创无瘀痕、适应症广、限制少及可结合外科手术等独特优势。近年来,神经介入手术有效性逐步得到研究验证,神经介入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展,再加上一系列医疗器械创新政策的出台,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58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5亿元,期间CAGR为2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但是,目前,我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仍然被外资所垄断,国产四巨头仅占国内17%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竞争格局中,国产头部“四大家”(微创神通、归创桥通、心玮医疗、沛嘉医疗)合计占17%,外资企业份额超过80%,国产厂商潜在发展空间大。

但是,目前,我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仍然被外资所垄断,国产四巨头仅占国内17%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竞争格局中,国产头部“四大家”(微创神通、归创桥通、心玮医疗、沛嘉医疗)合计占17%,外资企业份额超过80%,国产厂商潜在发展空间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国产替代势在必行,集采刺激初见成效

2019年,国内冠脉支架实施集采试点,2021年及之后集采全面执行+落地,国产冠脉支架市场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神经介入集采后国产替代有一定参考价值。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我国神经介入市场已开展多起集采。例如,2024年3月6日,京津冀3+N联盟宣布将开展神经介入类弹簧圈带量采购。2024年3月19日,“京津冀3+N”28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结果公布,神经介入领域导引导管、取栓支架、颅内支架纳入集采品种。

而此次采集受到行业极大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神经介入集采在规则设置上要求三进二必须淘汰一家且没有保底中标条款,规则设置下本次集采降幅超预期;另一方面,本次省级联盟占到全国市场规模15%左右,丢标企业在该区域两年内无法销售产品,如果企业能在集采中突围,能够提升市场份额,有望实现产品高增长和高渗透,进而对行业格局产生极大地影响。本次28类医用耗材集采共计748款产品报量,202款拟中选,中选率仅为27%。

京津冀3+N28类耗材集采神经介入产品主要中标情况

产品分类

申报企业

注册证编号

分组

是否拟中选

颅内支架(狭窄扩张)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173134386

不区分

拟中选

颅内支架(狭窄扩张)

史赛克(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械注进20163130739

不区分

拟中选

颅内取栓支架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030702

A

拟中选

颅内取栓支架

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183030186

A

拟中选

颅内取栓支架

柯惠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国械注进20173036118

A

拟中选

颅内取栓支架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030728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普通通路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国械注进20163031080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普通通路

史赛克(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械注进20183031637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远端通路(长度>100厘米)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193031066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远端通路(长度>100厘米)

南京普微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193030958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远端通路(长度>100厘米)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030818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远端通路(长度≤100厘米)

上海励楷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23030802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远端通路(长度≤100厘米)

泓懿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23030011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支撑辅助导管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203030745

A

拟中选

神经介入导引导管及支撑辅助导管-支撑辅助导管

柯惠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国械注进20143036248

A

拟中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集采将为神经介入器械市场带来哪些成效呢?企业该如何利用集采实现利润增长

自带量采购政策推行以来,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水岭。有企业未积极参与集采,市场份额被瓜分,有企业通过集采或集中谈判,提升市场占有率。因此,集采重塑不同细分领域市场格局,而在百亿神经介入器械市场,集采将带来哪些成效呢?

首先,在市场价格方面,通路类产品降幅大,将带动神经介入器械治疗类产品增长。在规则设置导向降价背景下,此次集采降价幅度较大,其中神经介入通路类辅助类产品导引导管降价幅度较大。这也说明,我国脑干疾病群体在费用上支付意愿上升,促进手术量的增加。同时,通路类产品是每台介入手术中所必需的耗材,使用频率远比治疗器械高,过去临床医生大部分使用高性价类产品,现在也能使用抽吸导管、封堵球囊导管这类高价治疗产品,让医生和患者用上更好的产品。

此外,对于企业而言,价格的降低也在临床治疗中将为更多创新器械使用留出空间,神经介入器械的相关创新产品迎来渗透率提升机会,促进产业整体的升级转型,企业也有望借助集采产品拉动全品类市场提升。

在成效方面,我国几家神经介入企业在出血、缺血、狭窄和通路市场基本都完成综合覆盖,也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建立了优势。例如,心玮医疗收益增加主要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取栓术器械及颅内狭窄治疗器械以及创新通路医疗器械销售驱动,在缺血领域已有取栓支架、封堵球囊、抽吸导管全线产品,拥有4F心玮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和3mm心玮支架MeVO组合方案,以及心玮8F超大口径抽吸导管,在一项心玮医疗Captor取栓支架与美敦力SolitaireFR支架的253例临床对照试验中,两者产品各方面的数据均无显著差异,甚至在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患者预后各方面心玮医疗的差评表现都更优,性价比优势突出;微创脑科学主要依靠在出血领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及弹簧圈驱动增长,研发管线主要集中在缺血和狭窄市场。

神经介入器械细分领域国产替代推进情况

<strong>神经介入器械细分领域国产替代推进情况</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那么企业该如何利用集采实现利润增长呢?首先,企业针对不同区域集采特点,精准报量报价,需要洞悉集采规则,精准把握报价和降幅,利用制造优势降低成本,提升销售和营销效率,加速创新产品上市,才能在集采中得到最大利益受益。(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蓬勃向上 中国强势追赶 上海引领发展 CAR-T为关注热点

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蓬勃向上 中国强势追赶 上海引领发展 CAR-T为关注热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前沿领域。国内大量CGT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随着产品陆续预期获批上市,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增速将超全球。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海头部企业众多、管线数量遥遥领先,引领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发展。

2025年05月28日
全球重组蛋白行业快速扩容 医美等领域开辟新蓝海 政策支持下国产高歌猛进

全球重组蛋白行业快速扩容 医美等领域开辟新蓝海 政策支持下国产高歌猛进

重组蛋白结构和功能与天然蛋白高度相似,甚至可通过改造优化性能。近年来,技术的持续创新使重组蛋白更易于获得且价格合理,推动重组蛋白从实验室到商业化跃迁,市场快速扩容。从应用领域看,重组蛋白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医美、工业、农业等领域正开辟新蓝海。

2025年05月28日
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分析:临床应用发展空间仍较大 群雄并起竞争格局渐显

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分析:临床应用发展空间仍较大 群雄并起竞争格局渐显

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以腔镜手术机器人为主,临床应用相对较多,占国内全部手术机器人市场约42%的份额。

2025年05月27日
痛风患者基数庞大 痛风药物行业需求显著 创新药市场活跃 国产URAT1抑制剂有望抢占先机

痛风患者基数庞大 痛风药物行业需求显著 创新药市场活跃 国产URAT1抑制剂有望抢占先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高嘌呤饮食的渗透,痛风已从传统的“富贵病”逐渐演变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痛风患者基数庞大,痛风药物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痛风形成受地域、民族和饮食习惯影响,近年来,我国痛风患病率提升,痛风药物市场需求显著。

2025年05月24日
抑郁患者激增且年轻化 抗抑郁药物行业规模达百亿 本土企业崛起 市场迎“洗牌”

抑郁患者激增且年轻化 抗抑郁药物行业规模达百亿 本土企业崛起 市场迎“洗牌”

全球抗抑郁药物行业呈增长态势,其中北美和欧洲为主要市场,亚太地区具备发展潜力。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国内抑郁症患者数量直线上升且发病群体趋向年轻化,抑郁症防治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类相关政策相继发布,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意识及治疗率,为抗抑郁症药物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现阶段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已达百亿元级别。

2025年05月23日
政策驱动下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将加速向县域市场覆盖 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推进

政策驱动下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将加速向县域市场覆盖 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推进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我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容,预计到2029年有望突破400亿元。而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下我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将加速向县域市场覆盖,进一步拓宽行业市场空间。早期,费森尤斯医疗、百特医疗等外资品牌占据我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威高血净等国产厂商持续提升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国产替代进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资源整合并购活跃 市场逐渐下沉且可挖掘空间大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资源整合并购活跃 市场逐渐下沉且可挖掘空间大

近年来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预计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免疫力减弱、营养吸收下滑等情况,且老年人往往会有一些慢性疾病,服用营养保健食品能够降低部分疾病的发病率,如补钙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等,所以老年群体对保健食品有相对刚需。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数由

2025年05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