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合成纤维行业:供给充足 海外需求增加推动下净出口持续扩大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合成纤维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合成纤维是是化学纤维的一种,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后,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易染色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纺织、医疗卫生、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等。

合成纤维是是化学纤维的一种,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后,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易染色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纺织、医疗卫生、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我国合成纤维行业市场规模恢复性增长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提升,我国合成纤维制造行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合成纤维性能的优越性日益突出,使得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合成纤维行业市场规模由7278.5亿元增长至10192.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8.8%。目前由于受到国内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成纤维行业在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加环保、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提升,我国合成纤维制造行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合成纤维性能的优越性日益突出,使得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合成纤维行业市场规模由7278.5亿元增长至10192.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8.8%。目前由于受到国内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成纤维行业在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加环保、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合成纤维产业聚集地初步形成,产量稳增长

2018-2023年我国合成纤维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且在国内完整的合成纤维研发链条下的合成纤维工程化研发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了以山东、江苏和吉林等地为主的合成纤维产业聚集地。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合成纤维累计产量为6484.8万吨,累计增长9.8%。

2018-2023年我国合成纤维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且在国内完整的合成纤维研发链条下的合成纤维工程化研发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了以山东、江苏和吉林等地为主的合成纤维产业聚集地。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合成纤维累计产量为6484.8万吨,累计增长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涤纶为行业最大细分市场,且其应用领域得到拓宽

从细分市场来看,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约占合成纤维产量的 90%。涤纶又称为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强度高、模量高、吸水性低,作为民用织物及工业用织物都有广泛的用途。

近年来得益于涤纶维逐渐替代棉花,其应用领域得到拓宽,其表观消费量也保持一定增长,从而推动国内涤纶行业又出现新一轮扩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涤纶的产量达5343万吨,较2021年减少了20.3万吨,同比减少了0.38%。

近年来得益于涤纶维逐渐替代棉花,其应用领域得到拓宽,其表观消费量也保持一定增长,从而推动国内涤纶行业又出现新一轮扩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涤纶的产量达5343万吨,较2021年减少了20.3万吨,同比减少了0.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海外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净出口持续扩大

海外需求增加推动下,我国合成纤维进出口顺差额较大。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2021年我国合成纤维进口金额为220988万美元,出口金额为633569万美元,进出口差额为412581万美元。

根据市场分析,造成我国合成纤维行业呈现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合成纤维产量骤减(由于海外地缘冲突导致全球能源紧张,导致海外合成纤维工厂开工率低,进而促使海外合成纤维供应出现缺口,例如欧洲德绒20万吨的工厂关停),从而推动海外需求增加。

而在需求迅速增加的同时,我国合成纤维行业受到影响较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合成纤维产量为6,064.8万吨,同比微减0.3%;2023年我国合成纤维累计产量为6484.8万吨,累计增长9.8%。

在此背景下,2022年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出口量为565.4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腈纶的出口量增速最高达194.2%。同年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进口量为61.6万吨,同比下降26.2%。由此也可见我国合成纤维生产商具有稳定的产量满足内需和外需供给。

在此背景下,2022年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出口量为565.4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腈纶的出口量增速最高达194.2%。同年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进口量为61.6万吨,同比下降26.2%。由此也可见我国合成纤维生产商具有稳定的产量满足内需和外需供给。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